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慰慰/湖南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
(1)加強內部交流。基礎教育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學生工作。堅持學院輔導員例會制度,并不定期召開學生工作會議,交流和反饋情況,有效加強了團總支、學工辦與輔導員之間的聯系。例會制度、工作會議有效地共享了集體的智慧與經驗,我院逐步在日常管理、重大突發(fā)事件的處理上不斷積累經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處理工作程序。
(2)加強理論學習?;A教育學院黨總支認真組織全體輔導員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以教育部第43號令為指導,在工作目標、工作任務、業(yè)務學習、自身提高等多個方面做出具體要求。
(3)加強專業(yè)化、職業(yè)化隊伍建設。學院認真落實學?!遁o導員管理辦法(試行)》,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學術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隊伍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崗位明確、職責清晰、處事高效、精誠團結的輔導員工作團隊,與學生干部相結合,更好地完善學生人格培育體系,實現我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學院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和重要思想,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五年制學生中倡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傳播正能量。
(1)著力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新生入學教育是整個大學教育的起點,是新生入學后大學生涯的第一課,起著成才發(fā)展的“導航”作用,同時也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手段。根據學校統一安排,每年開學初都會采取主題講座、學生活動、主題班會、宣傳展板、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教育他們遵守校規(guī)校紀,強化其愛國、成才、愛校、敬業(yè)的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校風學風,實現其由中學生到大學生的順利過渡,為今后的大學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軍訓期間要求輔導員跟班,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
(2)嚴抓學生考風考紀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誠信意識。將誠信教育和考風考紀教育結合起來,發(fā)揮學生干部和團干部的積極作用,開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學工辦組織開展學風建設推進會議,針對我院的實際情況,重點進行反對抄襲作業(yè)、反對考試作弊、誠信求學、誠信求知為主要內容的誠信教育活動,推動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
(3)加強安全教育,切實培養(yǎng)學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識。針對五年制學生年齡小、集體宿舍生活經驗不足的情況,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思想上沒有安全防范意識的特點,加強了這方面的教育。這其中主要包括學生個人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社會信息選擇安全以及生活中的用電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等。開展全員性安全警示教育。以法制安全教育講座為契機,在全院開展法制安全教育主題班會,以基礎教育學院首屆“安全知識競賽”、學生活動的形式全員推進懂法律、知安全的安全教育進程。
(4)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院開設了二級網頁,及時發(fā)布系部的新聞動態(tài),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作為第二課堂的延伸,傳遞正能量。每個班級都建立了qq群,設定了專門的管理員,輔導員充分發(fā)揮班級qq群的作用,為學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臺。將班級活動與學生參加學院和系部活動的新聞及時發(fā)布,對學生提出表揚,激發(fā)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校文化活動。通過舉辦 “定點投籃比賽”“班級籃球賽”“首屆安全知識競賽”“新生演講比賽”“畢業(yè)生座談會”“新老生學習交流會”“團學干部拓展訓練”“教學、學生管理工作學生座談會”等活動。加強學生課外活動的開發(fā),學生活動對于良好學風的形成和素質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學院從日常生活管理到行為養(yǎng)成教育,一步一個腳印地構建特色的校園文化。
(1)以日常工作考核促發(fā)展?;A教育學院通過出臺《基礎教育學院班級量化工作考核辦法》,加強了班級的晨讀、早晚自習、教室衛(wèi)生、寢室內務等日常工作考核,每周進行評比,一個月進行綜合排名并公示。班級量化考核結果的運用,有效地掃除輔導員難以同時兼顧的盲區(qū),促進班級健康、有序發(fā)展。
(2)扎實開展每月技能操行評定工作。根據學院《學生綜合測評辦法(試行)》的要求,基礎教育學院根據五年制學生的特殊情況,對考核辦法中的細則進行具體化。具體化的考核要求,讓五年制學生更加明確努力的方向,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參與活動、勞動的積極性,有效地管控了違紀違規(guī)行為。
(3)獎懲分明,樹立典型。學生管理要獎罰分明,這樣既能鼓勵先進,又能鞭撻后進。學院秉持著“提醒在前、警示在中、處罰在后、教育貫徹始終”的原則,對學生違紀行為進行了及時、公正、程序到位地處理。利用學院“評優(yōu)評先”機會,在五年制學生中樹立一部分學習上進、積極貢獻的學生。獎罰分明幫助學生樹立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本學年,我院沒有發(fā)生一起惡性違紀事件。
我院院著力探索和構建以五年制學生“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的管理路徑。為進一步促進“兩個規(guī)范”落地生根,推進文明校園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規(guī)范學生行為舉止,加強五年制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我院出臺了《基礎教育學院教室文化建設標準》,每個班級統一制作了班級宣傳欄,包含班級目標、班級口號、輔導員寄語。班級宣傳欄凝聚著每位同學與老師對于班級的期望,極大地融和了師生關系,有效地推進班級發(fā)展朝著向上、有序的方向發(fā)展。
(1)建立“學生個人動態(tài)數據庫”。數據庫是跟蹤問效的基礎,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學生學籍登記名單。按年級和自然班統計,保持每學期動態(tài)更新,信息包括注冊、休學、退學、復學、借讀、延遲畢業(yè)等學籍狀態(tài)以及因各種違紀違規(guī)受到的學校各種處分和學院各類通報警告;二是學生重點關注群體名單。內容包括學習成績、心理傾向、學生貧困、學生個性等內容;三是學生去向登記名單。內容包括學生的電話、假期去向、離校日期、返校日期及父母聯系電話等。
(2)執(zhí)行“學生去向登記備案制度”。該制度的中心內容是“三定位”:在校定位、離校定位、活動定位。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根本原則,在充分尊重學生自由活動、不侵犯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以“學生去向的備案登記”為主要內容的一項學生日常管理制度。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學生去向信息登記表,對在校、離校和活動狀態(tài)的學生進行定位,確保動態(tài)變化掌握得住、第一時間聯絡得上、突發(fā)事件處理得快,實現對學生安全活動范圍、安全活動間隙、安全活動狀態(tài)進行立體全面的保護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