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傳紅
所謂創(chuàng)造力,大致是指以下三種現象:第一種,這個人有不同尋常的想法;第二種,別人司空見慣的事物,對他來說卻有獨特的體驗;第三種,像愛因斯坦、達·芬奇這樣的天才,改變了某個文化領域,并且成為這個領域中的重要人物。
研究創(chuàng)造力的學者還指出,天才或者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他具備相當強的聯想能力和綜合能力,能看到事物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眼光特別獨到。同時,他還具有審美能力、好奇心、批判性思維等。這些都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美國著名的女性細胞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一生致力于玉米研究,終生未嫁,所以被稱為“玉米夫人”。玉米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顏色?經過長期研究,這位女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理論——“跳躍基因”。她認為玉米基因不僅是不穩(wěn)定的,而且可以在染色體之間跳躍。這個理論由于過于超前,在當時廣受質疑和嘲笑,甚至一些學術會議都不讓她參加。一直到30多年后,跳躍基因的現象才得到了證實,已經81歲高齡的“玉米夫人”終于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創(chuàng)新啟示是,這位“玉米夫人”具有無比的勇氣和毅力。她跳出了慣常思維去看待特異的生物學現象,持之以恒地進行研究,并最終取得了突破。
氣象學家和地質學家魏格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參軍并且負傷。養(yǎng)病期間,他無意中看到一張地圖,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部的海岸線很相似,由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并于1915年出版了《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
他一開始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遭到了普遍嘲笑,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門外漢。因為他是氣象學家,所以他在研究中發(fā)現有些化石和巖石的種類與當時這些大陸的氣候并不匹配。例如,在北冰洋的斯瓦爾巴群島上有一些動物化石,這些動物過去只生活在熱帶地區(qū),它們怎么跑到極地去了呢?另外,在沙漠中有一種沉積巖,是冰河時代著名的沉積物,怎么跑到熱帶沙漠里了呢?但恰恰因為這種跨學科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他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很多時候,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的,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很多人都愿意去犯“安全性”的錯誤,即出于從眾心理,和其他人一樣去做事,哪怕犯錯也是安全的,所以不愿意去質疑別人。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講,這是犯了很大的忌諱,也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個巨大阻礙。只有突破這個阻礙,才能獲得更多的新的科學發(fā)現。
(選自2019年9月26日《文摘報》,本刊有刪改)
鑒賞空間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巨大阻礙”是什么?作者并沒有開門見山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從創(chuàng)造力的三種現象說起,進而從“研究創(chuàng)造力的學者”的角度指出,“天才或者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接著,作者通過舉例論證的方法,列舉了兩個事例:一個是美國著名女性細胞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提出“跳躍基因”理論,一個是氣象學家和地質學家魏格納撰寫《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這兩個事例中的前者側重指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跳出慣常思維去看待特異的生物學現象,后者側重指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在此基礎上,作者分析人們犯錯誤的“從眾心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指出:只有突破“不愿意去質疑別人”這個阻礙,才能獲得更多的新的科學發(fā)現。文章條分縷析,逐層深入,論證有力。
讀有所思
1.從文章看,創(chuàng)造性人才具有哪些特征?
2.根據第5、6段文字內容,仿照第4段文字寫一段話。(7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