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榮
【摘? ?要】小學教育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吸收教學內容,對小學班級加強管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激勵機制,讓學生在教學中積極配合教師,消除學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筆者將對提高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激勵機制提出幾點可行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激勵機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027-02
【Abstract】The primary education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guide students to better absorb the teaching content,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classes,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teachers can build incentive mechanism in 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let stud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eachers in teaching, eliminate students' resistance to learning, and promote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will propose several feasibl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s in th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class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Incentive mechanism; Strategies
一、給學生建立學習榜樣,發(fā)揮榜樣的作用
教師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接觸時間最長的,尤其是小學教師,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教師有一種心理上的依賴和崇拜,使學生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可以說教師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是喜歡模仿,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給學生建立學習榜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給學生建立行為榜樣,這個榜樣可以是教師自己也可以是班級的學生或者歷史名人。對于小學生來說,當某一角色被教師正向肯定,學生為了獲得教師的認同與夸獎就會有意識地主動向榜樣學習,因此教師要明確和學生表達我們要向這位角色學習,學習他的品質,這樣才能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要學習榜樣的某一項品質。在樹立榜樣時要嚴格控制一段時間內出現的榜樣數量,過多的榜樣在同一時間出現會讓學生不知道該先跟哪位學習,反而到最后就會都不學習,那么即使樹立再多的榜樣也都無用。同時,當有學生無意間恰巧模仿了這個角色,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比如在學生學習了《小英雄雨來》一文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向雨來學習,學習他的勇敢,面對日本敵隊的侵略,雨來如何與敵軍斗智斗勇,將李大叔解救出來。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及時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榜樣,給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設置合適的奮進目標
由于一個班級里學生數量比較多,最少有40名學生,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認知,如何將這些學生的脾性摸清,引導學生對事物產生正確的認知,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教師對這些學生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學習狀態(tài)和模仿能力不同,要分別給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和模仿目標。因為學生中有人學習能力強,給他設置的學習目標太低,學生會覺得沒有挑戰(zhàn)性,進而覺得教師的學習目標不適合自己,覺得太幼稚而打破激勵機制的正常使用;如果教師設置的學習目標過高,則會導致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較差的學生覺得太難,反正無論如何自己都達不到教師設置的目標,努力的意義不大,導致學生輕易放棄,兩種都不適合學生長遠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狀況給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當學生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之后,教師要按原定激勵機制給學生獎勵,讓學生明白自己真正完成目標之后就會有獎勵,刺激學生完成下一個學習目標的信心。在頒發(fā)獎勵時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進行,此時教師應該從正面解釋學生能獲得獎勵的理由。對于那些未能完成目標的學生,教師應該關注其心理狀態(tài),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幫助這些學生分析未能完成目標的原因,同時以一種肯定的態(tài)度去評價這些學生,要表示相信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擺正心態(tài)。同時教師也要給學生設置全班總目標,當全班學生一起完成之后,給全班學生的激勵,營造一個積極的班級氛圍,通過這種氛圍能帶動學生朝著教師設定的目標努力。
三、善用情感激勵,提高學生自信心
良好的情感激勵能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促使學生更愿意和教師一起互動,和同學一起配合完成教師設置的目標,使班級管理健康穩(wěn)定運行。教師在教學中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嚴肅刻板的教學表情以及嚴厲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時刻保持微笑,幫助學生克服在學習中產生的畏難心理,消除學生畏懼心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加以掌握,當學生出現和平時的習慣完全不相符合的動作時,教師應積極和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是否遇到什么困難需要教師幫助一起解決,還是家里發(fā)生什么事情,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
當學生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一起分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以便及時幫助學生糾正自己的學習習慣。俗話說“下坡路易走,上坡路難行”,學生不良學習習慣很容易養(yǎng)成,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痛苦的事情,因此,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當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進步時要第一時間給予學生肯定。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及時對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和表揚,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學習狀態(tài)和模仿能力不同,教師要分別給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和模仿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用情感激勵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完成教師設置的目標,使班級管理健康穩(wěn)定運行,進而促進教師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相西紅,劉潔. 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構建激勵機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