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科明
摘 要:新課程體制的不斷深入和不斷改革,對小學階段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更精細的要求,眼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難之處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的事物展開想象,再根據(jù)自己的語言文字積累寫出能體現(xiàn)個人情感和態(tài)度的習作。通過學生身邊的人、事、物,提出一些相關的方法,提供一些基本的經(jīng)驗,希望能對各位同仁的作文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運用對策
文學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且賦予生活意義。小學教育階段是培育學生文學愛好的初始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階段,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和生活實際相脫離,使學生的寫作缺乏真實色彩,具有十分嚴重的形式化問題,作文內(nèi)容比較空洞乏味,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此,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應用生活化教學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而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到生活化的學習過程當中[1]。
一、生活化教學的概念和重要性
生活化教學是指將作文教學活動和實際生活情景有效地、積極地結(jié)合,并將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融入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當中,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正確引導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有效觀察生活,學會捕捉生活細節(jié),并運用自身的知識理論和語言表達技巧將所見所聞進行有效的記錄,從而積累自身的寫作素材。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應將教學技巧與生活元素進行有效的融合,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為以后的寫作能力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2]。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一)激發(fā)體驗生活興趣
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而且對新奇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進行充分保護,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能夠從自身的生活實際當中學習知識,并運用課堂學習活動中所掌握的習作技巧,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有效的記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口語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交流。而且這一過程是使學生融入生活,并將生活化的內(nèi)容進行口語表達的一個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對實際生活進行探索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再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提升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3]。
(二)學會從家庭生活中積累習作素材
小學生的主要生活環(huán)境包括學校和家庭,而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學生的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寫作素材,因此家長應對身邊的環(huán)境進行觀察和利用,并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積累素材,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小學生家庭生活中的素材是其開展語文寫作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家庭情景來合理地設計寫作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我的爸爸媽媽》實踐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自己的父母都在做什么,有哪些習慣,以及如何照顧自己等,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學生對父母的觀察和描寫,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使學生的文章內(nèi)容變得更加生動真實,而且具有感染力。
(三)積極參與社會體驗豐富情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的活動和相關的社會活動,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加強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知,增加學生的情感儲備。
如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學校、博物館、文化館等組織的相關活動,使學生可以增長見識,積累寫作素材,并在具體的活動中加強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豐富自身的情感。通過參與社會體驗活動,學生不僅能夠了解我國的文化歷史和名勝古跡,而且還能更好地在與他人互動交流中抒發(fā)自身的情感。
(四)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應用
學生可以在家庭、生活、學校和社會實踐活動當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自身的情感,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將所積累的相關素材內(nèi)容融入具體的寫作學習當中。課堂教學主要根據(jù)教材中對寫作練習的一些基本要求,設想出一些基本的生活化情景,從而引導學生開展基礎的寫作。
例如,以語文教材中描寫人物和景物的課文作為范本,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有效的表達,該方式靈活地運用了生活化教學理念,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提高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在小學時期,教師開展作文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寫作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為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想要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則應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運用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并讓學生通過學校和社會實踐活動積累寫作素材,再通過寫作來掌握具體的技巧,從而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打好文學功底。
參考文獻:
[1]趙五一.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A].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二)[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627-629.
[2]許海燕.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61,64.
[3]吳雪玉.淺議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