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摘? 要:在當前大力提倡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為徹底打破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束縛,大面積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現就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困惑作出剖析,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教學問題 教學對策 農村數學教學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一)家庭因素。現在農村家庭,很大一部分父母都外出務工,子女多靠爺爺奶奶隔代管教。學生缺乏有效的家庭監(jiān)管、輔導及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導致學生學習數學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課后在家對數學拓展練習不夠,缺少必要的監(jiān)管和輔導,作業(yè)習慣養(yǎng)成差,“在校緊回家松”現象已成為數學教學的最大絆腳石。
(二)教師因素?,F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師普遍缺乏危機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部分教師敬業(yè)精神不夠,認為教好教差一個樣。教師在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時,不能做到深鉆教材,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案,課堂效率不高;課后不能及時反思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以及做好教學反饋工作;課后輔導工作不到位。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學生主體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依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三)學生因素。農村中學普遍存在學生生源基礎差,底子薄;學生學習目標不太明確;學習主動性不夠;學習求知欲不強;學習方法落后,效率不高;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農村學生學習知識較死板,接觸社會實踐的東西少,缺乏對所學知識的有效運用,常常是老師講過的題才會做,遇到一些稍加變化的題就不會做,等待老師講解。課前大部分學生不會主動預習新課內容,課后更不能及時復習與反思?,F在的數學教材注重學生探索、歸納、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農村初中的學生,在這些方面更為缺乏,而教師幾乎不會讓學生多加思考,按部就班地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的數學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以上學生存在的種種問題,大大阻礙了數學教學進程的步伐。
(四)硬件設施因素。以湘鄉(xiāng)農村學校為例,硬件設施嚴重缺乏,在數學課堂中教師使用的教學輔助用具只有一些教學掛圖、自制的教具等,沒有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室缺少音像設備,有限的光盤、磁帶等只能成為擺設,教師即使有好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也無法在課堂上有效地組織和落實,教師的教學還停留在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筆、一張嘴的傳統(tǒng)教學上。農村小學教學硬件的缺乏,教師無法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使得農村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手段十分單一,課堂效率比較低下。
二、解決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困惑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家校聯(lián)系,明確家長的職責,共同教育學生積極學好數學。家庭教育是第二教育課堂,教師應及時有效地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相互了解學生近段時間的數學學習情況,家長在家要起到監(jiān)督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督促學生認真獨立完成家庭作業(yè);教師在做好思想教育的同時,做好雙差生的轉化工作。
(二)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大力提升教師自身業(yè)務教學能力。首先,教師要提高認識,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覽與數學教學有關的教學??拜o導資料,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其次,要充分利用課題研究、各類培訓及校本研修途徑,多參加或聽取教學示范課、觀摩課,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對教學中遇到的困惑進行深入探討,共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第三,教學中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基礎性和應用性,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應做好教學后的反思工作,善于總結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為改進今后的教學提供有力條件和保證。
(三)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學生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而雙差生的興趣培養(yǎng)則顯得更為重要。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學習上的一點點進步,我們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在課堂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多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吸引學生,讓學生從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培養(yǎng)數學能力。從快樂學習的氛圍中逐步化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以達到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的目的。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我們教師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但還要注重有效的學習方法,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認為應做好以下五方面: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及時檢查落實;2.做好課前預習,提高課堂聽課效率;3.扎實加強復習,減少知識遺忘;4.強化習題練習,鞏固知識結構;5.有效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五)做好分層教學及“第二課堂”教學。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應遵循由易入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注意知識點間的縱橫銜接。充分考慮中差生的吸收能力,對于課堂上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我們要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數學問題進行課后個別輔導,有效解決學生在課堂上遺留的問題。特別是針對中差生自覺性不夠,我們應采取積極主動耐心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力爭不落下每一個學生。
(六)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政府以及學校應該積極疏通關系,尋求資金支持,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向民間、社會尋求支持,從而加大資金投入,更新和完善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縮小城鄉(xiāng)差距,而不是浪費時間、精力、金錢執(zhí)著于表面工作。總之,雖然農村初中生源基礎差,教學條件相對較落后,教學資源較缺乏,但只要我們多動腦,針對問題對癥下藥,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逐步改進數學教學中的不足,就能讓農村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參考文獻:
[1]孫正中.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
[2]胡牡玲.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速讀(上旬),2018,000(001):233.
[3]黃朝山.農村初中數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8,000(005):71-72.
[4]趙建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新智慧,2018,000(027):P.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