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 荊州 434000)
在臨床醫(yī)學中,高血壓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腎功能衰竭的主要發(fā)病因素,而且高血壓已成為引發(fā)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來,我國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在不斷提升,但總體來看,我國居民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還比較低,整體控制水平也比較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高血壓疾病發(fā)生率不斷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采取慢病管理模式,對于高血壓患者病情控制及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則針對慢病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影響的相關內容展開討論。
在此次研究活動中,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100名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在以上所選擇的患者樣本中,包括男51例,女49例,患者年齡59~86歲,平均70.2歲。樣本患者的納入標準為:患者診斷結果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收縮壓在mmHg以上,或舒張壓在90 mmHg以上。為了配合研究工作,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研究過程中,患者一旦出現病情惡化或其它意外情況,則立即停止研究工作對患者進行搶救。將樣本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患者,并設定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于對照組患者而言,進行常規(guī)性治療,包括日常用藥和日常照料,對于試驗組患者而言,在常規(guī)性治療的基礎上融合慢病管理模式,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進行分級管理。按照高血壓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進行分級,通常情況下一級患者主要為低危性的高血壓患者,針對這一類患者,需要對患者3個月隨訪以此,1年隨訪次數在4次以上,通過隨訪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2級患者主要為中危重高血壓患者,針對此類患者,2個月隨訪1次,每年隨訪次數應該在6次以上。3級患者為高危患者,每月至少隨訪1次,全面隨訪次數在12次以上[1]。
(2)隨訪管理。根據隨訪中了解到的情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治療指導。其中,對于1、2級患者而言,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為主要目標進行治療指導,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①進行健康教育指導。醫(yī)護人員在隨訪過程中,要通過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對高血壓疾病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而且要使患者明確認識到,不良生活習慣是引發(fā)高血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積極改進自己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幫助其有效控制病情[2]。②進行運動指導??茖W運動,是改善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患者隨訪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運動指導干預,而且從作用機理來看,合理的運動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續(xù)頁循環(huán),促進患者心腎功能改善。在運動指導過程中,要能夠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強度由低到高,在最初階段的運動中應該以散步為主,在每天進食后,要求患者選擇空氣流動的地方進行散步。在散步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增強運動強度,比如進行快走運動,在這一運動中,以出現輕度喘氣但能夠交談的狀態(tài)最為合適,快走運動中,可以分階段進行,以幾分鐘為一個階段,運動速度應該由慢到快,當患者通過快走而使其身體出現明顯的舒暢感時運動效果最佳[3]。另外,有一些老年患者對打太極有著濃厚的興趣,針對這一部分老年患者,醫(yī)護人員可以指導每天在特定的時間段通過打太極拳來達到運動的效果,并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患者的運動興趣,這對于高血壓患者病情的控制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③飲食指導。這也是改善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患者高血壓疾病的出現,與其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因此必須在隨訪中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在指導過程中要求患者每日攝入的食物應該定時定量,而且在為患者所提供的食物中,所含有的糖脂要盡可能低,可以適當增加粗糧、水果的供應量,在患者的食譜中要盡可能減少動物內臟、油炸、辛辣刺激等類型的食物,還應該適當減少食物的含鹽量??傮w來看,要對患者的食物攝入總量進行有效控制,而且要嚴格控制食物中的脂肪、膽固醇的含量。通過科學的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形成良好飲食習慣,以此更好的控制器高血壓病情[4]。④進行心理干預。心理干預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不斷提升高血壓疾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正確看待自己的疾病,并更好的配合各項質量工作,這對于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具體的心理干預中,要求醫(yī)護人員通過與患者的高效溝通來完成,在溝通中,醫(yī)護人員要使用比較溫和的語氣,使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疾病的出現并不可怕,只要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其病情必然會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醫(yī)護人員要向患者全面介紹現階段的先進醫(yī)療技術,以此減少,患者出現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使患者樹立自信心,進而不斷提升患者的病情治療效果。
對于3級患者而言,因為其情況比較危重,因此要采取更為直接的管理工作,具體而言,①要做好患者病情的密切監(jiān)測,監(jiān)測護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并根據患者的身體變化及時采取應對策略。醫(yī)護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血壓、脈搏、護理情況的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如果患者體溫超出正常范圍,則需要進行降溫處理,比如使用冰袋敷于患者的頭部、腋下等。②是做好患者腦細胞的保護。因為部分高血壓患者會出現腦出血情況,為此,針對此類患者醫(yī)護人員要能夠為患者提供持續(xù)性的供養(yǎng)操作,供應速度應該控制在每分鐘2升的低水平狀態(tài),從而有效防止患者因腦部缺氧而損傷到腦細胞。如果患者表現為中樞性高熱,則應該對患者進行物理降溫,從而有效緩解腦水腫所引發(fā)的腦細胞損傷問題。
使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患者情況比較[n(*)]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了解到,試驗組病情明顯好轉、生活質量明顯提升的患者數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出現死亡的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慢病管理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提升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
在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慢病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患者及時改善其不良生活習慣,并使部分危重患者的情況得到有效控制,為此,醫(yī)護人員要能夠明確認識到慢病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并從多個層面入手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指導,從而充分發(fā)揮慢病管理模式的實際作用,在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時,不斷提升高血壓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