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衛(wèi)民
摘 ?要:建立一個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并能夠準確地獲取學習過程中的知識點并完成學習任務。為了有效地提高中學語文教育的效率,并提高現(xiàn)代初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知識水平,本文希望通過深入探索,有效創(chuàng)建有效中學語文課程的一些方法,來幫助教師提高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探究
高效的初中語文課程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主觀性,使他們能夠積極的參加教育活動,并激發(fā)學習動機和熱情。初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而且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科特點合理設計課程,建設高效的課堂。本文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就怎樣開展初中階段下的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推動情境教學模式,培養(yǎng)審美能力
初中語文課程的教科書中許多文章都蘊含有大量關于美的教育。教師必須發(fā)現(xiàn)教科書的內在美,并通過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將文章中的美為學生呈現(xiàn)出來,以便學生能夠認識,理解和創(chuàng)造美。教師可以使用諸如錄制和播放多媒體幻燈片之類的方法,來幫助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并感受文章的優(yōu)美性和動感。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享受教育和娛樂,從而可以以微妙的方式享受美麗,接受影響并提高審美技巧。這樣也能夠從側面提高了學生自身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延伸,實現(xiàn)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三峽》這一節(jié)課程的教學時,初中學生可以課前通過圖書館,報紙和計算機網絡等各種渠道預先了解三峽的習俗、三峽的地理位置、三峽的自然風光與三峽有關的神話以及與三峽有關的故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預先對于語文課程內容有一個深入的理解,感受三峽的美麗,并通過深刻理解《三峽》中所描繪的內容,真正體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在這門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一系列有關三峽的問題,來實現(xiàn)學生自身的探究能力以及文學審美能力。
二、完善寫作練習教學,提高課程質量
作為初中階段下的語文老師,必須充分利用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并使用各種培訓方法,包括閱讀,寫作和抄寫,以更深入地探究教科書的深層次的知識點,以便中學生可以理解本文的重點。了解文學創(chuàng)作的獨創(chuàng)性,以提高中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通過教中學生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抓住生活中的亮點。要求一個初中年齡層次的學生寫一個很棒的創(chuàng)意杰作有點不現(xiàn)實。實際上,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逐步的累積,最終通過某些情節(jié)的描寫成功引起他人的思考。如果學生善于理解和表達這些微妙的見解,那么這也是一篇創(chuàng)新文章。因此,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教師需要能夠就寫作練習來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聯(lián)系,以此實現(xiàn)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背影》這一節(jié)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除了在課程中引導學生對于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之外,還需要能夠讓學生進行情感上的體驗,讓學生回想起自己父母在生活點滴中對于自己的關愛之情。通過有效的情感激發(fā),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能夠掌握作者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以此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鍛煉自身的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在內的語文綜合技能。
三、鼓勵學生合作學習,促進自學能力
隨著學生步入初中階段,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難度也日漸提升。學生在課程中也是被動地接受和學習知識。如果學生可以分組學習,就能在合理分組的前提下提高學生水平。團結合作的能力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分組時,教師要充分考慮每個同學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能力的各個方面,并且不應忽視它們,以理性的方式安排和聯(lián)系不同個性的學生或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內向的學生應該與學習活躍的學生配對,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應該與學習較少的學生配對。通過小組互相影響,使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還將在此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增強信心。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范進中舉》這一節(jié)課程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允許學生首先收集與本文有關的信息,自己了解文章,在文章中找到問題,然后搜索信息以首先探索問題。老師在課堂上說:“故事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為什么?”教師還可以提出開放性問題來測試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分組討論,整合收集的數(shù)據(jù),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這使學生可以通過討論積極思考,學習其他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長處,對文章進行深入研究,獲得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并提高語文課程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高效的初中語文課程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主觀性,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參加教育活動,并激發(fā)學習動機和熱情。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而且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周青民.初中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調查報告[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2):21-24.
[2] 鄒林花.如何讓初中語文課程綻放活力[J].文學教育(中),201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