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紅
摘要:作為一門重要的第二語言教學實踐課,預科閱讀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反映在MHK(三級)上就是閱讀理解部分的得分率在60%左右。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預科閱讀教學和MHK(三級)閱讀試題提出幾點看法。
關(guān)鍵詞:預科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MHK(三級)閱讀試題;考點及技巧
一、引言
“什么是閱讀?閱讀是大腦多種部位的綜合活動,是一個不斷假設(shè)、證實、想象、推理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閱讀是視覺信息和非視覺信息相互作用的活動,也就是文字信息跟讀者的知識水平、文化背景及個人經(jīng)驗相互作用的活動;閱讀是文字解碼、跟語音無關(guān)的活動;閱讀是解碼與編碼的綜合性活動,是積極思考的活動,是讀者跟作者進行交際的過程?!盵1]對預科生來說就是要通過課堂閱讀的學習和課外閱讀的積累來提高知識水平、加深文化背景、豐富個人經(jīng)驗,從而提升個人處理各類文字信息的能力、速度和效率,而MHK(三級)閱讀試題則是檢驗上述成效的一種途徑。
預科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其解決對策以及MHK(三級)閱讀試題的考點和應試技巧將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個別之處會采用筆者任教的伊犁師范大學預科教學部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說明或佐證。
二、對預科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預科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方面
(1)對閱讀課不夠重視,認為其只是副課;(2)“精讀課”化,逐字逐句地講解閱讀材料,讓學生朗讀、用生詞大量造句等。這里所說的“精讀課”指的是集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的綜合性課型,現(xiàn)在也稱其為“綜合課”;(3)過分“精讀”,比較耗時,影響閱讀速度。這里所說的“精讀”指的是閱讀的一種形式,也稱“細讀”,即精確理解材料細節(jié)以獲取特定的信息。
2.學生方面
(1)詞匯量較小;(2)理解力較差;(3)閱讀速度較慢;(4)答題準確率不高;(5)閱讀的目的更多出于取得好成績,而非興趣和自我滿足感;(6)過分依賴,總等著教師發(fā)問,被動回答,而惰于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甚至獨立閱讀。
3.課外閱讀方面
預科生課外閱讀十分欠缺,無論是母語的還是國家通用語的,對于讀什么、怎么讀、去哪里讀都比較被動、茫然和盲目。由于中小學時期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多數(shù)預科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僅限于課堂和教材,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不會制定閱讀計劃,進入大學后去圖書館看書、借書的寥寥無幾。
(二)解決對策
1.合理借鑒
明確預科閱讀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樹立正確的預科閱讀教學理念,因為預科生若能獲得國家通用語閱讀自由,其知識水平將更上一個層次。預科閱讀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語文為中心的閱讀教學,但后者的很多方法值得借鑒,像課外選讀、博讀、寫讀和活讀等,以及在教學方式上由“議讀”替代“講讀”。同時也要致力于提高預科生國家通用語語文基本能力,注重中國優(yōu)秀文化對其的熏染,提升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等。
2.培養(yǎng)視讀能力
教師應在閱讀課堂上通過仔細觀察、耐心引導和反復強調(diào)等幫助預科生改掉諸如誦讀、唇讀、指讀、復視、做幾道題就讀幾遍材料等不當習慣,使其逐漸養(yǎng)成閱讀時適速移動視線的習慣,這樣既能培養(yǎng)其用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的視讀能力,又能切實提高其閱讀速度和效率。
3.不預習,重復習
若提前預習,多數(shù)預科生會出現(xiàn)一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就查詞典或問別人,逐字逐句翻譯,時間把控不嚴格,上課坐等對答案等問題?!爸貜土暋笔侵笇W生每堂課結(jié)束后將自己認為的及教師提出的重難點進行梳理、歸納并認真復習,然后在下堂課的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上堂課的重要知識點以鞏固性問題的形式提出,通過喚醒學生大腦中的有關(guān)記憶加以強化,讓其學有重點并不斷積累,否則就如猴子掰苞米,邊學邊丟,最終一無所獲。
4.加強課外閱讀
對預科生而言,大量的閱讀是增加詞匯量、鞏固語法、增強語感和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徑,加之課堂閱讀教學時間有限,因此課外閱讀必須跟上??筛鶕?jù)自身實際和需求靈活選擇紙媒閱讀與電子閱讀,閱讀途徑也很多元化,如圖書館、書店、電子閱覽室、移動圖書館以及各類優(yōu)質(zhì)自媒體資源,此外,“MHK三級閱讀微輔導手機應用程序的設(shè)計與開發(fā)”(賀燕? 2018)值得期待。
5.選材要恰當
課外閱讀可彌補課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教學資源上的各種局限,成為預科生國家通用語教學的有益補充,輔助其提高MHK(三級)過級率。但在開展課外閱讀初期,教師還是要積極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幫助預科生篩選閱讀材料,并給予推薦,這些材料除了要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還要能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另外,材料選取要循序漸進、因水平而異,先從短小簡單的文章開始,再逐漸增加難度。若一開始就選太難的,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進而引起厭倦情緒。
三、對MHK(三級)閱讀試題的幾點思考
“閱讀是閱讀主體對讀物的認知、理解、吸收和應用的復雜的心智過程,是人們從事學習的最重要的途徑和手段之一?!盵2]MHK(三級)閱讀試題正是通過不同篇幅、不同領(lǐng)域、文體各異的材料考查預科生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層級的能力,具體如:對拼音的識記,對近義詞的辨析,對各類詞匯用法的把握,對文章主旨、篇章結(jié)構(gòu)和修辭手法的分析,對語句、語段和語篇的理解,等等。
(一)MHK(三級)閱讀試題局限
“在測試、評估方面,主張內(nèi)容兼顧知識、能力、態(tài)度、情感等多方面因素,形式采用書面、口頭綜合考查,降低客觀性試題比重,以主觀性試題為主,以強化閱讀評估的人文精神?!盵3]MHK(三級)閱讀的40道試題都是客觀選擇題,雖評分簡單、準確且高效,但考點單一,對國家通用語應用能力的要求較低;雖考查了考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卻忽視了對其語言組織能力的考查。
(二)MHK(三級)閱讀試題考點
我校預科生在2014.11—2018.05的八次國家MHK(三級)成績中,閱讀理解部分的得分率分別為:63.5%、61.8%、57.9%、64%、59.7%、67.7%、60.1%和62.2%,水平介于三乙和三甲之間。可見,其對MHK(三級)閱讀試題的考點和難點掌握得并不理想。
1.答題時間
MHK(三級)閱讀試題共40道,作答時間45分鐘左右。雖問題的數(shù)量固定,題型穩(wěn)定,但閱讀材料的數(shù)量增多,篇幅增長,這些都對考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還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夠合理分配答題時間,逐字死摳過分停留會導致做不完,而過快掃視一知半解又會導致正確率下降。
2.拼音題
側(cè)重對拼音基礎(chǔ)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雖僅有一道題,占閱讀試題總量的2.5%,但考點較多。(1)聲母:①預科生母語中沒有的,如將zhā、chí、shě分別寫成jā、qí、xě;②零聲母,如將yī、wù、yǔ分別寫成ī、ù、ǚ。(2)韻母:①ü,如將jú、qǔ、xù分別寫成jǘ、qǚ、xǜ;②前后鼻韻母,因受新疆土語影響,eng/ing多被預科生處理成前鼻韻母en/in。(3)兒化音,主要是對其拼音的書寫,如將ménr寫成mén ér。(4)多音字,要結(jié)合閱讀材料選擇正確的音項,而預科生常忽視閱讀材料去選擇自己慣用的或較熟悉的音項。(5)聲調(diào):①聲調(diào)標注的位置,如將lóu寫成loú;②第幾聲,這是預科生最頭疼的拼音題考點,但其實近年來純考第幾聲的題越來越少了。
3.詞匯題
在閱讀試題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大,近兩年達30%左右,主要考查考生詞匯量的多少及對其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情況,重點是近義詞、同義詞、關(guān)聯(lián)詞語、義項以及動詞、形容詞、連詞、介詞等,而對這類題的問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文中××處應填寫的詞語是?(2)根據(jù)文意,可以替換“××”的詞語是?(3)文中哪一個“××”的意思與其他三個的不同?(4)以下哪一項能表達文中“××”的意思?
4.閱讀材料題
材料的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教育、體育、醫(yī)療、衛(wèi)生和心理學等眾多領(lǐng)域,材料的文體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問題類型有:(1)對全文的歸納、總結(jié),如“本文的主要意思是?”“本文介紹/談論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這篇文章想告訴我們?”;(2)推理,如“這篇文章可能來源于?”“這是一則?”“從最后一句可知,文章接下來要寫?”;(3)排除,如“下列哪一項與全文內(nèi)容相符/不符?”“關(guān)于×××,下列說法正確/錯誤的是?”“以下說法文中沒提到的是?”“×××的危害不包括?”;(4)賦標題,如“下面哪一項最適合做這段文字的標題?”“請給這段采訪加一個標題”;(5)指代內(nèi)容,如“替代文中畫線部分最好的一項是?”“第二段中的‘其指的是?”;(6)作者的態(tài)度,如“作者對×××持什么態(tài)度?”;(7)細節(jié),如“×××發(fā)生在哪里?”“他第二次×××是哪一年?”等等。
(三)MHK(三級)閱讀應試技巧
在閱讀時不應該僅僅被動地接受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而應該學會用技巧去解決在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預科生普遍反映MHK(三級)閱讀試題作答時間緊張,甚至不夠用,因此掌握一些適用的應試技巧十分必要[4]。
1.帶著問題看材料
先看材料后所提出的若干問題,然后再去閱讀,這樣能對全文主要內(nèi)容有個初步判斷和預測的同時也能使接下來的閱讀更有目標和針對性,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提高了答題準確率。
2.學會取舍
當遇到知識盲區(qū)時,或?qū)Υ鸢釜q疑不定時,或因材料太難太長而太費時時,堅決不“戀戰(zhàn)”,先選好答案并做好標記,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有把握的題上,若時間有富余,再回頭解決并確認。
3.抓住關(guān)鍵字、詞、句
關(guān)聯(lián)詞語,如“由于、為了、而且、然而、于是”等前后所連接的句子往往是出題點。段首、段尾句和篇首、篇尾句要特別留意,可能是文章的主旨句。
4.堅持限時閱讀訓練
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外,限時都十分必要。因為當大家所掌握的知識差不多時,成績差距往往由速度造成。還要堅持訓練,以練代考、以練促學、以練提能,培養(yǎng)學生快速高效地攝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和競爭意識,形成心理定勢。
四、結(jié)語
MHK(三級)閱讀試題除了為預科生課外閱讀材料的選取提供一定的方向和范圍外,還對預科閱讀教學有引領(lǐng)和反撥作用,其不斷變化、發(fā)展、探索和創(chuàng)新勢必會推動預科閱讀教學不斷改革。但預科閱讀教學不能一味順應MHK(三級)閱讀試題的變化,更應尋求自我革新和突破,還要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和中華文化教學并重,不可偏廢。
參考文獻:
[1]盛炎.語言教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235.
[2]王繼坤.現(xiàn)代閱讀學教程[Z].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9:1.
[3]孫亞杰,徐云知.近十年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課程·教材·教法,2003(6):32.
[4]賀燕.MHK三級閱讀微輔導手機應用程序的設(shè)計與開發(fā)[J].語言與翻譯,2018(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