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慧
(江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由繁到簡是漢字發(fā)展變化過程中的一種主要傾向,省聲省形即是漢字形體由繁到簡的具體表現(xiàn)。所謂“省聲省形”,就是把某些形聲字的聲旁或形旁的字形省去了一部分。[1](P156)正確揭示未省之原形對科學理解漢字相當重要。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常使用“某省”“從某省”“某省聲”來揭示這種現(xiàn)象,用以補充解釋部分特殊字例,使形義相適。當然,《說文》中的“省”不僅包括形聲字聲符形符的簡省,會意合成字的表意構(gòu)件、形義合成字的象形構(gòu)件均可以省去。如牛部:“牢,閑養(yǎng)牛馬圈也。從牛,冬省,取其四周匝也?!彪`部:“隸,及也。從又從尾省。”《說文》正文揭明的省形之例有89字[2](P32-39),省聲之例則多達295字[3](P159-166)。
許慎在《說文》中所用“古文”至少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特指史籀大篆之前身,二是泛指秦隸以上之諸種文字?!墩f文敘》云: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jīng)、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其后諸侯力政,不統(tǒng)于王?!哉Z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匀∈肤Υ笞?,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許慎認為漢字經(jīng)歷了三次變異:由古文至大篆——文字異形——由大篆至小篆。古文為最古之字體,特指史籀大篆之前身。隸書亦產(chǎn)生于秦,由小篆至隸書是漢字發(fā)展過程中的最大革命,許慎感嘆秦“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惫视址悍Q隸書以上的諸種文字為古文。其所錄“古文”,主要出自孔子壁中書以及張蒼所獻《左氏春秋》。除傳抄致誤者外,這些古文多認為應(yīng)該來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六國文字。[4](P423)不過,《說文》古文在形體結(jié)構(gòu)上盡管與出土的六國文字接近,但書寫體勢卻不完全相同。因為許慎作《說文》時,并未親見古文經(jīng)原本,且古文經(jīng)由于輾轉(zhuǎn)傳抄,形體發(fā)生變異,失去了六國古文的筆勢風格。《說文》古文既不像籀文那么繁復,也不像金文那樣工整,形式比較簡略。
段玉裁對古籀、大篆和小篆之間的承接關(guān)系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云‘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者,言史籀、大篆則古文在其中,大篆既或改古文,小篆復改古文、大篆?!颉普撸槐M省改也。不改者多,則許所列小篆,固皆古文、大篆,其不云‘古文作某’‘籀文作某’者,古籀同于小篆也。其既出小篆,又云‘古文作某’‘籀文作某’者,則所謂‘或頗省改’者也?!盵5](P758)意思很明確,他認為《說文》雖以小篆為質(zhì),“今敘篆文,合以古籀”,但絕大多數(shù)與古籀相同。小篆建于古籀、大篆基礎(chǔ)之上,小篆之“省”,參照古籀、大篆而言,省其繁重,改其怪奇。
“凡言某省者,率因義近而知為省,或據(jù)不省之古籀文而定為省,亦有其字筆畫太多,而率意省之者?!盵9](P387)古文“省”亦如此?!肮盼亩嗍⌒斡寐?,然亦有省聲用形者。如高克尊‘霸’省作‘雨’;吳録周大鼎‘趣馬’,‘趣’省作‘走’是也。”[10](P52)
漢字在發(fā)展過程中,認讀和書寫之間的矛盾常常交織在一起。作為表意體系的漢字,認讀要求趨繁;而作為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則要求書寫趨簡。為書寫便捷,多減省不直接表現(xiàn)造字意圖的次構(gòu)件,如記號或文飾性成分。
1.廿
《說文·十部》:“廿,二十并也。古文省。”此字許書未別出古文之形,只言“古文省”。湯可敬在《說文解字今釋》中將此句解讀為“古文,省”,并釋云“兩個十字合作一字,故言省?!盵11] (P315)
2.卅
《說文·卅部》:“卅,三十并也。古文省?!贝俗滞柏ァ币粯樱磩e出古文之形,只言“古文省”。
3. 斄
4.烏
5.五
1.瑁
2.裘
3.得
4.朢
5.箕
6.寶
7.弟
1.祡
2.蠭
3.席
4.恕
《說文》所言古文“省”,是古文與該字應(yīng)有的造字理據(jù)比較起來簡省了構(gòu)件?;蛘哒f,是相對于正篆或參照字而言結(jié)構(gòu)形式相對簡略。但這并不是說古文一定是從小篆而省,而是從一個字的造字理據(jù)來看,古文的構(gòu)件有所缺失,并不涉及文字的衍變。言“省”或許只是說明古文字形簡單。古文之“省”并不限于形聲字的“省聲”或“省形”,會意合成字的表意構(gòu)件、形義合成字的象形構(gòu)件均可以省去。
《說文》古文“省”是許慎說解古文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許慎系聯(lián)字形說解字義的一種補充,應(yīng)當予以重視。漢字在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其總體趨勢是由繁到簡,但從古文省體情況來看,也存在繁化現(xiàn)象。古文形體簡省,小篆繁化,恰好進一步說明漢字形體的繁簡是相對而言的,在漢字演變過程中,為了表意明確,漢字字形也有繁化的需求和必要。許慎注意到這一情況并加以闡釋,體現(xiàn)了他的文字發(fā)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