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茜雯
摘要:“要×不×”是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常用的格式,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新的含義和用法。以結構主義語言學之“三個平面”理論為理論框架,從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層面,對BCC語料庫、CCL語料庫以及微博所收集到的語料進行分析。變量“×”主要為動詞和形容詞,該格式除了表示“不X”“不夠×”的基本語義外,還可表示“不如意”的衍生語義特征,并且在語用上有描述功能、評價功能和強調功能。
關鍵詞:“要×不×” 格式 句法 語義 語用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8-0086-04
“要×不×”是我們在日常交際中常用的格式之一,其中“要”和“不”是固定項,“×”是可變項且前后相同。如:
(1)不管怕誰,那批人要來不來,要走不走,他們到底準備怎么樣?(BCC)
(2)只是隨口一問,你要講不講,隨便你。(BCC)
(3)唉!這種要大不大 、要小不小的傷勢最討厭了。(BCC)
(4)山坳兩邊的山上栽滿了要綠不綠的馬尾松。(微博)
(5)她媽媽總是說:“我們這種人家,要錢沒錢,要權沒權,成分又不好,除了一份熱情,我們還拿得出什么?”(CCL)
(6)那地方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你說你去干嗎呢?(微博)
例(1)、例(2)是動詞進入“要×不×”格式,例(3)、例(4)為形容詞進入“要×不×”格式,例(5)、例(6)是名詞進入“要×不×”格式。名詞的否定詞為“沒”而非“不”,因此當名詞進入“要×不×”格式時,格式則變成了“要N沒N”。本文在此不討論“×”為名詞的情況,僅討論“×”為形容詞和動詞的情況。
一、“要×不×”的句法特征
(一)變量“×”的特征
在“要×不×”這一特定格式中,“×”為相同的詞,本文主要考察“×”為動詞和形容詞的情況,并非所有動詞和形容詞都能進入該格式,該格式對“×”的限制主要體現(xiàn)在“不”與“×”的組合上。
1.“×”為動詞
我們從動詞的語義特征及構成形式入手,對大量的動詞進行考察①。據(jù)觀察,基本上所有動詞都可以與“不”搭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走——不走;去——不去;考慮——不考慮等。我們考察了533個常用動詞,經(jīng)檢驗,能進入“要×不×”格式的動詞主要是表示一般動作義的單音動詞,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1)表示具體動作義的動詞,如“打、說、笑、哭、買、唱、聽、叫、喊、做、來、去”等。
(2)部分表示存在及變化義的動詞,如“死、活、變、長、熟、消失、擴大、開始、停止”等。
(3)部分表示能愿義和性狀義的動詞,如“能、肯、醉、醒、瞎”等。
2.“×”為形容詞
在現(xiàn)代漢語使用規(guī)則中,形容詞在與“不”搭配時,往往會出現(xiàn)“形容詞的肯定式與否定式的不對稱現(xiàn)象”,即部分形容詞可直接與“不”組合,如:大——不大,漂亮——不漂亮。但也有一些形容詞不能與“不”組合,如:碧綠——X不碧綠,無情——×不無情。根據(jù)肖小平(2003)的研究結果,我們對搜集到的語料進行分析并加以驗證,認為能進入“要×不×”格式的形容詞主要是描寫事物狀態(tài)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1)描寫事物色、香、味的形容詞,如“紅、白、黑、香、臭、甜、苦、酸、辣、咸、淡”等。
(2)描寫度量衡的形容詞,如“長、短、高、低、深、淺、輕、重、大、小、遠、近”等。
(3)描寫事物外形的形容詞,如“肥、胖、瘦、圓、方、尖、扁、美、丑、新” 等。
(4)其他,如“暗、亮、稀、稠、密、疏、松、緊、死、活”等。
(二)基式與變式
“要×不×”是最基本的語法形式,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出現(xiàn)一些變式,如:
(7)整個世界背在身上要輕不輕,要重不重,我背不起第二個,因此這輩子只有你一個。(BCC)
(8)綜觀臺灣人的愛情觀,差不多就像那要紅不紅、要綠不綠的丑木棉一樣,想舍舍不得,想要又膽怯,也因此衍生了許多的問題。(BCC)
(9)優(yōu)秀?全瑜冷哼一聲,禹立綱那家伙會優(yōu)秀?那是瑞君在沒看過他在飛機上那副要死不活、萬念俱灰的蠢樣!(BCC)
例(7)為對舉變式“要A不A,要B不B”,其中“A”與“B”為性狀相對的詞,既形成格式內“要A”與“不A”,“要B”與“不B”的對比,也形成兩個格式“要A不A”與“要B不B”之間的對比。“要輕不輕,要重不重”中的“輕”和“重”為詞性相同、性狀相對的詞,形成對舉變式,描述傷勢的程度。
例(8)為列舉變式“要A不A,要B不B,要C不C……”,其中“A”與“B”“C”為性狀相似的詞,對描述對象的不同狀態(tài)進行羅列,不存在兩個格式“要A不A”與“要B不B”之間的對比。“紅”“綠”為性狀相似的詞,均描述事物的顏色,這里形成列舉變式,描述“丑木棉”的顏色狀態(tài)。
例(9)為融合變式“要A不B”,是對舉變式“要A不A,要B不B”的進一步發(fā)展,其中“A”與“B”仍為性狀相對的詞,由兩個“要×不×”格式間的對比融合為一個,更體現(xiàn)語言的經(jīng)濟性原則。“要長不短”是對舉格式“要長不長,要短不短”的融合。
(三)句法功能
“要×不×”的句法功能相當于詞或短語,在句子中可以充當定語、謂語、狀語、補語等句法成分。在我們收集的語料中,還沒有發(fā)現(xiàn)做主語和做賓語的例子。
1.做定語
“要×不×”格式充當定語,通常形容事物的狀態(tài),有時也可形容事物的性質。如:
(10)兜兜轉轉、還是回到原點、畢業(yè)回家……要么繼續(xù)逗留,要么馬上離開,這要走不走的時候,心情怎么那么堵得慌呢。(BCC)
(三)凸顯焦點的強調功能
所謂焦點,即說話者希望聽話者特別關注的部分,是整個句子中最重要的核心信息?!耙敛弧痢备袷綗o論在句中處于何種位置,都有凸顯焦點信息的作用,句中的“要×不×”是句子的焦點信息所在。例如:
(26)你們倆這么多年來,都保持這種要清不清要楚不楚的關系,你難道不累嗎?(微博)
(27)臥室里的燈要滅不滅的,你去把它換了吧。(微博)
例(26)中凸顯的焦點信息不是“你們”,也不是“你”,而是這種“要清不清要楚不楚的關系”;例(27)凸顯的是臥室里“燈”的“要滅不滅”的狀態(tài)。
四、結語
“要×不×”格式是日常用語中的常用格式,格式意義比較精練,含有豐富的句法、語義、語用特征。在句法層面上,能夠進入“要×不×”格式的主要是動詞和形容詞,該格式在句子結構中可以充當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在語義特征上,“要×不×”格式有基本語義特征和衍生語義特征兩種?!翞閯釉~時,基本語義特征強調“不×”;×為形容詞時,基本語義特征強調“不夠×”?!耙敛弧痢备袷降难苌Z義特征則可以概括為“不如意”。在語用功能上,“要×不×”格式有客觀描寫對象的描述功能、表示說話人不滿情緒的評價功能和凸顯焦點的強調功能。
注釋:
①主要參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16),商務印書館;呂叔湘的《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1984);國家漢辦編的《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1992),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林杏光等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動詞大詞典》(1994),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的孟琮等主編的《漢語動詞用法詞典》(1999),商務印書館。
參考文獻:
[1]陳飛鳳.“A不AB不B”格式的語義特征分析[J].語文學刊,2006(20):143-144.
[2]范曉.三個平面的語法觀[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3]賀煒.析“愛V不V”格式的句法語用功能[J].語文學刊,2009(24):11-12+18.
[4]李敏.形容詞與否定副詞“不”組合的語義、句法制約[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1999:2.
[5]湯玲.雙否定讓步構式及其習得探析:以“不V不V也/又要V+M”為例[J].漢語學習,2013(4):92-98.
[6]許德楠.怎樣處理若干形容詞肯定式、否定式的不對稱[J].辭書研究,1982(5):101-107.
[7]肖小平.“要A不A”試析[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75-78.
[8]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責任編輯:趙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