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霞
摘要: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關鍵所在。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一定要保證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以此來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溝通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應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親切、友好的與學生溝通,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鑒于此,本文對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藝術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藝術;溝通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4-0260-01
1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并進行充足、有效的溝通,就可以促進班主任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之間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如學習水平、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的不同會使學生遇到的問題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通過交流掌握學生們內(nèi)心的想法,了解他們存在的問題,并使用正確的方式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去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及時改變教學活動和與學生發(fā)展不適合的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針對性教學,以此來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1.2有利于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可以使師生關系得到快速升溫,還可以讓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師增加對學生各方面的了解,及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身心發(fā)展情況,并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同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忽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家長的溝通能夠增進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環(huán)境,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身為班級的管理者,對學生的關心不能有一絲松懈,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讓學生感受班主任的親切,并愿意與自己做朋友交流心事。班主任還要注意平衡任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使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不斷進步。
2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溝通路徑
2.1班主任的態(tài)度轉變。根據(jù)實踐研究結果,在教學實踐中部分小學班主任存在態(tài)度管理問題,其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通常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威嚴的師者形象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對樹立師者的威信有用,卻不作用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所以,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時首先需要改變態(tài)度,轉變?yōu)閷W生的朋友。在與同學的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最好抱有親切的態(tài)度,在溝通中善于傾聽并且針對學生的傾訴提出建議。同時,班主任需要關心學生,這種關心不僅是學習上的,更要對學生的生活進行關懷。如此一來,學生才會更加信任班主任,才會主動與班主任溝通,從而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正如蘇霍林姆基所說:“一個好的教師是什么樣的人?首先他得熱愛孩子,認為與孩子在一起是快樂的,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潛力。熱衷于和他們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走近他。
2.2奠定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在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是最能體現(xiàn)班主任溝通水平的時候。班主任要想對班級管理有更好地把控,關鍵點就是要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告訴學生們,并且取得學生的配合,因此班主任的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至關重要。班主任的教育思想,直接關乎著每個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對于班級的總體管理也具有很深遠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在綜合素質(zhì)方面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素質(zhì)教育方面的發(fā)展水平離不開對自身的自信心,學生自信心的建立更離不開來自外界的鼓勵,在學校時這份鼓勵主要來自于老師的夸獎和同學們的贊賞,這就對班主任的表達能力提出了要求,要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與眾不同,對每個學生都有著足夠的尊重,并且對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發(fā)掘和鼓勵,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班級總體綜合提升。
例如,班主任在面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時,溝通的過程要注意避免偏激詞匯的使用,以免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要注重激勵與發(fā)掘相結合,鼓勵他們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點,但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信心,不能夠將差生和壞學生的概念混為一談,從而影響學生的進步和自尊心。班主任是促進教育公平的主力軍,他們的言行應該格外注意,同時也督促著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也促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溝通藝術性。
2.3重視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優(yōu)化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渠道和方式需要從多方面同時下手,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轉變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要引導家長完成思想上的蛻變,最終實現(xiàn)學生在各方面均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結果。
(1)班主任需要準確定位角色,轉變教育思想。班主任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家長的文化水平和性格特點,平衡自身和家長的教育地位,每一位家長成為學生教育的重要輔助者,積極的與班主任進行溝通,讓班主任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進而在學校中不斷調(diào)整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升學生的成績并保證身心健康的成長。
(2)建立多元溝通渠道,提升交流效率。由于教育水平受到班主任本人的認知限制,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時,渠道往往非常受限,因此需要拓寬渠道,學校應該組織教師進行多元溝通渠道的培訓,加強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小學教育已經(jīng)逐漸脫離單純的填鴨式教育,因此班主任在平時的溝通中,應該學會使用多種方式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加強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信任度,對雙方的交流體系實現(xiàn)質(zhì)的提升,最終提升了學生的成績并保證身心健康發(fā)展。
3結語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是一項繁重又不失瑣碎的工作,針對小學生的班級管理更是將這一特點發(fā)揮到了極致。管理者(班主任)與被管理者(小學生)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溝通是一項加強雙方了解、互相配合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班主任必須掌握一定的溝通藝術,才能在尊重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小學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謝水兵.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探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2):227.
[2]柴晶.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溝通方法淺談[J].語文課內(nèi)外,2018,(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