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霞
摘 要:興趣是學生走進數學王國的“敲門磚”,是學生積極展開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保障。學生會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與專注力,進而能夠收獲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相反,如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那么其學習就非常被動,就像是一個人在勉強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結果只會引起消化不良。數學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構建基礎數學知識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運用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創(chuàng)建有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課堂;興趣
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探究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入手來創(chuàng)建有效課堂。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的數學問題情景就像是學生渴望已久的美食,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多個感官,能夠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景。
首先,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景。如“角的初步認識”,關于這節(jié)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促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課堂伊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含有角的物體,促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角、認識角的過程。學生會舉例衣架中的角、黑板上的角、電視屏幕上的角、沙發(fā)中的角……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如“認識時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某一小學生晚上9時睡覺的情景圖片,并促使學生嘗試著描述課件圖片中呈現的時間,以及他們判斷時間的原因。學生先是會被圖片內容所深深吸引,進而就會展開時間的認識與讀取。緊接著,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分別呈現早上7時、8時等時間點大多數學生所做的事情,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展開對幾時幾分的認識與學習。
再次,教師可以運用直觀實物創(chuàng)設情景。如教學“長度單位”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直尺,促使學生嘗試著運用語言描述出直尺中的刻度線和數字,從而促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二、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作探究是新課標中極力提倡的教學方式,其既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促使學生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共同經歷知識的構建過程,還能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與傾聽理解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合作交流。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學習內容中的重難點展開合作交流。如,“認識時間”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正確讀出鐘面上接近整時的時間。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實物鬧鐘,促使學生認真觀察分針的轉動,以及鐘表中的大格和小格,并促使學生在自主觀察的基礎上互相分享他們對時間的認識,進而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數學問題展開合作交流。如一百以內加法應用的問題:二(1)班原先有學生38人,新學期又轉過來14個學生,現在二(1)班一共有多少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要結合題意列出相應的數學算式,即經歷從文字語言中抽象出數學信息的過程。然后小組學生聚在一起,對整個數學問題中涉及的等量關系以及數學計算展開合作交流。小組學生會清晰地講述解題思路以及計算過程,其數學思維以及計算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活動同樣是新課標中極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其能夠促使學生經歷觀察、對比、猜想、實驗驗證以及分析總結的全過程,能夠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活動,進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探究新知方面展開實踐活動。如“長度單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具體的測量活動。課堂教學伊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下,在沒有發(fā)明直尺、沒有統(tǒng)一長度單位時,古人是如何測量數學書的長度和寬度的?學生會展開大膽的猜想與實踐,他們會用手掌來測量、會用細線來測量。當學生做出具體的測量后,教師再將所有學生的測量結果直觀呈現出來。學生會發(fā)現,雖然測量對象都是數學書,但是測量結果卻不一樣。因為學生的手掌長度不一樣,而且有些學生沒有把手掌伸展,這些都會導致測量誤差,進而教師再總結出統(tǒng)一測量工具以及長度單位的重要性。當學生初步建立厘米的概念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運用直尺測量數學教材的長度和寬度(不夠1厘米的按照1厘米計算),從而促使學生具備初步的測量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知識鞏固方面展開實踐活動。如學生學習過時分秒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下記錄他們的一日生活作息表,重要的時間點為起床、吃早飯,上午第一節(jié)課,上午放學,中午飯,下午第一節(jié)課,下午放學,晚飯時間以及睡覺時間。在整個一日生活作息表的創(chuàng)作中,學生需要查看具體的時間,需要多次讀取時間,因而學生就能加強對幾時幾分這一知識點的鞏固。
四、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姿多彩的競賽活動既能夠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競賽活動,進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在表內乘法的理解與記憶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競賽活動,可以是搶答式的,教師隨意說出一個乘法算式:3×5,知道答案的學生迅速說出15。搶答模式下,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其思維會非?;钴S,對乘法口訣的記憶也將更加深刻。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表內乘法背誦競賽。如小組學生1隨意說出一個乘法算式3×3,然后小組學生2就要迅速說出答案9,并再次隨意說出一個不重復的乘法算式:4×4,以此類推,直到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過表內乘法的即興背誦。
其次,在數學口算能力培養(yǎng)方面,教師同樣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競賽活動。教師同樣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其中一個小組學生負責出示口算題目,其他小組學生負責口算答案,然后角色互換,出題的小組變成答題的小組。教師則結合小組學生的正確口算題目個數以及口算時間,做出綜合性的評價。
再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筆算競賽。教師或者是運用多媒體課件,或者是在黑板上出示盡可能多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數學算式,然后學生在練習本上展開計算。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速度的同時注意計算步驟的規(guī)范性。學生要寫清楚題目序號,相應位數上的數字要對齊,規(guī)范書寫每一個數字和筆算符號等。筆算結束后,教師則要結合學生的計算速度以及計算規(guī)范性對其展開綜合性的評價。
五、引導學生注重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非常強,如果學生能夠適時地展開總結歸納,那么就能將零散的知識點加以內化整合,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使學生自主總結每一節(jié)課中的學習與收獲。傳統(tǒng)的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教師一般都會結合板書,將整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生。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自主總結。每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之時,教師都要引導學生思考:我學習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從而充分保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單元內容,展開總結歸納。人教版教材內的單元知識幾乎都是階梯形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前一節(jié)的知識是后一節(jié)知識的基礎,整個單元知識的銜接性非常強。如“10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單元中涉及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減一位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等知識點。那么學習過這一單元的知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筆算加減的注意事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速度以及準確性。
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錯題展開總結反思。小學生的數學練習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有可能是筆算計算時沒有對齊相應的位數,有可能是問題解決過程中沒有理解題意,有可能是讀取時間時出現了差錯,還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錯誤。盡管學生努力想要避免錯誤,但是錯誤依然會如影隨形。出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出現重復性的錯誤。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錯題展開分析總結,發(fā)揮錯題的警醒作用,從而促使學生降低錯誤率。
六、巧設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問題對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合理的數學問題能夠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能夠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展開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設計啟發(fā)性的數學問題。如“長度單位”,在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學生會發(fā)現,雖然測量對象是同一個物體,但是測量結果卻不一樣。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呢?從而促使學生在思考該問題的過程中認識統(tǒng)一測量工具和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因為只有測量工具和單位統(tǒng)一了,測量同一物體時才會得出統(tǒng)一的結果,不同物體的長度才能得到精確比較。
其次,教師要設計開放性的數學問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能夠有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構建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如關于測量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那要如何測量呢?從而促使學生在問題思考中加強對尺子的靈活運用。
再次,教師要設計層次性的數學問題。層次性的數學問題,能夠照顧到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讓數學基礎一般的學生回答簡單的問題,讓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回答有難度的問題,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總而言之,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合作交流,實踐操作,巧設問題以及引導學生展開總結反思等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創(chuàng)建有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莫人鳳.淺談小學數學學習內部動機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7).
[2]張尚玫,王曉紅.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