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白,曹麗萍,修春英,楊文亮*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康復 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003)
抑郁癥(Depression)是以持久的情緒低落、活動能力減退、思維與認知功能遲緩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心境障礙。抑郁癥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增大自殺概率,不僅給家庭帶來傷害,更給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1]。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雖可緩解病情,但長期大劑量服用抗抑郁藥物,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甚至可引起癥狀加重,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筆者在臨床中運用針刺治療抑郁癥,取得了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①抑郁心境,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數(shù)時間里,且?guī)缀趺刻烊绱?,基本不受環(huán)境影響,持續(xù)至少2周;②對平日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或愉快感;③精力不足或過度疲勞;④自信心喪失或自卑;⑤無理由的自責或過分和不恰當?shù)淖飷焊?;⑥反復出現(xiàn)死的想法,或任何一種自殺行為;⑦主訴或有證據(jù)表明存在思維或注意能力降低;⑧精神、性格改變,表現(xiàn)為激越或遲滯;⑨任何類型的睡眠障礙;⑩食欲改變(減少或增加),伴有相應的體重變化。以上癥狀具備①和②~⑩中至少5項,且此種發(fā)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質使用或任何器質性精神障礙所致,即可診斷。
1.1.2 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 參照《中醫(yī)內科學》“郁證”的診斷標準[3]。①肝郁氣滯證:精神抑郁,脘悶善慮,喜太息,大便不調,舌苔薄白,脈弦;②氣郁化火證:煩躁易怒,口苦而干,或頭痛目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③痰氣郁結證:咽中如有物哽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④心脾兩虛證:多思善慮,頭暈身疲,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納差,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⑤腎虛肝郁證:神思不聚,善忘,眩暈耳鳴,腰酸背痛,脈沉細弱或沉弦。
①符合抑郁癥的西醫(yī)診斷標準;②符合郁證的中醫(yī)診斷;③符合輕中度抑郁標準: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HAMD-17)分程度[4],總分>24分為重度抑郁,17分≤總分≤24分為輕、中度抑郁,<7分為無抑郁;④未使用過抗抑郁藥物,或曾使用過但已經(jīng)停藥>1個月;⑤年齡:18~70歲;⑥知情同意,自愿參加。
①器質性精神障礙引起的抑郁;②重度抑郁癥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總分>24分;③患有嚴重臟器衰竭、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者;④孕婦、哺乳者;⑤局部有皮膚破損或患有出血性疾病者;⑥認知障礙患者。
選擇2018年9月-2019年9月到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yī)院就診的輕中度抑郁癥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人。干預組中,女性16例,男性14例;病程3.5~7.6年,平均病程(5.3±3.1)年;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32.1±10.6)歲。對照組中,女性17例,男性13例;病程3.2~8.1年,平均病程(5.6±2.3)年;年齡23~48歲,平均(32.3±10.9)歲。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病程進行比較(P>0.05),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1.1 對照組 口服米氮平(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50132)治療,每次30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連服12周。
2.1.2 干預組 采用針刺治療,主穴取百會、合谷(雙)、太沖(雙)。配穴:①肝郁氣滯證:配期門、三陰交;②氣郁化火證:配行間、俠溪;③痰氣郁結證:配豐隆、中脘;④心脾兩虛證:配心俞、足三里;⑤腎虛肝郁證:配肝俞、腎俞。操作:穴位消毒,取1.5寸毫針(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蘇州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針刺,行平補平瀉法使其得氣。針刺完后留針30 min。針刺治療每天1次,每周5次,持續(xù)12周。
2.2.1 療效評估標準 以HAMD量表減分比例為標準評價臨床療效的有效率[5]。HAMD減分比例=[(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痊愈:HAMD減分比例≥75%,體征基本正常,對日常生活及工作不影響;顯效:50%≤HAMD減分比例<75%,體征顯著改善,對日常生活及工作有輕微影響;有效:25%≤HAMD減分比例<50%,體征有改善,對日常生活及工作有較為明顯的影響;無效:HAMD減分比例<25%,體征無任何改善??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2.2 抑郁狀況評估 參照文獻[4],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評估患者的抑郁狀況。分數(shù)越低,抑郁狀況改善程度越明顯。
2.2.3 生活質量評估 參照文獻[6],以生存質量量表(SF-36)進行評估。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個方面全面概括了患者的生存質量?;颊呱钯|量與所得分數(shù)呈正比關系。
治療后干預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治療后兩組組內比較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HAMD-17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兩組組間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者HAMD-17評分比較 分)
治療后兩組組內比較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生活質量SF-36較治療前均有所提高,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兩組組間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SF-36各維度評分比較 分)
抑郁癥是一種具有高發(fā)病率、高復發(fā)率的情感障礙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確,可能涉及心理社會因素、神經(jīng)內分泌因素、遺傳因素等。西藥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不足,比如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療效不佳、易復發(fā)等。因此,尋求更為安全高效的抗抑郁治療方法成為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病屬中醫(yī)“郁證”“臟躁”“梅核氣”等范疇。抑郁癥多由情志所傷、肝郁氣滯引起五臟氣機失調所致。中醫(yī)學認為“郁證”的發(fā)生與心、肝、脾密切相關,情志不遂、七情所傷為其病因,內臟虧虛為內在因素,治療理當疏肝健脾、養(yǎng)心安神[7]。百會位于巔頂,為“三陽五會”,針刺百會具有調暢情志、醒腦開竅、安神定志的作用。作為足厥陰肝經(jīng)輸穴、原穴,太沖穴具有疏肝理氣、平肝熄風的功效?!夺樉募滓医?jīng)》云:“心澹澹而善驚恐,心悲,內關主之”[8],內關是調節(jié)情志的要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針刺內關可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太沖穴配合內關穴有助于醒神、解郁,同時具有調節(jié)氣血、改善機體內分泌功能。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原穴,刺之可調和氣血、通經(jīng)活絡。在本研究中,針刺治療總有效率為76.67%,較西藥治療的總有效率(43.33%)高;針刺治療患者HAMD-17評分明顯下降,SF-36各維度評分明顯升高,且均優(yōu)于西藥治療者,提示采取針刺療法能夠使患者抑郁癥狀顯著改善,并提高其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將針刺治療運用于抑郁癥的治療,可以緩解輕中度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有效、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