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虹,陳東方,湯莉,劉亞琴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八醫(yī)學中心,北京 100091)
管腔類器械如各類開顱、剖腹探查、脊柱手術及婦科人流手術使用的吸引器頭,在手術中主要用于吸取血液,體液,膿液等污物,在使用后會沾有較多污染物且由于管腔細長、管徑細小,管腔內(nèi)殘留的污染物不易被徹底清洗造成細菌黏附形成生物膜,阻礙消毒滅菌因子穿透,造成滅菌失敗,導致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1]。
器械使用后1h 內(nèi)不及時處理,殘留污染物即會變干,不易再徹底清洗干凈,若不能保證清洗質(zhì)量,就會影響滅菌效果[2]?,F(xiàn)實工作中手術器械使用后難以做到第一時間回收至消毒供應中心及時清洗,因此必須對使用后的手術器械進行適當?shù)谋窦邦A處理,才能提高清洗效果[3]。
為選擇合適的預處理方法,確保管腔器械的清洗質(zhì)量,我們選擇具有管腔器械代表性的吸引器頭,采用三種不同預處理方法對其清洗效果進行比較?,F(xiàn)報道如下。
我院每日婦科手術平均40-50 臺,選取2018 年5 月非特殊感染患者人流手術使用后的吸引器頭600件隨機分3 組,采用不同的預處理方法,進行研究。
將人流手術使用后的600件吸引器頭隨機分為A、B、C 三組,每組200 件,均使用高壓水槍沖洗掉管腔內(nèi)外肉眼可見的血液及污物后,再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預處理。A 組放置4h 后進行清洗;B 組浸泡于1:270 多酶清洗劑內(nèi)4h 后清洗;C 組使用特殊延長噴嘴將泡沫型保濕劑噴入吸引器頭管腔內(nèi),邊噴邊退出,充滿整個管腔,放置4h 后清洗。
清洗時,先將三組器械均采用高壓水腔沖洗15s,然后放入超聲波清洗器(美的賽夫SIDigital)中作用10min 后取出,然后置于專用清洗架上,將三組器械分別放入同一臺全自動清洗機(倍力曼WD290 型)中選擇標準器械清洗程序(P5)進行清洗。器械的標準程序包括預洗、主洗(加酶)、漂洗Ⅰ、漂洗Ⅱ、消毒(加油)、干燥。
對清洗后的3 組吸引器頭,由2 名工作5 年以上且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護士,分別進行放大鏡下檢測、乙醇檢測及ATP 熒光檢測進行評價,根據(jù)標準共同確定清洗質(zhì)量是否合格[4]。
1.3.1 放大鏡檢測法
借助5 倍帶光源放大鏡檢查每件器械表面,凹槽,管腔內(nèi)等處。器械潔凈的標準為:器械各面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銹斑、殘留物質(zhì)等,任一處不達標則視為不合格。
1.3.2 乙醇檢測清洗質(zhì)量法
用清潔白紗布堵住待檢測管腔器械的一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95%乙醇,從管腔的另一端注入,快速用清潔白紗布堵住管腔的乙醇注入端口,用手指壓在堵住管腔兩斷的白紗布,反復搖晃震蕩器械約30s,將管腔一端傾斜放在平鋪有白紗布的彎盤上,再將堵在該端口的白紗布快速拉開,使管腔內(nèi)的乙醇浸在彎盤中的白紗布上,觀察浸過95%乙醇的白紗布顏色變化,如白紗布顏色未發(fā)生改變,判定為清洗質(zhì)量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1.3.3 ATP 熒光檢測法
用ATP 采樣棉棒,在吸引器頭表面及管腔內(nèi)旋轉涂擦,采樣后將棉棒放回,掰斷閥門釋放熒光反應試劑,與棉棒充分接觸后,將測試棉棒插入檢測儀內(nèi),測試儀會計算出是否殘留生物負荷,檢測結果可以直接用通過(Pass)/不通過(Fail)進行判斷。
采用SPSSA 1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率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采用3 種不同預處理方法清洗后的吸引器頭,清洗質(zhì)量檢測均有不合格存在,其中ATP 熒光檢測陽性率最高,乙醇檢測陽性率高于放大鏡下檢測。清洗質(zhì)量檢測結果:C 組合格率最高;A 組最低;B、C 組較A 組均明顯提高,經(jīng)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 組與C 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3 種方法預處理后器械清洗質(zhì)量合格率(%)
表1 結果表明:清洗質(zhì)量檢測結果:C 組合格率最高;A 組ATP 檢測合格率僅為67.0%,清洗不徹底,直接導致滅菌失敗,必須正確預處理才能保證清洗質(zhì)量;B、C 組較A 組清洗質(zhì)量均明顯提高,經(jīng)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B 組與C 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B 組、C 組分別采用多酶液浸泡及泡沫保濕劑噴滿管腔預處理后再清洗,均能達到的較好的清洗效果。
多酶清洗劑含有脂防酶、蛋白分解酶和淀粉酶等多種酶活性,去污能力較強,將其用于器械的保濕處理,可以快速分解污染器械上各種有機污染物,防止污物干涸導致清洗失敗,可提高器械的清洗合格率[5]。但隨著保濕時間的延長且稀釋后酶的活性降低,對污物的分解能力也隨之降低,最好一次性使用或每4h 更換一次[6]。
泡沫型保濕劑(魯沃夫保濕劑強效氣泡型)具有多酶活性,其含獨特的保濕因子,具有保濕、預洗、抑菌三重功效;細膩持久的泡沫可完全覆蓋器械表面及管腔,可有效分解血液、組織液、分泌物等有機污染物,有效防止有機物干涸,對已干涸的有機污染物亦有較好的軟化作用[7];無毒、易沖洗、無殘留、PH 值中性、無腐蝕性,不會損傷任何材質(zhì)類器械;使用時可利用特殊延長噴嘴噴灑到器械及管腔內(nèi),可使管腔內(nèi)壁有效保濕,明顯提高清洗效果;且使用方便,無需稀釋及配制,依從性好。
復用醫(yī)療器械清洗不徹底往往是導致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8]。不能及時清洗的器械進行正確的預處理是保證清洗質(zhì)量的關鍵,可減少器械的返洗數(shù)量,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減少環(huán)境和人員再次污染的風險,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器械清洗的合格率,保證滅菌的質(zhì)量[9]。
管腔類器械結構復雜、管腔細長、管徑細小,清洗難度大,一旦黏附的有機物干涸將不易徹底清洗[10]。本研究對不能及時清洗的吸引器頭類管腔器械,采用多酶液浸泡及泡沫保濕劑噴滿管腔進行預處理,再進行清洗,很好的提高器械的清洗質(zhì)量,達到較好的清洗效果,為消毒滅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