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東風小學 王風雷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科目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作文也是學生表達個人思維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仍然占據(jù)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的思維情感沒有融入寫作中,導致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空洞,質(zhì)量不高。本文將對個性化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展開探討,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提出可行性的教學改革方案,希望可有效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zhì)量。
當前,小學生將語文寫作當成是一項硬性任務來完成,學生對作文的寫作內(nèi)容并沒有自主想法。但小學生年齡偏小,學習效率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小學生思維活躍,對寫作內(nèi)容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構(gòu)建更加獨立、自主、客觀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這樣學生的想象力能得以發(fā)揮,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例如,在《我有一個夢想》的作文教學中,該作文題目并沒有規(guī)定寫作方向,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個人想法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展開作文教學之前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同學們,你長大了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讓你擁有一種超能力,你希望那是什么,你會怎么使用這種超能力呢?如果你是植物或者動物,你們想要做什么?”利用多元化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開拓學生的想象力。隨后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分享自己的夢想,看看誰的夢想更有意義。將德育滲透到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方向?qū)用鞔_,內(nèi)容也會更加深刻。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展開寫作,學生通過剛剛的分享實際上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寫作思路與表達欲望,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寫作熱情進入寫作中,寫出的作文也將更加豐滿真實。
小學生年齡偏小,知識累積、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尚不充分,這樣就導致學生在進行寫作時缺少寫作素材,學生在拿到寫作題目時,往往會按照個人的想象來展開寫作,這樣的寫作內(nèi)容較為空洞,且缺乏真實感,無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在閱讀中積累寫作思路。
例如,在《可愛的動物》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往往在家庭與學校之間徘徊,所以學生缺少直接觀察動物的機會,學生的寫作只能根據(jù)個人想象內(nèi)容來完成。此時,為了幫助學生擁有寫作思路,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關于描寫動物的文章作為參考素材。引導學生去自主閱讀這些文章,并且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描寫動物外形和動作的語句,在閱讀完后向班級同學介紹自己所閱讀到的動物形象。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文字類的閱讀文本以外,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繪本、漫畫、科普圖書等不同的閱讀素材,讓學生能從多方面來掌握動物的不同特點。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動物相關的圖片或影視資料,為學生打造可以更直接觀察動物的機會。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文本中的寫作手法,以此來提高個人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春游》寫作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將真情實感融入寫作中,教師可以留下開放性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家長利用休息日或者假期帶領學生完成一次春游活動。讓學生在寫作之前可以擁有一次符合寫作內(nèi)容的真實經(jīng)歷,這些經(jīng)歷就會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個性化視角下能更加深入、仔細地去觀察生活,提高寫作質(zhì)量。
對小學生而言,作文是一項從具體到抽象的學習過程,學生需要通過想象來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并且在作文中加入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寫作過程是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也是個性發(fā)展的過程,如何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個人情感與思維就成為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
例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經(jīng)常為學生設置個性化命題作文,如“我最愛的……”“如果有一天……”這種作文題目,為學生建立了更加獨立自主的思維空間,這樣學生就能發(fā)揮個人長處寫出與他人不同的看法以及個人獨特的見解,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蛘咴谶M行記敘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不對寫作范圍進行限制,而是讓學生寫一件高興或者煩惱的事,并說說通過這件事自己明白了什么,學到了什么,這樣能更加有效地引出學生的生活化情感,學生在寫作中擁有了更多的寫作方向,也就可以發(fā)揮出個人的獨特個性,寫出只屬于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
總之,個性化教學已成為當前小學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指導思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加應當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布置個性化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寫作中加入個人的思想情感,提高作文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