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素青
摘要:隨著新課改在現(xiàn)代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學生獨立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課題。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應用有助于對學生學習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也能感受到獨立學習思維產生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學中必須采取策略進行思維可視化的應用。據此,本文將主要圍繞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應用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可視化;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049
在高中語文新課改背景下,應更加注重對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思維可視化教學方法的應用,以此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圍繞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應用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接下來將重點介紹幾種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可視化應用的方式方法,以便于日后高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對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思維可視化技術
語文教學中的思維可視化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進行語文教學,旨在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學習內容通過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表達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思維可視化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需要感情投入的學科來說,思維可視化技術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并且,當前隨著高中教學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以及教學要求的不斷升高,高中語文教學思維可視化技術的應用符合高中語文教學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師重點研究的首要課題。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采取思維可視化教學手段進行語文教學。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應用策略
1.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營造教學情境
良好的語文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特定的教學情境設置,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有置身于此的感受,幫助學生領悟到其中的感情。而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教師可以通過現(xiàn)代科技教學手段進行,類似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這樣不僅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還有助于教師充分發(fā)揮思維可視化技術的教學應用。
以高中語文教材內容當中《鴻門宴》一課為例。教師在上這堂課時,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視頻播放,播放的內容就是鴻門宴。讓學生在觀看這個視頻的過程當中感受到劉邦和項羽在宴會上的場景,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鴻門宴上大家各懷心事、緊張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帶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鴻門宴》這篇課文。再以高中語文教材內容當中《蘭亭集序》一課為例,教師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在課前收集蘭亭景色的圖片,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理解作者王羲之為何會為蘭亭周圍的景色所吸引以及蘭亭附近的景色與作者想傳遞的思想感情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營造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對于語文內容的學習。
2.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學習思維,其對于學生日后無論是學習哪種科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作為學生學習思維導向的指南針,適當的給予學生提示,以幫助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去深入理解、深入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內容,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
以高中語文教材內容當中《赤壁賦》一課為例。教師在教授學生這堂課時,可以先向學生展示幾張?zhí)K軾游赤壁遇見琵琶女的名家畫作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進而再播放符合《赤壁賦》一文的琵琶曲給學生欣賞,再由此讓學生思考作者蘇軾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傳達的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和思緒。學生通過琵琶曲以及蘇軾與琵琶女相遇的圖片就可以對此形成自己的理解,教師也在這一過程當中正確的引導了學生的思考方向,以及巧妙的應用可視化教學技術幫助學生對思考問題的深入理解以及和作者蘇軾產生共鳴。由此可見,教師利用思維可視化教學技術進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有助于學生真正領悟語文知識,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幫助學生條理性學習
高中語文的學習內容相對而言比較復雜、內容也很多,尤其是類似文言文這類教學內容,通常會出現(xiàn)知識點混淆的現(xiàn)象。因此,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多了語文知識點之后導致知識點混淆、模糊的現(xiàn)象,教師有必要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幫助學生有條理的學習,讓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有效分類,形成合理的模塊,方便日后對知識點的應用。
以高中語文教材內容當中《燭之武退秦師》一課為例。這篇課文的字詞內容比較多,學生掌握起來信息量相對比較大,因此教師應當對這篇課文的重點字詞以及句式、翻譯等作出合理的思維導圖。首先,思維導圖必須包括《燭之武退秦師》一課當中重點字詞、非重點字詞以及重點句式、非重點句式進行分化,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迅速了解掌握學習內容的重點與非重點的分化。另外,思維導圖還必須包括《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當中講述內容的故事發(fā)展走向,學生可以在看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重點字詞以及箭頭方向慢慢回憶鞏固這篇文章講述的主要內容,以此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點。由此可見,教師要積極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幫助學生理清思緒,有條理的學習語文。思維導圖是一項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知識點的重要方式方法,值得高中語文教師對其進行引用和發(fā)展,能夠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思維能力。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應用是高中語文教學水平和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可視化教學技術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思維可視化教學技術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以及幫助學生更加有條理的學習語文知識點。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采取思維可視化教學技術是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王雪婷.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課外語文,2019(7):128-129.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