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潔 王春靚 周翠翠 梁儀
射血分數(shù)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指左室舒張功能受損,而收縮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此時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顯示射血分數(shù)正常[1-2],但患者心衰癥狀明顯,生存質量及生存壽命受到嚴重影響。
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的主要生理變化是充盈壓升高,臨床上將左心室導管測量左室舒張末壓(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作為評判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金標準”:當LVEDP>16 mmHg時,認為充盈壓升高,產(chǎn)生左室舒張功能不全[3-5]。但導管測壓屬有創(chuàng)性檢測,臨床上難以普及。2016年,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ASE)和歐洲心血管影像協(xié)會(EACVI)發(fā)布了使用超聲心動圖評估左室舒張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的指南[6],但檢查結果易受圖像質量影響。心電圖檢查在臨床使用廣泛且經(jīng)濟實惠,我們希望探尋與LVDD早期診斷相關的心電學指標,對HFpEF進行早期預警、早期干預,以減緩疾病的進展。
本研究將2016年ASE推薦指南作為評判LVDD的“金標準”,同時分析患者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特點,探討二者之間的相關性,以及HRV對LVDD患者的預后評估價值。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就診,且行動態(tài)心電圖及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患者144例,所有入選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5%,NYHA心功能分級均為Ⅰ、Ⅱ級。排除標準:① 年齡<18歲;② 心房顫動;③ 瓣膜性心臟病或心臟手術史;④ 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⑤ 二尖瓣狹窄或嚴重二尖瓣鈣化;⑥ 重度二尖瓣或主動脈反流;⑦ 惡性腫瘤;⑧ 甲狀腺功能減退;⑨ 失訪和圖像質量差者。根據(jù)超聲心動圖對左室舒張功能的判斷標準,將患者分為兩組: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組(LVDD組,76例)和左室舒張功能(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LVDF)正常組(LVDF正常組,68例)。所有入選者都接受了原發(fā)性疾病的規(guī)范化治療。本研究為觀察性研究,相關疾病診斷及治療均無干預。
分別在3、6、9、12、18個月對所有患者進行主要終點事件的隨訪。主要終點事件包括:不良心臟事件和全因死亡。其中,不良心臟事件是指新出現(xiàn)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以及心絞痛、心肌梗死。
采用GE MarS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儀測量下述HRV相關指標:24 h內(nèi)竇性心搏RR間期的標準差(SDNN)、每5 min竇性RR間期的標準差(SDANN)、全程相鄰竇性RR間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程相鄰竇性RR間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數(shù)占總心搏數(shù)的百分比(pNN50),以及高頻(HF)、低頻(LF)、極低頻(VLF)、LF/HF等頻域分析指標。
應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并采用M5S探頭,其頻率約2~4 MHz。利用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獲取收縮期末左房內(nèi)徑(LAD)、舒張期末室間隔厚度(IVSD)、舒張期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D);采用雙平面Simpson法檢測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D)、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TRmax)、二尖瓣舒張期E峰流速(E)、E峰減速時間(DT)、A峰流速(A)和E/A值等相關指標。依據(jù)2016年ASE推薦指南,對左室舒張功能進行分級評估[6]。
通過比較LVDD組的收縮壓與LVDF正常組的收縮壓[(141±17)vs. (123±13) mmHg],發(fā)現(xià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一般臨床資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wo groups
在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方面,與LVDF正常組患者相比,LVDD 組患者表現(xiàn)出高水平的左房容積指數(shù)(LAVI)、二尖瓣舒張期E峰流速與e′的比值(E/e′),及較低水平的舒張早期二尖瓣瓣環(huán)運動速度(e′)、左室流入道血流傳播速度(Vp),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LVEF、E/A值、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TRmax)、E峰減速時間(DT)和A峰持續(xù)時間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續(xù)表2
與LVDF正常組相比,LVDD組SDNN、SDANN、rMSSD明顯降低(P<0.05);pNN50、VLF、LF、HF以及L/H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
將超聲心動圖對LVDF的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對SDNN、SDANN、rMSSD進行受試者工作曲線分析。如圖1所示,SDNN預測LVDD的曲線下面積最大,cut-off值為92 ms。
根據(jù)SDNN的cut-off值,進一步將LVDD組的患者分為低SDNN組(cut-off值<92 ms,40例)和高SDNN組(cut-off值≥92 ms,36例)。將死亡、不良心臟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復流后再梗死)的發(fā)生設為終點事件,繪制生存曲線,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高SDNN組終點事件的發(fā)生率更低。
心電信號在心臟系統(tǒng)中的穩(wěn)定傳遞依賴于良好的心肌功能[7-8],HRV異常與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的不穩(wěn)定性有關。隨著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日益突出,高血壓、冠心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升高,心臟壓力負荷與容量負荷增大,促使心肌細胞凋亡,易引起心肌細胞功能障礙,進而造成左室僵硬度增加,心肌舒張期不完全松弛,緊張度異常,導致左室充盈及順應性功能減退,左室舒張末充盈壓升高,形成左室舒張功能障礙。心電傳遞的基礎心肌功能不全,必然引起HRV異常[3,9-10]。
行左心導管檢查時,左室舒張末壓>16 mmHg即認為舒張功能障礙[11-12],但心導管檢查難以普及。臨床上廣泛使用超聲心動圖評估舒張改變,但易受圖像質量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應用局限性。動態(tài)心電圖有普及易得的優(yōu)勢,且不受患者圖像質量的影響,本研究已證實HRV與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相關,與心肌舒張功能障礙影響心電信號傳遞穩(wěn)定性的機制相吻合。如果能將HRV與超聲心動圖相關指標結合,必將提高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診斷準確率。
圖1 SDNN、SDANN、rMSSD評估左室舒張功能的ROC曲線
圖2 SDNN對主要終點事件的生存曲線
本研究發(fā)現(xiàn),SDNN、SDANN、rMSSD等指標對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診斷敏感性較高;進一步分析其受試者工作曲線,發(fā)現(xiàn)SDNN評估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曲線下面積最大,因此,選取SDNN作為敏感指標,深入探討其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大量研究已證實,HFpEF會導致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升高,并使全因死亡率升高[2,13-16]。經(jīng)過18個月的隨訪,根據(jù)SDNN的cut-off值,將患者分為低SDNN組(cut-off值<92 ms)和高SDNN組(cut-off值≥92 ms)。結果表明:SDNN水平低的患者,不良心臟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發(fā)生率顯著升高。這就證實了SDNN可作為左室舒張功能障礙患者預后評估的敏感指標。
HRV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環(huán)境等因素相關。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年齡層次、性別比例、基礎疾病及用藥情況等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高血壓患者因長期心臟壓力超負荷,心肌細胞成分發(fā)生改變,心肌細胞增大,致使心肌發(fā)生纖維化,導致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構,進一步將影響心室舒張功能,成為形成舒張功能不全的重要疾病之一。這與基線資料所反映出的LVDD組高血壓患者例數(shù)明顯多于LVDF正常組的情況相吻合。由于高血壓造成心室重構,功能正常的心肌細胞被纖維化的細胞取代,心臟代謝及功能受損,導致隨訪中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率升高。
綜上所述,SDNN能較敏感地診斷LVDD,并且具有良好的預后評估價值。SDNN可能是舒張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過程中的關鍵“節(jié)點”;將其與超聲心動圖檢查相結合,對LVDD患者進行更準確的診斷,施以早期干預,能減少不良心臟事件的發(fā)生和提高生存率。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樣本量較小,且為單中心研究,反映舒張功能不全的影響因素不盡全面。后期我們將進一步增加樣本量,并致力于推動多中心聯(lián)合研究。此外,本研究并未使用左室舒張功能不全評價的“金標準”——左心導管檢查來作對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將使用左心導管檢查作為對照標準,進一步驗證HRV對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評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