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松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發(fā)展、企業(yè)生產培養(yǎng)和輸送了大量高技能專業(yè)人才,這要求高職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嫻熟、過硬的專業(yè)技能,而且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適應能力,特別是面對互聯(lián)網時代高職學生所出現(xiàn)學習自卑、社交緊張、就業(yè)焦慮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其對策研究已經成為嚴重影響高職學生成才的重要研究命題。
高職學生仍然處于身心健康發(fā)育尚未成熟的時期,面對學習、社交和生活中的各類壓力和心理問題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弱,比較容易出現(xiàn)劇烈的心理變化和思想負擔,并積累成為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就目前高職院校的教育現(xiàn)狀、“00 后”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互聯(lián)網時代的社會環(huán)境,高職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如下:
高職階段學生學習的壓力雖然與初高中相比,沒有了升學壓力,學習緊迫感會小很多,但是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就業(yè)競爭壓力,對通過努力學習來提升自身的職業(yè)能力的學生而言,學習問題仍然是學生最常見、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問題。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機不強、認知能力水平低、學習嚴重焦慮、自信心缺乏、自卑甚至自閉等心理問題最為凸出,嚴重影響著高職學生的學習。
正處于青春期中后期的高職學生,性發(fā)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戀愛與性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他們還不夠成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愛情,在戀愛中可能會因為受到傷害而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嚴重的還會導致心理障礙。高職學生所存在的情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情感交往中的受傷讓部分學生過于自卑而產生心理扭曲,甚至為此發(fā)生自殘、輕生的慘劇。另一方面學生因為戀愛和性的需求而喪失理智,為了愛情不管不顧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目前高職在校學生基本都是“95 后”甚至“00 后”,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征。但是經歷過中考和高考的失敗后,學生“失敗者”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使得學生難以擁有一個比較健全的人個和振奮向上的個性面貌。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缺乏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理想追求,個人尊嚴受到損害,而且個性狹隘、暴躁、敵對、孤僻、偏執(zhí)、抑郁等心理問題已經成為高職學生個性心理問題的鮮明特征。如一高職學校學生劉同學,平時具有嚴重的社交障礙且脾狂躁,有一次因為不滿自己在宿舍睡覺時被他人拉拽下床,遂持刀將兩名學生刺死,釀成了悔恨一生的慘劇,這就是由學生過強的個性心理問題造成的惡果。
新時代造成高職學生各類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往往多方面,一般受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環(huán)境、求職就業(yè)以及學生個人等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
造成目前高職學生典型心理問題的主觀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高職學生的認知方式、需要與動機、氣質與性格、興趣與態(tài)度等方面。高職學生正處于一個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過渡時期,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面對現(xiàn)實,對自我認識存在偏差,不是過度自信就是妄自菲薄,使得學生真正在面臨問題時往往不知所措,另外學生缺乏正確的戀愛觀、社交觀等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是造成目前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促使社會結構的變化、競爭的日益加劇,使的高職學生在生活、學習、就業(yè)方式多樣化,不僅面臨著眾多負面信息的不斷侵蝕,而且整個社會環(huán)境讓高職學生求職、就業(yè)過程往往面臨著歧視。學校作為高職學生的重要學習場所,其管理模式和教學環(huán)境與中學有著很大區(qū)別,過于注重應用性技能的培養(yǎng),讓很多學生不適應,并由此引發(fā)了眾多的心理問題。家庭作為影響孩子性格和心理問題最為重要的客觀因素,其家庭的環(huán)境、經濟條件、父母的素質、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幸福指數(shù)等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如高職校學生小A 在兩歲時候父母離異,而父親再娶并且有了個小弟弟,自此就開始對學生的冷落,造成了學生具有嚴重的交流障礙和自閉、抑郁的心理問題。
作為高職院校教育來講,需要在對于學生心理狀況的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從通過各種方式渠道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多方合作,共同教育,逐步加強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開展調查研究,對高職學生個體所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心理變化及時掌握,是高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才能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措施與方案。通過微信、QQ 等互動工具平臺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普查和測試,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能力、人格特征、心理問題,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變化的第一手資料,以區(qū)分不同的心理問題類型和程度。
培養(yǎng)自理自立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錢財?shù)墓芾砟芰Α⑴囵B(yǎng)時間管理能力。一方面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和文娛活動、保證合理的營養(yǎng)供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改正或防止吸煙、酗酒、沉溺于網絡游戲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yǎng)錢財?shù)墓芾砟芰?、時間管理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
高職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如:運動會、文藝會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等,有助于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環(huán)境,舒解心中的壓抑和焦慮,在交往中培養(yǎng)學生寬闊的胸懷和樂觀的情緒,學會控制情緒,對不良心理反應進行疏導。實踐證明,經常參加集體文體活動的學生在軀體化、人際化關系,抑郁焦慮,敵對等方面的健康水平顯著高于常人。因此,學校應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高職院校通過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微信號、心理咨詢信箱、心理咨詢熱線、學生個人心理健康檔案等方式,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和及時治療。另外通過心理健康課程、校園電視臺、黑板報、手抄報等宣傳工具,讓學生全方位、多場合、隨時隨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對于自身的問題具有明確認識,并掌握自我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技巧,從而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如學生小周由于平時性格內向、有嚴重的自閉癥狀,采取平常的面對面的方式很難與之交流通過,因此心理輔導老師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定時的信息輔導信息的推送,以及通過微信聊天的方式慢慢讓學生打開心結,在清楚認識到自身問題同時,也能夠主動地通過微信與心理輔導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在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以及高職高于快速崛起的時代,高職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通過家庭、教師、學校社團活動等方式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高職院校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