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霞
(甘肅省嘉峪關市逸夫小學,甘肅嘉峪關 735100)
語文學科是關于漢語語言學習的一門實用性學科,實踐可操作性較強,因此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非常必要的。語文實踐活動是實際運用語文知識的活動,包括課內(nèi)活動和課外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1]。語文教學對學生而言是母語教育,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大量機會和資源開展實踐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同時因為社會對人才素質(zh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的就業(yè)壓力隨之越來越大??紤]到子女的未來發(fā)展,學生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校越來越注重升學率,努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加強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考試結果,忽略了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語文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的學科,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對語文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語文教師仍然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習慣于將文化知識主動灌輸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教師的講述遠遠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和接受知識。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思考和探索語文問題,這才有利于學生知識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
作為一門人文類學科,語文學習涉及了大量的課外文化背景知識,學生除了要了解課外拓展知識,還要背誦和記憶大量的課本內(nèi)容。而小學生年齡較小,還處于活潑愛玩的年紀,自律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較弱,因此背誦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稍顯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總之,僅憑教師主動的知識灌輸,學生很難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有趣的實踐活動能有效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并且有趣好玩的實踐活動符合小學生活潑愛玩的學習特點,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較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使小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快樂學習,產(chǎn)生更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在內(nèi)容上或者形式上,增加語文實踐活動的趣味性,避免學生將參加實踐活動當成嚴肅沉悶的學習任務。
例如,教師在教學李白的《靜夜思》時,除了基本的對古詩內(nèi)容的講解和對主題的分析,還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這首詩的內(nèi)容用筆畫出來?!爱嫛惫旁姳缺彻旁娨p松有趣得多,學生會更愿意主動去學習和了解這首詩的知識,從而加強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并且,學生通過描繪古詩的畫面有利于鍛煉自己的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屏幕上向?qū)W生展示古詩描繪的內(nèi)容,更新并豐富學生的視覺體驗,讓語文課堂的實踐活動更加有趣。
實踐活動開展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學習,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時,應注意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在相關的實踐活動中獲得理論知識,提高語文學習的學習效率,增強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且,語文是綜合性的學習,語文實踐活動的多樣性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有關于漢語拼音的學習,教師可以針對漢語拼音,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教師在結束對漢語拼音的講解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聲母與韻母的搭配游戲,將學生劃分為兩隊,一隊扮演聲母,另一隊扮演韻母。劃分結束后,教師可以出一個漢字,如“漢”,扮演“h”和“an”的學生就應該舉手示意。這種實踐活動聯(lián)系到了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在拼音搭配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從而有效增強其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成語知識時,也可以利用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加強對所學成語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學生學習“欣喜若狂”之后,教師可以在下一節(jié)課之前,用肢體語言來描述這個成語,讓學生猜測教師所要表達的成語是哪一個。這樣的實踐活動做到了與理論知識的有機結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理論知識,同時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也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增加語言積累,增強表達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學習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課堂內(nèi)語文教師的教學指導,課堂外也有許多小學生可以學習語文知識的素材和機會。語文實踐活動不受空間的限制,教師應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組織合理有效的課外拓展活動,引導小學生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F(xiàn)如今,小學生僅僅學習和掌握課本以內(nèi)的知識并不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課外活動中學習到的知識也非常重要。
例如,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列一個書單,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習慣來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課外書籍。課外閱讀能有效拓展小學生的課外知識,在閱讀中,小學生會了解和學習到古今中外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識,而不只是局限于課本內(nèi)容。課外閱讀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學生的探究思維和想象力,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教師除了應該安排和開展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之外,也應該多與學生互動與溝通。例如,在語文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想法,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實踐活動的看法和意見,從學生的反饋中發(fā)現(xiàn)教學安排的問題或漏洞,并及時解決和改善;或者教師也可以在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和表情,這樣教師才能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在之后的教學中開展更加有效的實踐活動,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且,與學生進行良性的互動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讓學生更加愿意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這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充分發(fā)揮語文實踐活動的教育意義。
當前,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對于實現(xiàn)高效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改正教學活動中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教師首先應該努力增加語文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再次,教師應該進行合理有效的課外拓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最后,教師也要多與學生交流想法,了解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問題,并及時改善,從而為學生開展更好的語文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