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杰
(甘肅省武威第八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書法與美術兩者之間通常有著深層次的聯(lián)系。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極為重要的就是書法課程。書法教學不僅能夠促進美術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而且能夠使學生在書法學習中提升自身修養(yǎng),并促使其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另外,書法還具有良好的欣賞價值,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同時,書法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專心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關研究表明,在進行書法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會產(chǎn)生愉快的感覺,喜歡上書法藝術,增強學習書法的源動力,可以對學生的意志力及耐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耐力就能夠使學生的習慣及態(tài)度逐漸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都會得到改善,相應的文化課水平也會增長??傊瑑烧呤窍嗷ゴ龠M的關系。
書法藝術主要是將漢字作為表現(xiàn)的對象,通過毛筆這一表現(xiàn)工具,以極為嚴謹?shù)乃囆g構思,以及相關書寫技法形成具有獨特性的造型藝術。對書法及美術而言,其發(fā)展初期通常能夠追溯至遠古。以象形圖案至象形文字,即甲骨文而言,其主要是幫助且代替記憶。書畫之間通常具有密切的關系,使書法在不斷發(fā)展中逐漸具有美的自覺,并構成美的對象。對藝術性而言,從古至今的大部分人具有相同的認識,即書畫同源,也就是“想要畫好畫,首先需要寫好字”,兩者是相得益彰的依附關系。雖然兩者并無必然的關系,但是書與畫的線條都須具備相同的功力,即書法與繪畫之間存在內(nèi)部深層次的關聯(lián)[1]。
對中國畫而言,傳統(tǒng)方式是以水墨礦物質(zhì)作為顏料,將絹布、宣紙、毛筆作為工具,主要表現(xiàn)畫家的情意及神韻。對書法藝術而言,其雖然是從漢字的實用性逐漸發(fā)展形成,但是作為一種藝術,通常不會被漢字內(nèi)容所限制,也不會對客觀事物做出直觀再現(xiàn),而是憑借書寫者自身的學識修養(yǎng)以及功底,將漢字作為載體,以此抒發(fā)自身性情,及其對世界事物的遐想和感受,以點畫出線條,實施造型結構的安排及相應的謀篇布局,以此使欣賞者在讀的時候,能夠如入其境,產(chǎn)生相應的聯(lián)想,獲得美的享受。
高中美術課中開展書法教學,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審美的關注,而且需要對學生的技能進行培養(yǎng)。傳統(tǒng)教學中,美術書法通常不被高中師生所重視,有些高中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美術書法。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是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即可,對書法教學只是一帶而過,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書法。同時,高中美術在開展書法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專業(yè)水平,就會相應地降低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忽略對學生寫字習慣的有效培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寫字的水平就會降低。想要使學生的寫字現(xiàn)狀得到有效改善,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理念,充分重視美術課程中書法教學開展的重要性[2]。美術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寫字進行規(guī)范,充分利用課堂,給予學生良好的練習書法的環(huán)境及充裕時間,可以將書法教學真正落到實處。高中美術課中開展書法教學,通常需要教師集思廣益,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更新,促使教學形態(tài)更加豐滿。例如,教師可收集充足的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以此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有效提升對書法的學習興趣。書法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中國的歷史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大家。教師通過對其精細篩選,選擇極具代表性的書法,讓學生欣賞。學生通過鑒賞,領悟到書法的魅力。學生只有被書法充分吸引,才能更加主動、積極地練習書法,通過臨摹名家字帖,書寫水平才會相應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中美術課上開展書法教學,教師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將書法的具體書寫過程進行動態(tài)展示。對書寫過程而言,其本身極具動態(tài)美。這種感性且形象的展示,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書法的魅力。教師還可以展示象形字的具體演變過程,通過動態(tài)畫面,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對漢字的研究興趣,促使學生的寫字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教師通過將王羲之的《蘭亭序》運用于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書法圖片展示給學生,或者將文人雅士聚集于浙江紹興的蘭亭處共同飲酒賦詩的視頻進行播放,以此使學生充分領會到“天下第一行書”的絕妙之處。
第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通過相應的書法學習后,大部分學生已具有良好的書寫能力,僅依賴課堂教學已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相關比賽或者活動,通過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書法寫作水平,從而使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實際比較之前,教師需為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防止學生產(chǎn)生為了比賽而參與比賽的心理。同時,教師要滲透給學生書法實踐“鍛煉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以防學生走入重視比賽結果而忽略書法本身樂趣的境地。不論學生在書法比賽中是否取得好成績,教師都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其中的不足,并給予學生適當?shù)莫剟睿鰪妼W生的信心。另外,教師也可帶領學生參與相關公益活動。例如,在節(jié)假日的時候,寫些春聯(lián)送給親戚朋友,為慈善組織提供免費的書法作品等。通過課外活動的積極組織,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及學習書法的意義。
第二,開闊學生視野。學習初期,學生的寫字水平及能力進步很快,但是通過長時間的鍛煉,學生所學習的書法就會達到相應的“瓶頸”,此時學生書法水平的有效提升就會受到影響?;诖耍處熜枰龑W生不斷接觸新文化以及新能量,突破寫作“瓶頸”[3]。這一時期,教師不僅需要帶領學生多鑒賞古代大家的寫作作品,而且還需要引導學生對當代書法家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鑒賞與學習,通過指導學生觀看相關視頻,或者參與書法展覽,促使學生自身水平及見識得到有效提高。這種古今結合的書法教學模式,通??梢允箤W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并找出自己寫作時存在的不足,從而使學生的書法寫作水平及寫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4]。
綜上所述,書法作為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書法教師作為當前書法文化良好傳播的人員,需要積極更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并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形式,提升書法實際教學的高效性及生動性,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