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睿
摘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就家風建設發(fā)表重要講話。新時代開展家風建設有其深刻的理論來源、實踐基礎和時代價值。重視家風建設,有利于營造良好黨風政風民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關鍵詞:新時代 家風 家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D6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7-0221-0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和闡釋了對家庭觀念和家風傳承的重視,強調“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1]。重視家風,注重家教,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建設關乎黨風政風社風的良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家風建設擁有深刻的理論來源和實踐依據(jù),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豐富的時代價值。
一、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理論來源
1.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家訓文化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主要思想源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特征和精髓所在,也是貫穿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基本邏輯和主要范疇。我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高度重視個人修養(yǎng)和家庭、家風建設。從基本邏輯來看,儒家一貫倡導和追求的“以修身為本”“先齊家,后治國”“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美好夙愿,與習近平同志強調的“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2]觀點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在主要范疇方面,中國各個時期的家風傳承,包括新時代家風建設皆以修齊治平為統(tǒng)領,涵蓋個人修養(yǎng)、處世之道、家國情懷、天下共治(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方面面,內容高度契合。其次,我國古代的家訓格言、經(jīng)典家范和家教典故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為新時代家風建設提供了充足的思想資源和理論借鑒。孔子講“仁愛”,曾子曰修身,孟子重名節(jié),四書五經(jīng)、《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等經(jīng)典名著流傳千古,廣為傳頌,成為研究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家訓文化的思想寶庫。叨陪鯉對、孟母三遷、獻之練字、岳母刺字等膾炙人口的精彩典故凝結著祖先們高超的育人智慧,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傳承和效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現(xiàn)在一說話就蹦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小時候記下的”[2]。他常常引用“一勤天下無難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等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格言、訓示來教育兒女親人、廣大青年、領導干部,要求大家勤奮進取、德才兼?zhèn)?、學思兼顧、知行合一。人民日報社出版的《習近平用典》一書,深受廣大干部群眾喜愛。
2.馬克思、恩格斯家庭倫理思想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哲學方法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考察人類道德問題和家庭倫理關系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家庭倫理道德思想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
首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形態(tài)和主要方式。馬克思、恩格斯從人的本質出發(fā),揭示了家庭的本質屬性即社會性,明確了人們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和義務?!兑庵疽庾R形態(tài)》一文指出,“每日都在重復生產自己生命的人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繁殖,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也就是家庭?!盵3]人們履行這種責任或義務,是他們作為社會的人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得以維持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其次,家庭倫理關系會隨著現(xiàn)實社會生活所依存的經(jīng)濟基礎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即在生產力水平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家庭會相應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反之,家庭關系狀況也會對社會發(fā)展發(fā)生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并影響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與變化,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內容,也是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的基本依據(jù)。最后,私有制是產生階級和階級對立的源泉,家庭受所有制關系所支配,只有消滅私有制、實現(xiàn)共產主義,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社會平等。馬克思和燕妮的高貴情感,以及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本身就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倫理思想為新時代家風建設提供了哲學方法論基礎,是其重要的理論支撐。
3.革命前輩優(yōu)秀紅色家風傳統(tǒng)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直接思想來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盵4]毛澤東在家風中倡導“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的三原則。從拒絕妻兄楊開智“安排廳長之類職位”的求情,到不顧諸多領導同志的勸阻,堅決把兒子毛岸英送上朝鮮戰(zhàn)場的壯舉,彰顯了大公無私的家風。周恩來夫婦為親屬留下坦蕩無私、擲地有聲的“十條家規(guī)”。朱德要求子女“接班不接官”,彭德懷對親友奉行“近水樓臺不得月”,李先念堅決“不讓子女經(jīng)商”,陳毅元帥以詩言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滕代遠主張“送子下鄉(xiāng)鍛煉”等。老一輩革命家們在長期艱苦奮斗的實踐中身體力行的紅色家風傳統(tǒng),蘊含著家國情懷、黨性原則、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等高貴品格,彰顯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
二、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實踐依據(jù)
新時代家風建設不是對既有觀點的簡單梳理或單純借用,而有著鮮活的自身經(jīng)歷和充分的實踐體驗,是基于習近平同志個人成長和工作經(jīng)歷,為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和順應時代發(fā)展需要而逐步匯聚的思想感悟、思考結晶。
1.習近平總書記獨特成長環(huán)境和工作經(jīng)歷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實踐源泉
習近平對于家風的重視與感受,與其本人親身的成長環(huán)境和工作經(jīng)歷密不可分。習近平出身于紅色革命家庭,父親習仲勛從小參加革命,出生入死,一生清正廉潔,家風很正,家教很嚴。習近平在寫給父親的家書中說道:“父親的節(jié)儉幾近苛刻。家教的嚴格,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這種教育下,養(yǎng)成勤儉持家習慣的。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盵5]母親齊心也是一位信仰堅定、嚴謹正直、求實上進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據(jù)習近平同志回憶,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為自己買岳飛的小人書,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那時他便將“精忠報國”四個字銘記心間,成為一生追求的目標。而今,母親仍然秉持父親在世時的良好家風,嚴格教育兒女必須生活樸素、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搞特殊化、都要以工作為重。陜北插隊的幾年“知青歲月”,正是習近平同志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察民情、接地氣,學到了農民實事求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梢哉f,紅色基因,艱苦歲月,人民情懷,構筑了習近平同志思想感情的基本底蘊。
2.改革開放以來滋生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社會緣由
改革開放四十年余來,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轉型過程中,逐漸出現(xiàn)了三代同堂家庭解體、家庭觀念淡薄、離婚率攀升、領導干部家族腐敗、留守兒童教育困難、未成年人犯罪率攀升等一系列由于傳統(tǒng)文化和家風傳承缺失而產生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毒害了社會風氣,影響了青年一代的成長,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敗壞了國人的國際形象,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憂慮。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也正面臨著來自各方的風險與挑戰(zhàn),全面從嚴治黨需要警鐘長鳴。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是關系國計民生、國運興衰、關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事。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需要加強法治建設和做出制度安排以外,還需要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努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營造良好家風,涵養(yǎng)良好的黨風政風和民風,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廣泛的思想共識和價值追求,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和風俗習慣,來培養(yǎng)、塑造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
3.新時代我國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是新時代家風建設的現(xiàn)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建設特別是家風建設。2013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同全國婦聯(lián)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講話時首次提出:“要注重發(fā)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這關系到家庭和睦,關系到社會和諧,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盵6]此后,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jié)與北京大學師生交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主持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會議時,多次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2016年年底,中央文明辦評選出了一大批崇德向善、事跡感人、影響廣泛的文明家庭,并召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大會,予以表彰。習近平出席了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此項舉措對于在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良好風尚發(fā)揮了鮮明的導向示范作用。2018年5月15日上午,以“從家出發(fā),擁抱世界”為主題的首屆世界家風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旨在貫徹落實“天下一家”理念,弘揚現(xiàn)代家風,促進社會和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中國和世界的發(fā)展增添正能量。大會為期兩天,國內外參與嘉賓達到近600人,座無虛席,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此外,由中央電視臺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推出的《家風》上下、《家風:傳承》紀錄片、安徽衛(wèi)視《家風中華》、河北衛(wèi)視《中華好家風》等影視節(jié)目正在熱播;以家風為關鍵詞發(fā)表的文章在知網(wǎng)等平臺也大幅增多。這些現(xiàn)象表明,家風建設事業(yè)在新時代全面復蘇和蓬勃發(fā)展,新時代家風建設已經(jīng)深入人心,得到廣泛共識和積極響應。
三、新時代家風建設的時代價值
新時代家風建設具有鮮明的實踐性、人民性、廣泛性特征,是全黨全社會范圍應當廣泛學習的價值共識和基本遵循,其形成和發(fā)展有著深刻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1.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家庭倫理思想和黨的作風建設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家庭倫理思想,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方法論指導,不能簡單直接地解決某一國家、某一時期的家庭和社會風氣建設問題。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就要學會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新時代家風建設,特別是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立足于當代中國國情,著眼于解決黨的建設和社會風氣建設的實際,整風肅紀,正本清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風氣建設理論的新發(fā)展,也為馬克思主義家庭倫理思想和黨的作風建設理論提供鮮活的創(chuàng)新內容。
2.有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家庭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對于國家、社會風氣的凝心鑄魂有著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xiàn)。”[7]所謂“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這個“小家”和睦,社會才會和諧,國家這個“大家”才會富強。重視家風建設,將大大增強價值觀培育實效性,提高親和力,將價值觀念真正落地生根,內化于心。
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家風家教的良莠直接關系社會風氣的形成。當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科技進步,文化多元,互動廣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呈現(xiàn)出許多新的特點?!袄先说狗霾环觥薄拔⑿沤桢X轉不轉”“陌生人打電話接不接”等一系列熱門話題,反映出中國社會正在面臨很嚴重的誠信缺失和信任危機。出現(xiàn)諸多類似現(xiàn)象,是社會治理的短板,更是傳統(tǒng)道德和家風傳承的失范。新時代家風建設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大眾化、接地氣的形式深深塑造著中國人民的精神氣質、文明風尚,對于提升道德素養(yǎng),優(yōu)化社會風氣、維護和諧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行為規(guī)范作用。
4.有利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家風連著黨風政風,貫徹落實新時代家風建設有利于樹立官德,加強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倳洀娬{:“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其危害不可低估?!盵8]黨風廉政建設,黨員干部家庭的廉政風氣十分關鍵。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新時代家風建設揭示了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闡釋了家與國的內在聯(lián)系,科學回答了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時代重視家風建設的內在要求,對于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能動作用。
四、結語
當前,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和與西方國家各方面交往的增加,各種負面思潮風起云涌,嚴重危害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安全,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社會后果。在此情況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領,重視家庭建設,以優(yōu)秀家風為基點,凈化社會生態(tài),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黨風政風民風,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65.
[2]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4]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5]習近平給父親的一封生日賀信[EB/OL].(2015-02-24)[2020-06-0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24/c1001-26591227.html.
[6]習近平同全國婦聯(lián)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講話[N].人民日報,2013-11-01(1).
[7]本書編寫組.做合格共產黨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3.
[8]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