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鶴,崔紀麗,宋慧琴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肺癌屬于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初期無顯著臨床癥狀,確診后以發(fā)展為肺癌晚期。近幾年臨床常以分子靶向藥物進行有效治療,臨床研究顯示,惡性腫瘤的高表達和EGFR存有一定聯(lián)系。此類疾病治療的重要靶點為EGFR抑制劑。選擇治療方案時需通過相關指標。肺癌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為胸腔積液,特別是肺腺癌。進而本次針對肺腺癌惡性胸腔積液應用免疫組化聯(lián)合細胞蠟塊進行診斷價值進行了研究,同時分析EGFR在胸腔積液中的表達意義。
本次實驗對象全部選自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肺腺癌患者,40例男患,20例女患,年齡均值為(50.4±2.7)歲。
選用L858R單克隆抗體、抗E746-A750del、鼠抗人EGFR單克隆抗體。①胸腔積液細胞蠟塊制作方式:在容器放置250mL新鮮胸腔積液,閱片選擇巴氏染色鏡下進行,對剩余胸腔積液進行離心處理,將10mL中性甲醛4%置入向沉淀,靜置一小時后再次離心處理,在擦鏡紙上放置底部沉淀物,包好使用不同濃度酒精開展脫水操作,最終形成石蠟細胞塊。免疫細胞化學方法:細胞蠟塊使用步法染色并切為3μm切片,以60℃烘干一小時,染色后DAB顯色,并用蘇木素復染,固封選用中性樹膠,通過顯微鏡觀察。
EGFR陽性表達:細胞膜呈棕褐色或者棕黃色,陽性反應也包括顆粒染色、發(fā)散細胞質(zhì)。(-)為陽性細胞低于5%或者未見陽性細胞,(+)為陽性細胞數(shù)為5至25%,(++)為陽性細胞數(shù)25至50%,(+++)為陽性細胞數(shù)高于50%。
此次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檢驗值為x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EGFR(+++)為38.33%(23/60)、(++)為40.00%(24/60)、(+)為18.33%(11/60)、(-)為1.67%(1/60)。
在突變檢出率上,L858R為11.67%(7/60)、746-A750de為10.00%(6/60),和臨床金標準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金標以ARMS為主,對L858R突變、E746-A750de進行肺癌組織蠟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染色,敏感度為87.50%(7/8)、100.00%(6/6),特異性全部為100.00%。
在突變檢出率上,L858R為20.00%(12/60)、746-A750de為13.33%(8/60),和臨床金標準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金標以ARMS為主,對L858R突變、E746-A750de進行肺癌組織蠟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染色,敏感度為87.50%(7/8)、85.71%(12/14),特異性全部為100.00%。
大部分晚期肺癌患者主要以化療或者靶向藥物治療。受體型酪氨酸激酶之一為EGFR,屬于一種靶向藥物目標點。EGFR常見突變分別為19外顯子和在21外顯子的746-A750缺失突變和L858R突變。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EGFR突變型敏感性高,進而治療是否選擇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需以基因突變決定。在石蠟標本中可進行EGFR突變檢測,而一些不易獲取活檢標本或者肺癌晚期的活檢標本患者,檢測EGFR所用的標本主要來自胸腔積液。大量腫瘤細胞集聚胸腔積液細胞蠟塊內(nèi),屬于檢驗EGFR的新標本。而組織學切片的形態(tài)和細胞石蠟切片更為相近,能夠?qū)⒔M織學結(jié)構(gòu)清晰顯示。
在本次研究結(jié)果中,肺癌組織蠟塊免疫組織染色和胸腔積液蠟塊免疫組織化學色的L858R、E746-A750de的突變檢出率,和金標準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度。這就說明EGFR突變可通過胸腔積液細胞蠟塊進行有效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