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 張新主 陳蘭蘭
[摘? ?要]中學地理教學內容繁雜,對高中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學生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文章主要針對高中生在地理學習中的困難,將積極心理學與高中地理教學相融合,增加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33-0034-03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的出現(xiàn)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Terman關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討,后來因為二戰(zhàn)的影響發(fā)展成為對戰(zhàn)后創(chuàng)傷心理的治愈。20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才正式提出積極心理學的概念。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解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是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它與傳統(tǒng)心理學的區(qū)別在于它以人的主觀意識、性格特點以及人如何積極地融入社會為研究內容,重視人內心的積極感,強調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關注人的優(yōu)勢以給人力量,同時認為每個人都有積極的力量,積極心理學應該將其激發(fā)出來,使人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保持積極的良好心態(tài)。
積極心理學有三個支柱,分別是積極的情感體驗、積極人格和積極的社會組織關系。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感官和心理兩方面;積極人格可以概括為六種美德,分別是: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jié)制、卓越;積極的社會組織關系是產(chǎn)生積極情感體驗的直接來源,它主要包括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和課堂環(huán)境等。
二、高中地理教學應用積極心理學的必要性分析
1.高中地理學習難度大,容易打擊學生積極性
高中地理知識難度較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高中地理有很大比重的理解性記憶的知識,比如太陽輻射、鋒面的性質及特征、晨昏線等,這些概念都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這些知識要求學生有大量的儲備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在此基礎之上篩選信息進行理性分析。
第二,高中地理中的很多知識是需要進行理性思維分析的,比如說地方時的換算、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判斷地區(qū)、分析一個地區(qū)的自然因素、空間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各種判讀圖表的能力等,這需要具有一定的地理素養(yǎng)和理性思維,對學生來說,這些內容比較難。
第三,高中區(qū)域地理的內容考驗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區(qū)域地理包含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其中自然和人文也分別包含一定的要素,這些要素共同構成區(qū)域地理的要素特征。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識后還要注意綜合思維和區(qū)域認知等能力的培養(yǎng)。以上特征容易導致學生在初學高中地理時就喪失信心與主動性,引發(fā)學生的消極情緒。
2.不科學歸因導致學生失去學習信心
習得性無助是指學生努力學習仍得不到好成績后,將失敗的原因歸于不可控的因素。學生在初二時完成生地會考,便有整整一年時間沒有接觸地理知識,再加上進入高中后,物理和立體幾何等一些先行性知識未學,學生在嘗試學習卻仍然學不懂的情況下容易產(chǎn)生習得性無助感。
習得性無助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短暫性習得無助,它表現(xiàn)為學生在某一次地理考試中成績不理想,下定決心努力補習,可在后續(xù)的考試中還是沒有取得好成績,這樣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內厭煩甚至害怕地理。第二類是長期性習得無助,表現(xiàn)為學生由于前面的知識沒有打好基礎以至于影響后續(xù)的學習,此時學生感覺到自己無論如何都學不好地理因而表現(xiàn)得自暴自棄或喪失動機,甚至完全放棄地理學習。第三類是識別性習得無助,表現(xiàn)為學生在遇到特定類型的題目比如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極晝極夜的計算時,從一開始就認為自己做不出來而不愿意去做。這些心態(tài)都會影響學生的地理學習。
3.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首先,中學地理不屬于中考的內容,僅在會考中有一席之地,因此學生自身沒有很重視地理,認為地理只需要考前突擊即可,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在地理的學習之上,而這種思想很容易帶到高中。進入高中的學生,一開始對地理不在意也會導致后面的學習越來越困難。
其次,正如古人所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先哲以簡短的八個字向我們闡述了師生關系很大程度上成為學生是否熱愛學習、是否對學習有足夠興趣的重要因素。學生通常會在喜歡的老師的課堂上表現(xiàn)得更為認真,愿意去聽這個老師的教誨,也會產(chǎn)生更多積極的教學互動,因此自然有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是“愛屋及烏”的作用。當學生討厭某個老師時,會在該老師的課上表現(xiàn)冷漠,不愿意聽課,嚴重的可能會蓄意挑戰(zhàn)老師權威,影響課堂秩序。
最后,班級氛圍也會影響教學。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強調集體教育,他認為學生會受到集體的影響,可以通過集體來教育學生,比如一個好的班集體能激勵學生進步,讓他們競相成長,良好的班風也能凝聚集體的力量、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因此,學習的環(huán)境也會對地理教學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知識本身、學生本身還是學習環(huán)境來說,高中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都面臨著較多的困難與挑戰(zhàn),很容易喪失學習地理的動力和能力。教師讓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直面這些挑戰(zhàn),不僅對于學生目前的學習有幫助,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應對困難的品質,所以將積極心理學與高中地理教學相融尤為重要。
三、積極心理學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運用多種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積極性
首先,將地理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地理學與學生的生活非常緊密,學生往往會對與生活有關聯(lián)的知識感到格外有興趣。比如在學習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球的公轉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回家的路上觀察路邊的太陽能路燈,然后講解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直射點的變換,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太陽能板朝向的放置原因。還有網(wǎng)上的南北差異也可以從地理的角度來進行解答,比如“南米北面”就是因為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差異導致的。當?shù)乩斫處熒朴趯W生平時接觸到的現(xiàn)象與知識相結合,學生就會對地理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增加學習地理的主動性。
其次,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現(xiàn)在的學校教學設備都比較完備,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來講授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比如說太陽直射點的周年變化是怎樣對地球產(chǎn)生影響的、大氣是怎樣環(huán)流的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掌握其變化特點的事物,如外力作用是怎樣對地表形態(tài)產(chǎn)生影響的,也可以借用多媒體快速且直觀地展示出來。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展示優(yōu)美生動的圖片及畫面幫助學生增加學習地理的興趣,也能幫助學生理解無法感知的地理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加利用多媒體,但也要注意多媒體只是教學手段,不要過分依賴。
最后,增加實踐教學的機會。我們身邊有許多關于地理的資源,比如當?shù)氐暮恿鳌⑼寥?、工業(yè)區(qū)位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參觀,或者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進行地理設計,這些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自去接觸這些事物會比教師一味地在教室講解效果更好。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運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學地理不難,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其樂于學地理、勇于學地理。
2.改習得性無助為習得性積極,培養(yǎng)學生積極人格
積極樂觀的人格會更容易成功,因為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具有良好的心境,做事更加有堅持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比如學生考試失利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以往的成績進行積極的歸因,如果學生成績一直不理想,可以讓其把失敗的原因歸結于一些像努力程度這種可以控制的因素。如果學生只是連續(xù)幾次成績不理想,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失敗的原因歸為運氣好壞等外部因素,減輕學生的自責感,哪怕這些歸因不太真實,但是可以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格,這對學生日后的生活也非常有利。
教師在幫助學生訓練積極歸因的同時,要克服學生的自利性歸因。自利性歸因是指學生在取得成功時認為這是自身努力的結果,但是在失敗的時候認為是外部因素導致的。學生一旦產(chǎn)生這種心理就容易鉆死胡同,并且不利于日后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強心理和學習堅持性,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適當給予學生心理上的鍛煉,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最后,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體驗成功。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身完成既定行為目標所需的行動過程的組織和執(zhí)行能力的判斷。當學生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取得好成績時,他們聽課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地理小測試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生的自信。
3.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習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這種影響悄無聲息但很深遠,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包括師生關系和班級氛圍等。
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民主平等,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可以營造一種民主的班級氛圍,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尊重學生的獨立性。教師應該學會鼓勵學生,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與狀態(tài),不喪失學習的動力,還可以設置不同的評價指標,比如合作交流能力、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完成度等,盡量多給學生積極正面的評價。另外,教師要掌握與學生交流的正確方法,在注意語氣和用詞的前提下盡量多與學生溝通,這樣既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又能及時獲得教學反饋。
和諧向上的班級氛圍對學生的影響巨大。樹立良好的班風可以先從班干部做起,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發(fā)揮帶頭作用,教師要制定賞罰分明的班規(guī)并嚴格持久地堅持下去。在教學環(huán)境上,可以在教室貼一些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標語。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關系上,地理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需要合作探究學習的實踐任務,比如高中地理必修Ⅱ中的內容不同區(qū)位的選擇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探究,這樣既能學習地理,又能促進學生間的交流。班級氣氛是一個班的靈魂,它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在影響和教育學生,因此教師要重視班級氛圍的營造。
總而言之,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學校不僅要教書,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也要育人,關注學生心理的發(fā)展,將積極心理學與地理教學相結合,既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也能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形成積極的人格,有利于終身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 鄒洪偉.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及發(fā)展趨勢[J].管理觀察,2019(27):85-86.
[2]? 席居哲,葉楊,左志宏,等.積極心理學在我國學校教育中的實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6):149-159.
[3]? 鄧金云,楊曉紅.積極心理學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社會心理科學,2015(12):16-19.
[4]? 王艷喜,雷萬勝.自我效能感研究綜述[J].當代經(jīng)紀人,2006(4):106-108.
(責任編輯? ? 譚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