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艦 廣州港引航站
引航員登離船安全裝置是引航員上下船的重要通道,直接關系到引航員的人身安全。這些年常常有引航員登離船安全事故發(fā)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嚴重甚至導致引航員身亡,因此需要加強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風險分析以及維護力度,從而更好地保障引航員的人身財產安全。本文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常見的安全風險,同時筆者結合相關工作經驗就更好做好安全措施提出了幾點建議,為更好地促進我國引航事業(yè)的發(fā)展作貢獻。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主要包括了四種不同形式的通道:引水梯、引航員舷梯、引航員機械升降器以及組合梯(軟梯和舷梯的組合)。但是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引航員的人身安全,最新公布的 IMO 中已經明令禁止所有船舶只使用引航員機械升降器。對于不同的船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登離船裝置。一般是按照以下原則來選擇相關裝置。如果干舷高度在9 米以下時,可以任意選擇引水梯、引航員舷梯以及機械升降器其中一種。如果高度超過了9米,只能夠選擇引航員軟梯加舷梯這種登離船裝置。
攀爬引水梯需要引航員具有身體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主要是由這種攀爬引水梯的特點決定的。第一點,攀爬引水梯是處于垂直狀態(tài),甚至會出現負坡度。第二點,是這種引水梯一直處在非平衡的狀態(tài),在人攀爬過程中容易出現側向的移動,甚至可能出現扭曲的現象等。第三點,引航船和舷梯容易產生抖動,這樣就進一步增加了攀爬引水梯的難度。第四點,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大,在夜晚和惡劣環(huán)境下,就會增大引航者登離船作業(yè)的難度。
引航員在登離船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墜落、溺水等方面。具體的表現方式主要是以下幾種。
身體負荷傷害一般是指人的相關組織結構(包括肌肉、韌帶和骨頭)在受到各種外界作用下,由于超負荷導致受傷或者功能失常等意外出現。導致身體負荷傷害的影響主要可以歸結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物理風險因素導致的受傷的影響,主要包括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工作設備、工作環(huán)境、疲勞等因素;第二種是個人風險因素導致的問題,常見的影響因素包括了年紀增大、個人經驗欠缺等。另外引航員在開展登離船作業(yè)過程中,還需要承受相關物理風險因素的影響,例如身體不平衡、力量保持以及疲勞感等。由于引航員工作特殊性,長時間的工作強度會使得引航員容易出現各種肌肉骨骼疾病,根據相關統(tǒng)計報告,一些引航員傷亡報告都是由于引航員身體負荷傷害導致的肌肉骨骼疾病,主要集中在身體的肘部、背部和手腕。
撞擊傷害也是登離船裝置常見的另外一種事故,撞擊事故常見主要有船舶擠壓、繩索的鞭打等。另外被引航船和引航船在海上都是相互運動的,這樣兩個船在運動過程中都沒有相對固定的工作空間,這樣引航員在操作工作中就存在著很大的撞擊風險。此外,由于引水梯在使用過程中并沒有結實地固定在船體裝置上,在使用中會存在著大幅度的鐘擺式運動,使得引航員在工作中更容易出現碰撞危險,而且引水梯的擺動幅度和風速有著密切關系,同時也和撞擊危險程度成正比,尤其在惡劣天氣中更容易增加撞擊的風險。
墜落傷害一般具有很強的安全隱患,往往伴有很高的傷亡率。尤其對于一些年紀大的人員,發(fā)生墜落受傷情況的可能性越大。很多相關研究報告表明,墜落死亡率跟人的年紀之間呈現著很大的關聯(lián)。因此很多國家為了降低傷害概率,一般對作業(yè)高度有規(guī)定,引航員作業(yè)的最小高度是2-3米,SOLAS規(guī)定了引航員作業(yè)的最高高度為9米。而日本規(guī)定攀爬的最大高度為5米,爬梯墜落的事故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引水梯安裝位置不合理以及平時養(yǎng)護不及時都會導致爬梯墜落事故。另外爬梯長時間超負載工作以及長期工作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都會出現問題。
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世界各國都出臺了相應的規(guī)定。例如,加拿大規(guī)定了引水梯盡量不要超過4米,引航船要盡可能縮短引水梯的長度,這樣能夠減少引航員墜落到甲板的概率。美國對引航員的相關行為進行了規(guī)范說明,規(guī)定中明確什么情況下不得開展登離船作業(yè)。我國為了更好地保護引航員的生命安全,頒布的《船舶引航管理規(guī)定》也對登離船的相關行為做了規(guī)范,同時也對暫停和終止相關引航服務的條款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
另外為了更好保障登離船作業(yè)的安全,引航員一定要遵循相關的操作標準。也就是在引船進港前,需要提醒引航員做好相關檢查工作。重點需要對離船裝置進行徹底的檢查,從而保障裝置的可靠和穩(wěn)定,需要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合理的放置。引航員在登船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需要保障拖輪或引航艇穩(wěn)定靠攏,被引船是否符合相應的安全標準,如果不符合相關安全標準需要進行設備更換后再進行登輪。
高空作業(yè)的墜落防護裝備能夠更好地保障引航員的人身安全,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而且這種防護設備也能夠使作業(yè)人員在發(fā)生墜落后能夠安全懸掛。墜落防護裝備的基本組成部件包括帶、連接器、緩沖器、安全繩、自鎖器等。另外在被引船上還需要配置足夠多的安全帶,從而更好地滿足引航員的使用要求。
為了更好地保障引航員的安全,需要加強引航員的安全意識。任何安全裝置和保護技術只是起輔助作用,只有自身安全意識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保障引航員正常開展工作。相關部門需要把安全意識的提高作為一項常規(guī)任務進行開展和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相關部門需要將安全意識培養(yǎng)和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進行對待,而不是僅在登離船作業(yè)當中提醒引航員,一些安全意識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夠熟練掌握的。第二,還需要加強安全裝置的使用,只有熟練使用安全防護裝置,才能更好保護自身安全。第三,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引航員的行為,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獎罰制度來提高引航員的安全意識,這樣能夠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綜上所示,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風險涉及到很多因素,因此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引航員登離船作業(yè)的安全和可靠,從而更好地保障引航員的安全,促進我國引航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