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慧英
摘? 要: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能啟發(fā)學生的靈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結合音樂學科的特點,利用問題引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在感知和創(chuàng)作中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在音樂欣賞中主動想象、善于想象。這樣便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音樂素養(yǎng)?;诖耍疚闹饕接懥诵W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想象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TU75????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針對性地采用各種有趣的教學方式,像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辯論式教學法等,只要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均可以拿來嘗試;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不同的教具,通過教具組合變換來演奏出不同的聲音,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聯(lián)系學生生活,激發(fā)音樂興趣
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素質教育要求小學音樂教學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考慮小學音樂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性,創(chuàng)新生活素材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使學生在音樂課堂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以《春雨蒙蒙地下》教學為例,它是一部電影的插曲,利用童聲合唱的方式表現(xiàn)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具有句式對稱整齊、色彩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帶領學生在教學中欣賞、歌頌、模仿、演唱春雨,使學生主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首先,教師可以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并播放音樂《渴望春天》,在觀看春雨的畫面中感受歌曲情緒。接著展示出春種的情境圖,提問學生春雨有哪些作用,我們該用怎樣的情緒表現(xiàn)歌曲,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演唱歌曲,調動學生自主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的積極性。在一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生活與音樂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對音樂教學的喜愛之情[1]。
2利用問題導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只有采用輕松的、有趣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情趣,從而讓他們主動投入到音樂欣賞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開展欣賞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入的方式,使學生積極說出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提高學生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參與意識。
例如,在《快樂的小熊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謎語調動學生的興趣:大眼睛、黑眼圈,圓圓胖胖逗人愛,盤得高、爬得快,竹筍野果當飯菜。學生能快速猜出謎底:熊貓。接著,教師再讓學生初步傾聽音樂,并進行思考:引子部分的主奏樂器是什么?這首音樂表現(xiàn)的是清晨、中午還是傍晚?音樂中有哪些動物的聲音,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場景?之后,教師再次讓學生傾聽音樂,并向學生提問:音樂調子是怎樣的?如何用舞蹈來表現(xiàn)音樂中的情景?以提問引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內容,增強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3豐富音樂資源,提高學生認知
大部分小學生對音樂接觸的不多,缺乏課下自主學習音樂的意識,對小學音樂有效性教學會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認知,使學生在課下主動傾聽和學習音樂,教師需要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拓展音樂教學素材,以此增強小學音樂教學的層次性,保證學生對音樂知識有充分的認識。
例如,在《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挖掘音樂背景,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對京劇的認知。首先,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對京劇的認識,為學生介紹戲曲劇種,引出《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的內容。接著為學生介紹《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是傳統(tǒng)戲劇《鍘美案》中的片段,再介紹相關劇情,了解到本選段是包拯審判陳世美時的一段唱段,使學生對京劇的背景和情緒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京劇與其他音樂的區(qū)別,還能增強學生的京劇鑒賞能力,有利于學生音樂認知水平的提高[2]。
4自主感知音樂,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新課改中提到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想象和創(chuàng)造,這樣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內容,接受良好音樂作品的熏陶。因此,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感知音樂,自由想象,再為學生介紹作品的信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同感,進而在音樂欣賞中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增強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例如,在《吹蘆笙》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音樂《吹蘆笙》,讓學生說說音樂中都表現(xiàn)出了哪些內容,自己對音樂有什么理解。其次,教師再為學生介紹蘆笙的信息,使學生了解到蘆笙是少數(shù)民族常用的單簧氣鳴樂器。每到節(jié)慶集會,人們都要吹蘆笙載歌載舞慶祝。最后,教師再播放蘆笙演奏的《賽馬》音頻,加強學生對蘆笙音色的了解,問學生蘆笙音色像什么、有哪些特點,使學生在之前的認知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之后,教師再次播放《吹蘆笙》,讓學生體會歌曲情緒的變化和節(jié)拍特點,真正感知音樂中的情感,以鍛煉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5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讓學生想象音樂形象
教師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能夠幫助學生解讀音樂中的情感,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形象思維,還能將學生的主觀認知與想象體驗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想象創(chuàng)作中,形成情景交融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親近友好的方式開展欣賞教學,鼓勵學生在音樂中創(chuàng)作。
例如,在《野蜂飛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音樂《野蜂飛舞》,讓學生思考音樂描寫了什么樣的場景。這首音樂運用了哪些樂器演奏,初步了解音樂信息。接著,教師再次讓學生欣賞音樂,想象野蜂飛舞的樣子,想象自己在音樂中看到了什么,帶領學生共同創(chuàng)編野蜂上下飛舞的舞蹈,在創(chuàng)編中激發(fā)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展開想象[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欣賞教學需要讓學生在傾聽和想象中完成教學任務。然而,部分教師為學生展示了過多的音樂要素,影響了學生的想象和判斷,將學生帶入到教師自己創(chuàng)設的音樂情境中,阻礙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音樂需要學生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因此,在欣賞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留出感悟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發(fā)散學生的音樂思維,使他們自主理解音樂內涵,準確把握音樂情感。
參考文獻
[1]? 馬瑩琦.乘著“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試論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北方音樂,2015,35(22):109.
[2]? 沈生基.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新絲路(下旬),2015(09):94
[3]? 林娟娟.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9,(16):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