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 李春雙 田飛鵬
【關鍵詞】腦梗塞;阿托伐他汀鈣;氯吡格雷;治療效果;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41.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11-01
在臨床腦血管疾病中,腦梗塞屬于常見疾病,其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可由多種因素所致,患者多為老年人,且患者非百年過后,其機體腦部血供不足者,所以會引起大腦局部組織軟化、壞死、缺氧、缺血等,從而對其神經功能造成損傷。對于此類患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對于改善神經功能具有積極作用。目前在治療此類患者時,常用藥物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鈣等,不同的藥物產生的效果存在一定差異。本文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選取腦梗塞患者50例,根據其就診單雙號分組,單號30例為控制組,雙號30例為試驗組,即分析了腦梗塞接受阿托伐他汀鈣與氯吡格雷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現闡述如下:
1.1資料
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選取腦梗塞患者50例,根據其就診單雙號分組,單號30例為控制組,雙號30例為試驗組。統(tǒng)計基礎資料:試驗組年齡值為44-78(61.5±4.9)歲;性別比例男,女為18/12。控制組年齡值為46-79(62.3±5.2)歲;性別比例男,女為17/13。各組基礎資料經臨床統(tǒng)計學檢驗,結果P值>0.05,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試驗,且自愿參與。
1.2方法
采用氯吡格雷(規(guī)格75mg,國藥準字H20123116,產自河南新帥克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治療控制組,即口服,75mg/次,1次/d,治療持續(xù)15d?;诖寺摵习⑼蟹ニ♀}(規(guī)格20mg,國藥準字H20093819,產自北京嘉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治療試驗組,即口服,40mg/次,1次/d,治療持續(xù)15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個組別NIHSS評分(用于評定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值為0-42分,分值越低越好。)變化、總有效率(根據NIHSS減分率評估;減分率90%以上,各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減分率45%以上,各癥狀有所減輕為有效;未達到前兩項要求為無效。)及不良反應。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百分比資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行t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說明存在較高的檢驗價值。
2.1神經功能評分評估
下表1顯示,兩個組別治療后NIHSS評分對比發(fā)現試驗組均優(yōu)于控制組(P<0.05),有統(tǒng)計學價值;但治療前二者差異不顯著(P>0.05)。
注:與控制組相比,*P<0.05。
2.2治療效果評估
下表2顯示,兩個組別治總有效率對比發(fā)現試驗組均優(yōu)于控制組(P<0.05),有統(tǒng)計學價值。
注:與控制組相比,*P<0.05。
2.3不良反應
兩個組別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在臨床高發(fā)疾病中,腦梗塞較為常見,又稱之為腦卒中、腦梗死,該病癥的發(fā)生于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肥胖等關系密切。作為一種突發(fā)性腦部疾病,腦梗塞具有病情發(fā)展快、發(fā)病急等特點,而治療的原則為恢復神經功能,改善病灶區(qū)域血液循環(huán)。在治療此類患者時,常用藥物為氯吡格雷,其可結合血小板表面ADP受體,屬于腺苷二磷酸抑制劑,可抑制糖蛋白受體活化,并發(fā)揮一定的抗血小板功效。同時其可阻斷ADP的釋放,可預防血小板聚集,并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作為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阿托伐他汀鈣可良好的抵抗膽固醇和動脈硬化,其屬于戊二酸單酚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其可對動脈粥樣硬化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通過聯合使用上述兩種藥物,則可回復病灶血液循環(huán),預防血小板聚集,可發(fā)揮協同作用,從而促進患者恢復神經功能。本文的研究中,兩個組別治療后NIHSS評分、總有效率對比發(fā)現試驗組均優(yōu)于控制組(P<0.05),有統(tǒng)計學價值。兩個組別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可見,腦梗塞接受阿托伐他汀鈣與氯吡格雷治療具有顯著優(yōu)勢和價值。
綜上所述,腦梗塞接受阿托伐他汀鈣與氯吡格雷治療的效果確切,可對患者神經功能予以改善,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可靠,值得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