鐘俊平
(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良性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需手術治療,傳統(tǒng)手術方法是經(jīng)腹行卵巢囊腫剝除。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廣泛應用于婦科領域,腹腔鏡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可替代開腹手術,為婦科疾病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途經(jīng)[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60例良性卵巢腫瘤剝除術病例資料(腹腔鏡組和開腹組各3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病例60例,其中腹腔鏡組和開腹組各30例,年齡18~44歲,平均32歲,腫瘤最大10×8×7 cm,最小5×4×4 cm,術前常規(guī)婦檢,所有患者術前均作彩色多普勒超聲篩查及腫瘤標記物作為輔助診斷(CA125、CEA、AFP、CA199等),必要時可作CT協(xié)助診斷。腹腔鏡手術組:成熟性畸胎瘤12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瘤10例、巧克力囊腫6例、卵巢冠囊腫2例,其中3例既往有剖腹手術史。開腹手術組:巧克力囊腫9例、成熟性畸胎瘤3例、上皮性卵巢腫瘤15例,既往有剖腹手術史8例。
腹腔鏡組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加靜脈麻醉下,常規(guī)消毒輔巾,于臍輪上弧形切開皮膚10 mm,形成氣腹后置鏡,先行腹腔探查,然后于左右下腹做第2、3穿刺孔,常規(guī)探查后,找到病變部位,若有粘連,先分離粘連,恢復盆腔正常的解剖關系,仔細查看卵巢囊腫及其周圍組織,鉗夾卵巢固有韌帶,于腫瘤表面電凝切1個小口,用腹腔鏡鉗銳鈍性分離卵巢包膜和囊腫,至完整剝除卵巢腫瘤,對部分易破裂的卵巢腫瘤,可先行穿刺并吸凈囊液后再行剝離,以減少對盆腔的污染,創(chuàng)面電凝止血,反復檢查剝離面無滲血,鹽水沖洗盆、腹腔并吸凈,剝離后囊腫裝袋后完整取出,盆腔內(nèi)置入負壓引流管術畢,開腹手術組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按常規(guī)手術方法操作,術后標本送病檢,均為良性。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道排氣時間、術后病率、住院天數(shù)、術后1月到門診復查。
治療效果及術中術后情況:腹腔鏡組成功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無中轉開腹病例,手術時間平均為50~80分鐘,平均為70分鐘,開腹手術組為60~85分鐘,平均72.5分鐘,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腹腔鏡組術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175 ml,腸道排氣12-24小時,平均18小時,住院天數(shù)3~5天,術后體溫均<38℃,開腹組術中出血量150~450 ml,平均300 ml,腸道排氣24~48小時,平均36小時,后術6人體溫>38℃,腹腔鏡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腸道排氣時間、術后病率及住院天數(shù)均少于開腹手術組(P<0.05)。腹腔鏡組術后有2例背部不適,觀察24小時后自然消失,全部傷口甲級愈合,開腹組有2例切口脂肪液化,術后1個月隨訪,B超檢查盆腔為無包塊存在,婦檢未見異常。
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不斷提高和腹腔鏡設備器械的不斷改進,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良性卵巢腫瘤已經(jīng)成為腹腔手術的適應證[2],但術前應詳細詢問病史,行盆腔檢查、B超檢查及腫瘤標志物檢測,盡量除外惡性卵巢腫瘤,既往有手術史也不是腹腔鏡手術的禁忌癥,尤其是剖宮產(chǎn)后,多為腹壁與子宮之間或大網(wǎng)膜與子宮之間的粘連,很容易分離,剝除術中應盡量將囊腫完整剝除,若有囊液滲漏,盡量用溫熱鹽水反復沖洗并吸凈,避免化學性腹膜炎的發(fā)生,減少并發(fā)癥。
綜上所術,腹腔鏡對機體內(nèi)環(huán)境干擾少[3],由于其微創(chuàng),痛苦小,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點,在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基礎上,腹腔鏡手術是卵巢良性腫瘤有效的首選手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