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蕓
(江蘇省常州市新閘中心小學 江蘇 常州 213012)
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一定要注重掌握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對于小學生學習識字時要教給學生方法,比如查字典,根據音序或者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尤其是要根據漢字的規(guī)律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喜歡上漢字并且可以主動地去學習。
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的課堂上采取多種措施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現代的學生而言已經落伍,教師在講臺上揮汗如雨的將識字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則是在課桌前奮筆疾書的記錄,這樣的教學課堂不適合現代的學生,新時代的課堂應該打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課堂,這樣的教學課堂才是“王道”,學生也應該體驗一把“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意識,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語文識字課堂上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并且了解字與詞的意思,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容易接受的方法識字。
2.1 運用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對識字教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識字教學可以創(chuàng)識情趣喚起學生的情感,通過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如果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那么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教師要喜歡讓學生喜歡漢字有識字的愿望,才可能會主動去識字這也是學好的前提,情景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語文教師根據識字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鮮明的投影圖畫,在添加的適當的文字解說和背景音樂,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學生可以在這樣生動有趣的情景中如聞其人、如見其聲,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漢字,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珍珠鳥》的學習中,教學目標需要學生可以通過本篇課文認識“蔓、幽”等十個生字并且掌握多音字“挨”,隨后可以正確流利的朗讀并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中領悟到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十個生字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中的描繪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的教學課堂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這幾個生字的記憶和學習,學生先對這幾個生字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加上教師為之創(chuàng)設的情景,最后使得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
2.2 運用翻轉課堂加強學生在識字教學課堂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將傳統(tǒng)課堂中課堂內和課堂外需要學生做的完全翻轉,但是嚴格意義上講,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課堂內的寶貴時間,教師提前根據教材內的教學目標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完成作業(yè),而原本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講課的時間則用來跟大家共同交流討論,教師的角色也從之前學生眼里的圣人轉變成為教練,一個引導者,尊重學生在課堂內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搭石》一課的學習中,教師要熟悉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認識“間、譴”等7個生字,并且可以寫出“汛、挽”等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間”,理解“無名、汛期”等相關詞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且受到熏陶,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給學生布置需要自主完成的作業(yè),然后大家一起利用課堂內的時間討論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將學生的意見和問題進行收集匯總,然后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大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
2.3 運用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對識字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所教授的班級內有著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要根據這些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個性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上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提高識字學習的能力,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將相和》的學習中,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的生字有“相、璧”以及“召、臣”等生字,并且要快速的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和這三個小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的表現,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我們都聽說過“字如其人”,通過識字教學我們都明白不僅僅要認識漢字更要寫好漢字,明確漢字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授識字的方法,在引起學生對識字教學的關注之后,要加強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從而達到高效的識字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