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紫帽鎮(zhèn)中心幼兒園 張晉春
雖然幼兒的思維能力有限,認知水平偏低,但他們好奇心強,對事物容易產生興趣。對此,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最佳的途徑。而為了能夠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幼兒活動中,教師首先應在教學活動設計中,豐富教育活動的目標內涵。
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來說,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目標、教學活動內容時要結合幼兒的個體特點,以提高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大闖關”類的活動。因為這類活動的趣味性比較強,深受幼兒的歡迎,另一方面這類活動簡單易行,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熱情,增強幼兒的學習自信心。雖然“大闖關”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有著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但如果教師在活動目標設計中,將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都安排到同一種活動中,那幼兒得到的體驗和感悟肯定會相差甚遠,很難讓所有幼兒都體會到戰(zhàn)勝困難的樂趣。
因此,在“大闖關”的活動設計中,大班幼兒所面臨的挑戰(zhàn)難度要更大一些,而小班幼兒面臨的挑戰(zhàn)要相對容易一些。除了根據年齡來劃分挑戰(zhàn)難度以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幼兒“害怕”的對象來設計活動內容,如有的幼兒怕黑,有的幼兒害怕鞭炮,有的幼兒怕高等。另外,教師可以設計“爬高山(用長梯搭建)”、“鉆黑洞(用黑布搭建)”、踩氣球等活動,讓幼兒在闖關游戲中挑戰(zhàn)自己的弱點,同時引導幼兒享受戰(zhàn)勝自身弱點的快樂。
如今的幼兒接觸到了更加絢麗多彩的世界,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因此,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重視幼兒內心的傾訴,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過于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得幼兒感受到壓力,導致幼兒產生排斥的心理。因此,為了在教學活動中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教師要適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多給幼兒一些傾訴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通過幼兒的表述去判斷幼兒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干預,呵護幼兒心靈健康成長。例如:在實踐教學《像狼一樣嚎叫》一課中,教師引導幼兒去討論小狗面對狼群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時,一位幼兒喊出了“燒死他們”,而且情緒非常激動……可以看出這位幼兒對狼群是非常畏懼的,可能存在心理陰影。這時,教師就需要緊緊抱住這位幼兒,讓他激動的情緒得到舒緩,采取恰當?shù)男睦砀深A方式幫助幼兒走出陰影。在日常教育中,教師要多開展帶有情感滲透的教學活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給幼兒更多敞開心扉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以舒緩幼兒的心理壓力,找到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心理發(fā)展。
在幼兒教育活動開展中,幼兒感受到了活動的樂趣,但如何延伸活動的教育意義?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活動評價,去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技能水平以及改善幼兒的行為,引導幼兒明辨是非,形成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當前許多幼兒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幼兒常常出現(xiàn)自我為中心,自制力、控制情緒的能力比較差的問題。對此,為了培養(yǎng)幼兒“抵抗誘惑” 的能力(即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教師可以組織相關活動,從中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對幼兒的行為及時進行有效評價。例如:在“誘惑大考驗”的活動,教師給每位幼兒發(fā)放一顆巧克力,并提出相應的規(guī)則:要求幼兒妥善保管巧克力,堅持保管二十分鐘就可以。這個過程中未經老師允許,不能擅自吃掉,吃掉就是犯規(guī)。教師在旁邊觀察哪些幼兒可以抵擋住誘惑沒有吃巧克力,哪些幼兒控制不住自己吃了巧克力……活動結果后,教師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對于沒有吃巧克力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表揚,并且將巧克力送給這些能夠抵擋住誘惑的幼兒的同時,再多送一塊巧克力,以鼓舞幼兒遵守規(guī)則;對于已經吃掉巧克力但是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幼兒,教師一方面要求他們向能夠抵擋住誘惑的幼兒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對他們知錯能改的品質進行表揚。對于那些吃掉了巧克力,卻沒能意識到自己犯規(guī)了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呐u,加深幼兒對遵守規(guī)則的印象。
總之,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個體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注重知識和技能教育的同時,更加關注幼兒的情感需求,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