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張巧丹
2018年6月浙江省教育廳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對中職汽修專業(yè)高考進行了改革,改革前的發(fā)動機實操項目是從AJR發(fā)動機外圍附件的拆卸、外圍附件的安裝、配氣機構的拆卸、配氣機構的安裝、活塞連桿組的拆卸、活塞連桿組的安裝等6個項目中隨機抽取1個項目進行實操考核,考核成績作為高考實操成績。改革后汽修實操項目全部改成汽車電路連接測試、電路故障診斷、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等6個全新項目,后4個項目考核的是學生汽車零部件測量的職業(yè)能力,考試方式也是隨機抽取1項。在新出臺的改革文件中和汽車零部件測量相關的文字就只有300字。2018年9月,浙江省考試院發(fā)布了關于汽車專業(yè)高考汽車零部件測量相關考試資料,有4個操作項目考試數(shù)據(jù)的填寫表格。
在《汽車零部件測量》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4個項目所涉及到的相關結構原理知識及零件的磨損規(guī)律,了解常見的故障現(xiàn)象。還要掌握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內(nèi)徑量缸表、磁性表座的結構、校驗要點及使用方法等,能夠正確地使用量具,精確地測量汽車相關零件,計算分析數(shù)據(jù),與技術參數(shù)對比,判斷技術狀況。但是現(xiàn)在市面上沒有配套《汽車零部件測量》教材、練習冊、微課程等相關的教學資源。很多內(nèi)容分散在其他教材中,比如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氣缸體的結構原理等知識在《汽車發(fā)動機構造》教材中。而關于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內(nèi)徑量缸表、磁性表座的結構、使用方法及校驗要點等知識在《汽車維修技能基礎》上有所提及,但是教材內(nèi)容簡單,使用要點不夠深入,沒有操作演示圖片可供參考。這些知識在已出版的教材中介紹都偏少,亟需開發(fā)《汽車零部件測量》教材,將分散的知識點匯總,以便于學生加強汽車零部件測量知識的學習和職業(yè)技能的訓練。
從2019年始,《汽車零部件測量》課程不僅作為臺州市中職汽修技能抽測的考試課程,也是2019年浙江省中職汽修技能抽測的考試課程?!镀嚵悴考y量》這門課程里所涉及的絕大多數(shù)核心知識就是汽修高級維修工考試的必考內(nèi)容。
開發(fā)《汽車零部件測量》課程的配套教材、實訓指導書和練習冊,可以方便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有了這些學習資料在學習《汽車零部件測量》時,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這門課所涉及的相關結構理論知識,及掌握量具結構,正確使用量具進行精準測量,如何計算分析,與技術參數(shù)對比判斷。對于教師而言,如果擁有更多的參考資料,對于本門課程的把握會更加精準,同時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學生,使課堂教學更加和諧。
基于汽修實操高考要求的標準,開發(fā)教材、實訓指導書、練習冊,具體如下。
(1)初定框架,根據(jù)高考文件要求汽車零部件測量的高考項目分別為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等4個項目。
(2)收集篩選資料,根據(jù)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這4個項目收集篩選相關資料,收集的范圍包括《汽車發(fā)動機構造》《汽車底盤構造》,這兩本教材為《汽車零部件測量》提供相關結構及原理的理論支持;《零件測量與質(zhì)量控制技術》提供相關工具使用方法的理論依據(jù);AJR發(fā)動機維修手冊可提供教材理論與實際生產(chǎn)要求相結合的依據(jù);收集相關中職汽修專業(yè)實訓教材編寫的參考資料。
(3)拍攝相關圖片資料,包括4個項目的結構原理圖、游標卡尺等工量具結構圖、工量具操作使用要點圖片、測量操作重要步驟圖片等。
(4)確定《汽車零部件測量》4個項目操作的步驟及要點,綜合收集的資料,確定4個項目的操作步驟及要點。
(5)確定教材編寫的結構,應用項目教學法,將教材內(nèi)容分成4個項目,每個項目分為若干個子任務,包括學習目標、任務、相關的結構原理知識、工量具的結構及使用方法、詳細的操作步驟及操作要點、每個步驟配上操作圖片等。
(6)編寫定稿。
(1)確定《汽車零部件測量》課程的實訓項目。將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等4個項目進行合理的拆分,使學生每次課都能完成一個子任務。(2)確定每個子任務學生需要現(xiàn)實的學習目標。(3)設計每個子任務的任務單,數(shù)據(jù)的記錄、計算、分析、表格。
(4)合理給出表格如何填寫的提示,幫助后進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5)編寫定稿。
(1)初定框架,根據(jù)《汽車零部件測量》教材所包含的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等4個項目,編寫配套的練習冊。
(2)收集篩選資料,根據(jù)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這4個項目收集篩選相關練習資料,收集的范圍包括:《汽車發(fā)動機構造》《汽車底盤構造》兩本教才的相關結構及原理的練習題,因為這兩門課程是在汽車零部件測量之前開設的,學生對于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早已遺忘,需要再次復習;《零件測量與質(zhì)量控制技術》這本書里與工量具結構使用方法的相關習題;AJR發(fā)動機維修手冊里與汽車零部件測量相關的測量注意事項的內(nèi)容也可編制成習題;在教材中關于制動盤及制動片測量、曲軸測量、活塞及活塞環(huán)測量、氣缸體測量等4個項目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也可編制成習題。
(3)拍攝相關圖片資料,包括4個項目的結構原理圖、游標卡尺等工量具結構圖、工量具操作使用注意圖片、測量操作步驟要點圖片等。
(4)確定習題冊編寫的結構及題型,結構方面,要和教材相匹配,每個項目都有配套的習題。關于題型,除了傳統(tǒng)的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解答題、看圖題之外,要突出操作步驟的排序題,以及重要操作點的注意事項要重點體現(xiàn)。
(5)編寫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