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合
【摘要】中學化學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能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提升學生對化學的探究能力,為學生日后學習化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對枯燥無味的課堂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初三是學生剛接觸化學的階段,而學生所學習的內(nèi)容是基本的化學概念;到了高中后,化學難度加大,這時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再理解和應用尤為重要,故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就歡樂課堂的理念在當前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一系列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歡樂課堂;中學化學;興趣;核心素養(yǎng)
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不斷提高核心素養(yǎng)?;A科學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科目,能夠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初中教學作為高中教學的基礎,是學生落實基本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也是學生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關鍵。高中教學作為初中知識的再學習、再理解,更是學生對核心素養(yǎng)應用的關鍵,對學生綜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基礎科學中,化學在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實驗操作能力方方面上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但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可能會造成學生厭倦學習,或者出現(xiàn)機械學習的情況。其實,“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故而教學方式的改革已經(jīng)不容忽視,傳統(tǒng)的課堂已經(jīng)不再適合當代學生的學習,營造歡樂的課堂氣氛已成了關鍵。
一、歡樂課堂的理念分析
歡樂課堂,是指教師少講,學生多想,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老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習到知識,滿足自己對知識的欲望,同時,教師在教授課堂知識的基礎上拓展課外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課后還能保持探究的興趣,從而在課內(nèi)外都能學習到知識。歡樂課堂的教學理念是教師享教樂教,學生享學樂學,和諧互動、課堂高效,更享獲得感、幸福感。
二、歡樂課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歡樂課堂的理念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探究問題,教師的作用是引導。這樣的教學方式突破了以老師在講,學生在聽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接收知識的效果差、學習興趣低下,造成學生機械學習,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地探究問題。而歡樂課堂作為新的教學理念,其教學方法百花齊放,教學手段靈活多樣,解決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枯燥無味、學生機械接受知識導致的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問題。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只有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才能高效地學習。以往教師在上課時喜歡“滿堂灌”,而學生接受能力有限,造成課堂冗長、教師疲乏。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歡樂課堂講究課堂高效,把知識點進行了有效地整合。歡樂課堂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知識,教師則是做出有效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師生緊密互動,課堂氣氛激情四溢。課堂成為師生合作學習的歡樂海洋,在此之中學生樂于學習,高效學習。
(三)提高教師教學素養(yǎng)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需多樣化。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歡樂課堂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而學生的激情高漲,進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輕松且得到積極反饋,這樣一來,教師也就收獲教學的成就感。教師享教、樂教,才能時刻保持激情,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歡樂課堂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施
(一)塑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根據(jù)歡樂課堂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核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優(yōu)勢之處,教師要在第一時間給予肯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歡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化學。比如,在講解初三化學《氧氣的性質(zhì)》一課時,我們知道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主要是助燃性,生活當中都能接觸到燃燒的過程,但學生很難把可燃物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的現(xiàn)象進行對比。此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教學,或者實驗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究可燃物的燃燒劇烈程度是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如此一來,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氧氣的助燃性和燃燒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的關系。學生還能自主探討其他可燃物的燃燒現(xiàn)象,這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再如,講解高一化學中《金屬材料》一課時中,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合金帶到課堂來展示,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純金屬和合金的區(qū)別,并拓展國防金屬的應用,提高學生的知識層面。懷特海哲學中的教師圖像中提到過,教師之為善誘者,教師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塑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趣味化,使學生樂于學習。
(二)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以往的教學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的主要教學工具只局限于黑板,知識點的講解枯燥無味,學生無法多方面了解知識結(jié)構(gòu)。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很多年輕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知識的多方面結(jié)構(gòu),但并不能完全地多維度展示學科的知識特點。因此,教師應該利用網(wǎng)絡等多媒體條件,認真?zhèn)湔n,采用多種方式多維度展示知識點,讓學生能更加簡單地理解知識,同時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學生才有更大的興趣學習。教師還可以手工制作一些教具,提高教學手段。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倡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學研究,如,對課本知識進行小實驗研究,成功后可拿到課堂上演示,指導學生自己去做實驗,讓學生自主獲得生活中的知識。
(三)按照教學實際效果展開教學反思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遇到我們意料之外的問題。在課堂上解決后,教師應該反思問題的根源及解決辦法的周全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勤于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學過后的小總結(jié),同時也是優(yōu)化教學效率的關鍵。在展開歡樂課堂教學中,只有對教學過程的問題、成效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有效的總結(jié),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層次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高中階段是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再認識,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關鍵。教師需營造輕松歡樂的課堂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耐心引導學生,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成效,進而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滿足感和教師的成就感。
[本文系惠州市2018-2020年度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立項編號:hy2018kt04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林逢祺,洪仁進.教師不可不知的哲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學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