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
摘要: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語文教育的核心目標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閱讀是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積累的一個過程,高效地開展閱讀學習,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感知能力,還能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名著作為人類智慧積累的結(jié)晶,它具有極高的教育性與啟發(f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為此,本文主要就名著導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名著閱讀;小學語文;教學探究
1 基于名著導讀的閱讀教學的意義
1.1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大量閱讀,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更好地認識生字、生詞,學會各種修辭手法。
1.2 有利于學生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
在進行名著閱讀時,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是一個語文知識積累的過程。教師應提高一定的重視,幫助學生更好地擴展自己的思維,學會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更好地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
2 基于名著導讀的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
2.1 合理制定名著導讀規(guī)劃,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自律性較差,即使是高年級的學生也尚未建立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天性好動,注意力不能保持長時間的集中,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過程中,引入名著導讀時應根據(jù)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同時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在選擇名著導讀內(nèi)容時要注意 :一是名著內(nèi)容要具有趣味性,有趣的名著可以更好地與學生興趣相匹配。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發(fā)現(xiàn)名著中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自主尋找文章中他們感興趣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名著內(nèi)容要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古今中外名著作品種類繁多,但是一些經(jīng)典的名著的時代距離我們生活太久遠,并且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太過久遠且文學價值太高的作品不利于與小學生產(chǎn)生共鳴。因此在選擇名著內(nèi)容時要具有時代性,同時內(nèi)容不能太過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開展閱讀計劃時,要考慮到小學生自我管控能力差的特點,要合理安排閱讀任務。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資料向?qū)W生發(fā)布閱讀任務,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閱讀筆記,讓學生自行地進行閱讀內(nèi)容分析,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進行有效整理和記錄。這樣,學生在二次閱讀時,就可以查閱之前所做的閱讀筆記,增強學生的閱讀感悟。
2.2 引導學生進行名著交流,開闊學生的思維
雖然名著作為優(yōu)秀的文化瑰寶,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與精神的熏陶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時代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因此在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qū)γ喿x產(chǎn)生更多新的想法與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在今后語文閱讀學習中的進一步突破,以此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質(zhì)量。在日常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來開闊學生的名著閱讀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在溝通交流中對名著內(nèi)容形成新的感悟與認知,以此逐步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例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選自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片段,為了讓學生能夠?qū)适虑楣?jié)以及故事中的人物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與了解,教師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以后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分享,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想法與理解說一說故事中的這些人物形象是怎樣的?自己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都得到了哪些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與引導,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開闊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可以通過交流溝通搭建一個清晰的閱讀知識體系,充分地感受到文章中鮮明的人物形象,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會大膽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進而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3 開展名著閱讀學習活動,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要想讓學生通過名著閱讀學習得到最大化的閱讀學習收獲,教師在開展名著閱讀教學時,就一定要注重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與文章中的人物進行深度的交流與溝通,快速抓住文章的精髓所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名著閱讀教學內(nèi)容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加快這一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紅樓春趣》這篇課文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中的選段,講述了黛玉、寶玉等人在大觀園放風箏的故事。在這篇名著的學習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故事內(nèi)容,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將自己真實地融入故事情節(jié)中,以幫助學生快速地進行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深入地去了解故事中各個人物的形象特點,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開展這個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名著閱讀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沉淀與洗禮自己的思維和情感,便于學生在接下來的閱讀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見解與認知,進而達到提升學生閱讀學習質(zhì)量的目的。
3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過程中引入名著導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識儲備的積累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文化水平,還可以陶冶人文素養(yǎng)。要想實現(xiàn)名著導讀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價值,就需要教師能夠合理制定名著導讀規(guī)劃和結(jié)合科學的閱讀技巧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分析,這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結(jié)構(gòu)。
參考文獻:
[1]丁興霞.小學語文部編教材名著閱讀教學新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243.
[2]奐文炳.名著閱讀下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