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凱
摘 ?要: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教育改革的不斷實施與課程標準的不斷完善,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視,音樂課程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與情操,同時還是有效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高中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德育教育融入進來,并且針對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問題進行探究與分析,提出將德育教育與音樂教學結(jié)合的有效策略,不斷實現(xiàn)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精神品質(zhì)與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就德育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德育教育;有效滲透
音樂教學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而德育教育是有效促進人類全面發(fā)展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與思想品德的重要教育方式。高中階段的學生相對來說有著思想單純、可塑性強等特征,為了有效順應這一時期學生的身心綜合發(fā)展,需要知識傳授者運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因此,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合理將德育教育融入進來,在讓學生學會鑒賞美、理解美、表現(xiàn)美的基礎之上,啟發(fā)并提升學生的思想。
一、現(xiàn)階段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國家當前階段一些學校并沒有全面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中階段學校大多將學生的文化課程成績提升作為了重點部分,逐漸將音樂課程教學邊緣化,同時弱化了音樂教學中對德育教育開展的重要作用,沒有全面意識到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性。而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具體實施,高中階段學校對于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視度有所提升,并且更加強調(diào)了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但是在音樂課程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融合存在著比較片面的認知與理解,一味重視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脫離了音樂課程教學的本質(zhì),忽視了音樂教學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進而出現(xiàn)了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有效將音樂教學內(nèi)容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機結(jié)合,導致了喧賓奪主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音樂教學完全成為了德育教育課堂。如此一來,違背了教學的初衷,并且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思想品質(zhì)獲得提升,這些都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一)立足音樂教材,強化德育教育
高中音樂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nèi)容與音樂作品,相對來說都有著比較積極的思想以及比較強的正能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在學習到基本音樂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這也為德育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性條件。鑒于此,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jié)合課本教材中的內(nèi)容,合理將德育教育內(nèi)容滲透進來,在陶冶學生情操、強化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同時,有效引發(fā)學生內(nèi)在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有效實現(xiàn)將德育教育融入進來。
例如,在進行《對祖國河山的禮贊》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在課前搜集到了與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介紹等資料,并且將這些進行了整合,制作成了課件的形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播放了《我的祖國》《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等音樂作品,要求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進行賞析,并且在賞析過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簡要描述。然后筆者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將課件中的資料播放了出來,讓學生進行直觀的賞析與觀看,為學生帶來視聽覺上的沖擊,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到我們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適當融入愛國理念,在強化學生音樂素養(yǎng)與水平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愛國之情,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識與愛國情懷等。
(二)加強音樂實踐,滲透德育教育
大多數(shù)高中階段的學生都已經(jīng)形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具有自己的思維與見解,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合理結(jié)合高中階段學生的這一特點,加強音樂教學實踐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身主動投入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在活動當中合理滲透德育教育。這就需要教師應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突破以往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真實感受,如此更加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并且推動高中階段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
例如,在進行《歌劇藝術》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了《這一仗打得真漂亮》這首音樂作品,由于這首音樂作品表達出了戰(zhàn)斗勝利之后人們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以及赤衛(wèi)隊員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筆者為了更加有效地強化學生的體驗,組織他們排演了歌劇的片段,在排演前引導學生們搜集到了作品資料,并且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對做作品進行充分的分析,在排演過程中對不同的角色人物特點進行把握,促使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聰明才智以及大無畏精神。如此一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有效促使高中階段學生對革命先烈產(chǎn)生了崇敬之情,進一步有效加深了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與記憶程度,學生在排演的過程中還可以有效強化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三)挖掘音樂背景,豐富德育教育
在高中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演唱技巧并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還需要注重引導學生理解并感悟音樂作品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內(nèi)涵,這樣不僅僅更加有利于音樂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同時更加有利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掌握到音樂知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強化自身情感感悟,同時有利于豐富德育教育的素材。
例如,在進行《京劇大師梅蘭芳》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講解了梅蘭芳先生在我們國家京劇發(fā)展歷程當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讓學生了解到梅蘭芳先生所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有哪些,使學生在體會到京劇之美的同時,強化自身內(nèi)心對于藝術的認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然后,筆者還講解了在我們國家抗戰(zhàn)期間,梅蘭芳先生不為日本人演出的高尚精神品質(zhì),有效豐富了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樹立起了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等。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我們國家當前階段的教育事業(yè)當中受到了比較廣泛的重視度,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方面出發(fā)合理將德育教育融入進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自身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伍彪.探究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路徑[J].中國民族博覽,2016(08):49-50.
[2]周云燕.高中音樂教育中實現(xiàn)德育功能的路徑探索[J].北方音樂,2016,36(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