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林
摘 要:西方油畫在幾個世紀的發(fā)展中也經歷了一個長時間的風格演變,西方風景油畫作為西方油畫的組成部分,對與風景油畫的研究也可以通過對西方美術發(fā)展史的研究來推進,從老彼得勃魯蓋爾開創(chuàng)獨立的風景畫開始,風景油畫逐漸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演變。從現實主義的寫實風景到浪漫主義充滿激情與動感的絢麗風景,從印象派的以光與色為表現主體的瞬間風景到后印象派注重表現個人情感的風景,再到二十世紀各種更具個性的風景產生。風景油畫的主題,表現形式和語言風格越來越豐富多樣。
關鍵詞:風景;油畫
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6-00-02
風景油畫作為西方油畫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對風景油畫的發(fā)展進行研究可以從西方美術史的發(fā)展歷程來進行分析。一般意義上來說,風景油畫這個題材是否從油畫中獲得獨立,要看畫面中風景和人物所占的畫幅大小和什么是畫面描繪的主體這兩個方面來判斷的。在美術史上意大利威尼斯畫派的代表人物喬爾喬尼可能是讓風景油畫邁出獨立這一步的第一位畫家,他的《暴風雨》(1505~1508)畫面描繪了在郊外,一位年輕母親在給懷抱中的孩子哺乳,在有一位青年牧羊人平靜地注視著她。他細致地描繪了建筑廢墟的殘垣斷柱,遠處陰沉的天空、雷電和樹,整個畫面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片寧靜祥和、壯麗的田園風光,可以看出風景已經成為畫面的主體,畫中人物占有很少的位置,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幅以風景為主體的繪畫作品?!侗╋L雨》這幅畫雖然不是真實的對景寫生,但是在畫中表現的天空,樹木等是與現實相符的。雖然在他的時代,風景油畫還并沒有完全的變成一個獨立的畫種,但是他有可能是一個為西方繪畫里真正意義上的風景畫創(chuàng)作開辟了道路。而油畫成為一門獨立的繪畫題材最早也就出現在16世紀的北歐。尼德蘭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的出現,他是歐洲獨立風景畫的開創(chuàng)者,同時也是一位畫農民生活題材的天才的畫家。他喜歡以宏大的構圖來描繪尼德蘭美麗的自然風景,他的風景畫是經過認真的觀察和寫實,而不是幻想和拼湊的,他將景色和人物很好地融為一體。[1]
一、西方風景油畫的發(fā)展歷程
風景油畫發(fā)展也同其他西方藝術一樣,也是經歷了從古典主義到寫實主義,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從印象主義到象征主義,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等一系列的歷史演變過程。就其演變過程進行以下概述:
(一)忠于客觀的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這種藝術形態(tài)在整個17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作為主流藝術流行著?,F實主義也可以翻譯為“寫實主義”他們崇尚寫實的畫風,并且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科學表現體系??陀^性和典型性是現實主義藝術的兩大特征。具體就現實主義風景油畫而言有以下特征:在題材的選擇現實生活客觀存在的日常景色;在形式上崇尚科學的觀察和表現方式;在語言上現實主義主張真實、嚴謹、細膩、準確地按照生活本來的樣子去反映客觀生活。19世紀30—40年代法國出現了一個遵從現實主義的風景畫派——巴比松畫派,畫家為了遠離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紛爭,聚集到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森林里的巴比松村,他們主張對景寫生,直接描繪充滿生機的自然景色,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探索繪畫的新傾向,巴比松畫派的代表畫家有柯羅,米勒,盧索等??铝_是19世紀中葉法國著名的抒情風景畫家,在法國現代風景畫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熱愛自然在他的繪畫既有古典主義的典雅靜謐,也有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還有現實主義的自然淳樸,同時他還追求著印象主義提倡的光和色的表現。[2]
(二)注重情感表現的浪漫主義
表現情感的浪漫主義在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這段時間流行于歐洲,浪漫主義在油畫風景表現自然風光時主張從自我的感受出發(fā),運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絢麗的想象、夸張的手法來烘托氛圍、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風景油畫在題材選擇上十分注重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贊美自然;在形式上主張發(fā)揮藝術家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主張表現個性;在藝術語言的使用方面浪漫主義風景油畫不會過分強調素描的表現手段他們也不贊同刻板的造型,而是更加看重光和色的強烈對比。浪漫主義風景油畫多采用對比、夸張、象征等藝術手法,而且常常使用動蕩的構圖、奔放的筆觸,來表現故事情節(jié),塑造藝術形象。例如19世紀上半葉英國最負盛名的風景畫家透納被譽為英國繪畫史上的天才人物。他情感豐富,感知敏銳,富于幻想,充滿浪漫主義氣質。在欣賞透納的風景畫時可以發(fā)現,他不是簡單地忠實于客觀對象來進行的寫生之作,他的作品帶有自身強烈的主觀愿望,是充滿想象和夸張的戲劇性的作品。他不是為了畫風景而畫風景,而是為了表達感情而創(chuàng)作。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壯麗和生機勃勃,還可以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投入的激烈情感。他的代表作有“國會大廈失火”“戰(zhàn)艦歸航”“暴風雪”“蒸汽和速度”等。他用炫目的色彩豪邁的筆觸描繪富有力量感和強烈動感的作品,他畫中我們幾乎看不到明確的輪廓或線條,只有豪放寫意的用筆和迷蒙的色彩,他的風景畫簡直就像中國的大寫意作品。[3]
(三)以光和色為中心的印象主義
同一時期的印象派畫家在受到巴比松畫派和英國風景畫家戶外寫生的啟迪之后,走出畫室面對自然,但他們更多的是研究光與色的關系,但是與巴比松畫派不同,印象派的畫家希望極大程度地讓作品保持室外寫生的生動性,再現對客觀物象的瞬間印象。印象派是一個在西方油畫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印象派以光和色彩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并且建構了一套全新的繪畫語言體系。在對世界的觀察方式上也有新的突破,印象派畫家在作畫時拋棄傳統(tǒng)的色彩觀念而去追求色彩變化造成的視覺感受,客觀再現個人的瞬間印象。而且印象派不重視作品的內容情節(jié),強調繪畫的審美功能。具體來說印象派在題材上主張戶外寫生,盡可能描繪畫者在寫生當下對自然景物的瞬間印象。同時在形式上印象派對客觀物象的外形往往采用色塊,色線,或者色彩點并置的手法來描繪對象,他們往往會忽略對象的形和輪廓,所以也就沒有了強烈的體積感,而更多展示的是一種整體的色彩印象。在語言上,印象派畫家追求的是一種光照條件下的“真實”,因而筆觸與形往往是松散和自由的,整個畫面也充滿生動感和自然感。例如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他把注意力放在光和色的關系研究上,發(fā)現了前人未曾探索過的現象,為了達到最直觀的視覺效果,他的作品都是當場完成。莫奈的研究和實踐引起了觀察方式的一次偉大變革。他的代表作有“日出·印象”“睡蓮”“正午陽光下的盧昂大教堂”等。
(四)注重情感表現的后印象主義
而注重主觀表現的后印象派則是看重藝術家主觀世界的表現,他們認為藝術因當遵從藝術家個人的情感,不需要與客觀物象完全一致,在寫生與創(chuàng)作過程中強調藝術形象應該是不同于客觀物象的,應該用自己主觀情感去改造已存的客觀世界,然后在運用自身凝練的藝術語言將“主觀化了的客觀”表現出來。后印象派產生的許多藝術觀念都對與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流派如立體主義、野獸派、表現主義等等都有很大的影響。而后印象派的三個主要代表人物他們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他們分別是保羅·塞尚、文特森·梵高充滿激情的藝術風格、和象征性語言的高更。
后現代主義中的塞尚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他強調繪畫的純粹性、形體的永恒性和堅實感,他追求的是一種能塑造出鮮明、結實形體與之前傳統(tǒng)繪畫截然不同的繪畫語言。他進行了許多嘗試,發(fā)展到最后他在繪畫時經常對客觀物象進行簡化、概括處理,用黑色的線條勾畫物體的輪廓用這種形式凸顯物象的幾何意味。在這之外,他還經常把物象進行平面化的處理,畫面中減弱了空間關系遠景和近景幾乎處在同一平面上,塞尚的繪畫語言幾乎是直接影響了后面的抽象主義,立體主義等現代藝術流派。梵高的繪畫就極具表現性,他用濃烈的色彩,獨特的筆觸,他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局部的真實,而是表現某種激情,他的畫的形,猶如悠揚的音符,律動的舞蹈,旋轉跳躍。在他的畫面中的色彩與筆觸,表現了他強烈的情感。梵高的表現性語言開創(chuàng)了后面表現主義的先河。而高更通常使用的是一種具有象征性、原始感的繪畫語言來描繪客觀對象,客觀景象同他的內心的幻想水乳交融表現出原始的詩意,在形式語言層面,用主觀化的色彩來簡化形體,在繪畫中大面積的平涂、線條的清晰明確、形體的象征性和裝飾性等等,高更為后面的象征主義象征性的表現語言對有很大影響與啟發(fā)。
(五)個性多元的現代主義
發(fā)展到20世紀末,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尤其是照相機的發(fā)明和攝影技術的成熟,風景油畫的寫實功能愈來愈弱化,所以這個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注重個性表達的現代主義油畫語言,如“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等等,這個時期的風景油畫比起作為對自然的表現,更多的是畫家表達個性的一種手段。比如:野獸派的畫家喜愛用艷麗濃厚的色彩配以粗獷豪放的筆法來創(chuàng)造強烈的畫面效果,他們幾乎是放棄了傳統(tǒng)的透視和明暗關系而使用簡單的設色、平面化的構圖、簡化的造型來表現對象。
二、結束語
綜觀西方風景油畫的發(fā)展,以印象派為界,前一階段多建立在一種科學的觀察和表達自然的基礎之上,再結合現代風景油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解剖學、透視學、光影學等的廣泛運用。后一階段是隨著照相機和攝影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西方風景油畫中的再現客觀現實的因素逐漸弱化,表現性和個性化因素逐漸增強,色彩學、心理學、構成學等也廣泛在風景油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運用。雖然西方油畫一直是以人物畫為主流,但風景油畫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也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
參考文獻:
[1]陳珞珈.外國美術史綱要[M].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06.
[2]張晶.我們擁有的和我們缺少的[D].東北師范大學,2006.
[3]馬藝鳴.西方風景油畫對中國風景油畫的啟示與影響[D].沈陽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