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要重視提高對于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認識,文章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阻礙因素,通過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體育課堂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途徑。在有效的分析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要重視構建更加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團隊精神;培養(yǎng)策略
隨著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體育教學課堂,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科學的制訂更加完善的教學計劃,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學生體育實踐水平。文章通過對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研究,研究了具體的培養(yǎng)方法,在實踐研究過程,教師要充分結合體育教學課堂,加強教學方法研究能力,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學生團隊意識,以更好地為學生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成為個性與共性相互協調統一的整體
就目前中國小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獨生子女已經占到了極大的比例,因此學生出現自私、獨立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如果沒有正確對其進行引導或者教育,對其日后的學習乃至踏入社會崗位都會存在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目前體育教學的推進過程中,為了切實優(yōu)化這一不足,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做好個性和共性的協調統一。而作為一項高度強調團隊協作的課程,體育課程是能夠有效落實這一目標的載體,也是培育團隊精神方法之一。
(二)培養(yǎng)學生融會體育精神的良好實質
需要注意的是,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并非僅僅是一項讓學生放松身心、鍛煉身體素質的課程,包括團隊精神在內的精神教育,也是體育課程重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精神的所在,加強團隊意識的引導。目前小學生的群體就好比一盤沙子,盡管其分散的時候力量有限,但當其團結起來的時候其力量往往比巖石還強。這一點在體育課程中的足球運動、籃球運動等都準確說明,而這也是當下體育課程中最為重要,需要加以落地實施的課程內容之一。
二、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阻礙因素
在針對小學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中不難發(fā)現,學生團結協作的執(zhí)行力度相對較差,部分學生在課程自由活動階段,往往會選擇自己一人獨自玩耍,團隊的項目執(zhí)行力較差。而部分學生則錯誤地認為團隊協作沒有價值和意義,認為個人活動與團隊協作沒有直接的關聯,自己是否參加并不會直接影響結果。而引發(fā)這一錯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如下兩個:目前伴隨中國人均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計劃生育的制約因素下,絕大多數的家庭選擇獨生子女,因此對孩子過分溺愛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使得學生會出現僅以自己為中心的負面問題,存在明顯的不合規(guī)錯誤。另一方面,在新教改的要求下,素質教育已然成為現在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但在一些城鄉(xiāng)學校,舊的教育思想還不能就此鏟除,升學率依舊是學校的生命線的思想依舊存在,導致成績決定一切的錯誤思想,進一步導致了學生在團隊合作能力方面缺少教育,意識淡漠。甚至有家長認為學生只要成績好就行,其他方面都不重要。
三、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的策略
(一)讓學生建立基本的合作意識
在合作上,學生往往會缺乏對其專門的認知,在其過往的學習和實際生活之中,也缺乏了專門對其他學生的合作基礎與經驗。而教師在學生出現此類的問題的時候,需要加以專門的引導與幫助,使得學生具備專門的合作意識。教師可預先使用一類典型需要團隊協作的項目來組織教學工作,以一項運動所出發(fā)在潛移默化間將學生的團隊意識所引導出來,為后續(xù)的持續(xù)教學以及合作工作,奠定扎實基礎。對小學的體育課程而言,能夠適宜展開團隊協作的運動項目非常多,教師要多加選擇,力求幫助學生更好定向鍛煉自己的合作能力。在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意識之前,教師可采用運動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首先明白運動合作的價值以及作用,再與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基礎。從體育課程的本質來分析,諸多的運動項目都需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幫助學生鍛煉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例如,小學田徑中4×100米接力跑就是典型需求合作完成的項目。盡管4×100米的接力跑在觀感上僅僅是四位學生進行100米的賽跑,但接力跑講究體現團隊能力和合作意識,僅僅100米是展示個人的運動能力。需要注重的是,4×100米的接力跑之中,最為核心的一個要點并非是單個運動員的跑步能力,而是隊員之間的交棒,其考查的是不同學生之間的配合與默契,也將直接決定最終的比賽潛力。時常會出現盡管學生的個人能力非常優(yōu)秀,短跑成績相對較為突出,但由于交接棒時候出現失誤的關系,使得其最終成績卻不盡如人意。所以,教師就可以從這個體育運動項目出發(fā),積極幫助學生引導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識,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觀念,使得學生感受到來自團隊協作的價值。
(二)利用團隊訓練激發(fā)合作精神
合作能力的訓練不僅有機械式的體育運動,在體育課程上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組織體育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運動意識。教師要利用好不同的體育團隊運動的項目,將體育課程的氣氛烘托至開放、穩(wěn)定與熱情,使得學生對團隊意識的積極性更強,也為后續(xù)的教學工作奠定更為強大的基礎。部分合作的元素以及精神要領,只有通過落地化的實踐運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認同。因此,教師可以多從具體的運動項目出發(fā),在訓練中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大家領會到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在這種不斷深入的訓練過程中讓學生的運動潛能更好地發(fā)揮,并且強化學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例如,籃球就是典型能夠鍛煉學生合作意識的運動項目之一,通過這個項目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配合,引導其合作意識。在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上,首要任務是要讓學生摒棄“英雄主義”,意識到在籃球這個項目上存在客觀差異。例如在五人為單位的籃球隊中,有一至兩名學生的投籃命中率相對較高,所以在進攻階段要盡可能地把球交付給上述學生進行投籃進攻,而其余的學生則需要做好防守以及創(chuàng)造機會的工作。如果每一位學生都想著展現自己的能力,反而會浪費機會。而不論是傳球還是創(chuàng)造機會,都是切實讓學生表現自己的具體體現,而這也是團隊協作精神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引導學生能夠參與到運動中去,才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合作的能力與意識才能被激發(fā),學生的個人能力也能因此得到提高。
(三)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合作情感
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合作能力的鍛煉需要從多元化的角度加以展開,幫助學生的運動品質不斷加強。所謂的團結合作,就是將每一個個體的能力最大化挖掘出來,良好的團隊合作也能夠幫助學生展現自己的優(yōu)勢以及長處,對學生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學習的自信心建設也是一個良好的體現。而這些感受以及能力的增長,必須要每一位學生具體參與到團隊的項目中去才能切實感受出來。在進行團隊協作意識的培訓過程之中,教師要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一點一滴地通過不同的團隊運動項目來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其逐步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并且自身的潛能也能因此充分調動起來。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比賽的學習過程之中,當學生出現勝負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合理的點評。作為獲勝的一方,教師理應對其進行充分的贊美和肯定,幫助學生收獲更多的成就感,為下一個階段的積極鍛煉與運動奠定基礎,但對表現不好的學生也要予以直接的反饋,如配合并不到位、個人意識過強等,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認同。對于沒有取勝的隊伍而言,教師也要對其表現予以相應的鼓勵與支持,使其能夠更好理解團隊協作的重要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凝聚力。所謂的團隊意識就是要引導學生堅持比賽的每一分鐘,即使落后也不能輕易放棄,力求下一次的表現能夠更好?;隗w育教學來展開對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這不僅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這其實也是在訓練學生的運動精神和運動品格。當學生擰成一股繩時才會有更大的戰(zhàn)斗力,不僅在運動中會有更好的表現,也會真正體現出運動的精神與內涵。
(四)贊美并鼓勵學生發(fā)揚團隊精神
對小學的體育課程而言,團隊協作以及團隊精神并不僅停留在具體的運動項目之中,即使是平時的一個簡單細節(jié),也能充分看到學生身上的團隊協作意識。所以,教師要善于捕捉這樣的小細節(jié),為學生能夠學習團隊意識樹立起良好的榜樣,激發(fā)學生的認同感以及滿足感。結合以往的教育工作來看,小學生其實本質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予以引導,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力,使其能夠更好閃光出自己的優(yōu)勢。所以,教師在體育課程的推進過程之中,也不能只聚焦于學生在田徑場上的表現,尤其是在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和建設過程之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小細節(jié),做好引導以及教育工作。例如,在體育活動和比賽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定碰撞或者受傷的事件發(fā)生,而如果學生在籃球、足球比賽的時候受傷,替補的學生第一時間進行攙扶以及送去醫(yī)務室治療,這也是一種團隊精神的體現。盡管沒有直接在賽場上發(fā)光發(fā)熱,但這種團結友愛的體育精神,也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
四、 結語
總之,為了構建更加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教師要進行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研究,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過程,要深入研究體育教學內容,從而才利于科學的制訂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通過以上分析,從多方面對學生體育團隊精神培養(yǎng)進行了實踐研究,旨在不斷制訂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從而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水平,以更好地為學生體育素養(yǎng)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詹秋華.淺談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如何開展團隊合作學習[J].新教師,2018(1):69-70.
[2]陳江.提高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途徑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123-124.
[3]周棟梁.體育活動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踐行:以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6):189,256.
[4]鐘小蝶.體育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研究[J].中國培訓,2015(8):195.
作者簡介:
鄭蓮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