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張馳
摘 要:高校國防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統(tǒng)一協(xié)調性和優(yōu)勢互補性,高校國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充分發(fā)揮高校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作用,從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筆者從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概念闡述入手,對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析了新時代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最后探究了發(fā)揮國防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策略。高校國防教育不僅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新時代;國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國防教育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等教育和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和教育途徑。國防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增強國防觀念和履行國防義務為目的,以教育為重要手段的一種國家意志的活動。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受教育者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施加影響,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出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正確行為活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高校教育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它對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對國內經濟、政治等發(fā)展動態(tài)有一定的了解,讓學生養(yǎng)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的習慣。大學生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未來,加強對他們的國防教育不僅是新時代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培養(yǎng)他們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手段,對于國家、社會以及大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在網絡、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反華言論,而很多大學生心智并不成熟,很容易被一些反華勢力利用成為他們破壞國家穩(wěn)定的工具。因此,這就要求高校能夠借助于思想政治教學課堂,加強對新時代大學生國防教育,讓他們有居安思危的思想,讓他們始終都能堅定立場,堅守本心。事實上,我們不僅能夠將國防教育當成是完善、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同時還可以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續(xù)充內容,有利于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國防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統(tǒng)一協(xié)調性和優(yōu)勢互補性,兩者既存在一些聯(lián)系,同時也有一定的區(qū)別,側重點有較大的不同,但是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開展的工作,而國防更是保障國家安全穩(wěn)定的基礎,當前很多學生都沒有國防安全意識,不懂得什么是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意識薄弱。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很多學生可能會從事一些具有保密性質的工作,如航空航天、武器研發(fā)等,如果學生信念不夠堅定,或者國防意識薄弱,那么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在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與思想政治教育表現(xiàn)形式不同,國防教育能夠以其“特立獨行”的形式幫助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決心和勇氣。在國防教育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讓他們對當前的國際形式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為祖國發(fā)展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大學生起到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所以,必須提高他們的軍事素質,讓他們在國防教育過程中掌握專業(yè)知識以外的內容,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接受軍訓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永不服輸?shù)木?,使他們能夠繼承中國人民解放軍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使他們在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之間相沖突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勇于奉獻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可以說,缺少國防教育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不完美的,不能有效發(fā)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二、新時代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大學生是國家無可替代的人才資源,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重要保證。當前,雖然從總體上來看,國際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tài),而且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但實質上,在合作日益頻繁的今天,不同國家之間的競爭力度也愈演愈烈。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內學生到國外留學、進修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但是真正回到國內,為祖國建設服務的人數(shù)占比不容樂觀,很多學生都直接留在了國外。他們的這種做法并沒有什么不妥,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精英的選擇使我國人才數(shù)量大大減少,對我國未來發(fā)展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果能夠及時加強對大學生國防教育,并且實現(xiàn)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的目標,那么必然可以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讓他們在面臨選擇時首先以國家利益為重。新時代國防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防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國防意識
國防是國家主權完整、領土完整的重要基礎,也是防止維護國家利益不受外來侵犯的強有力保證。國民能否形成國防意識,對于國家的安全與穩(wěn)定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對于新時代大學生而言,他們不僅承載著推動國家發(fā)展的神圣使命,更承擔著保家衛(wèi)國的歷史使命。只有當學生有強大的國防意識,他們才會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出改變,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
雖然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國防教育仍然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國防意識薄弱。而國防意識的強弱對于國家與民族的興衰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當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重視國防教育的主要原因。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以高校為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國防教育是深化高校教育意義的必然要求。在國防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國防意識,不僅能夠維護國家安全,同時還可以推動民族發(fā)展興盛。
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已經得到了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但是,很多人的憂患意識越來越薄弱,國防意識、國防觀念也日益淡薄。特別是在新時代大學生中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他們當中很多人對我國當前的安全環(huán)境和安全形勢并不了解,甚至對于西方敵對勢力一直對我國“西化”“分化”的圖謀認識不清。對于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極端宗教主義的破壞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必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國防教育,把國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國防教育有利于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培養(yǎng)
只有當一個民族有足夠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才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機遇和發(fā)展條件,從而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而要想完成這個任務,單純地依靠黨和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為之奮斗,這樣才能提高該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全國人民創(chuàng)造更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
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應該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同時提高自己的國防意識。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會講一些有關民族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事跡,希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認識。但是,由于這些歷史距離學生比較遠,他們沒有感同身受的機會,所以不能與教師教學內容產生共鳴。而通過國防教育,學生不僅可以對國際形勢有更全面的認識,同時還能意識到當前加強國防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使每個學生都能為國防建設工作自己的力量。國防教育有利于讓大學生增強自身愛國主義情懷,并且培養(yǎng)自身革命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為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無私奉獻的光榮感以及堅定不移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高尚精神。
通過對近代史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近代中國之所以會遭受外國列強的欺凌,其實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真實寫照。當然,國貧民弱,整個民族就像一盤散沙一樣,除了與經濟落后、政治腐敗等客觀因素有關以外,也與國民沒有形成明確的國防意識有著密切的關系。而我們之所以能夠建設新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華民族思想得到了覺醒,深刻意識到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價值和作用,最終將凝聚力、向心力轉化為新中國成立的推動力。利用國防教育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使學生始終都能夠將民族利益至于首位,也能夠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犧牲個人或局部利益。
(三)國防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中作用的體現(xiàn)
素質教育是對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其任務是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保證他們的身心素質能夠統(tǒng)一協(xié)調的健康發(fā)展。在市場經濟體制影響下,一個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新時代大學生才能具備更高的競爭力,表現(xiàn)出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這就要求高校能夠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業(yè)能力,使他們成為一個個有抱負、有素質、有知識、有紀律的時代新人。
當前高校所開展的國防教育主要采用理論教學與軍事訓練為主。事實上,國防教育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而且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背景下,往往會涉及到信息戰(zhàn)爭,而信息系統(tǒng)知識體系極為龐大,這就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軍事科學屬于綜合型學科,內容極其豐富,囊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等方面的內容,而新時代軍事科學教育的核心內容都是高科技戰(zhàn)爭,教授給學生的知識都是軍事高技術知識,比如微電子、光電子、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等。大學生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不僅可以擴大他們的科技知識體系,讓他們對新時代科技前沿有更全面的認識,同時還可以了解國際形勢,讓學生的心智越來越成熟。
一般的軍事訓練內容都比較大眾化,包括隊列訓練、射擊訓練、體能訓練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強身健體,同時還可以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感受軍人生活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集體觀念,鍛煉健壯的體魄,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并掌握基本的軍事技能。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發(fā)展要求。而國防教育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動素質教育發(fā)展中的不足,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中的作用。
(四)國防教育能夠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新時代大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在當今社會,只有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的國家才能有個更輝煌的未來。由于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學生的責任意識越來越薄弱,每天都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打游戲、睡懶覺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臨近畢業(yè),當他們面臨找工作問題時,看到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都找到了理想工作,而自己則屢屢碰壁時,他們又開始抱怨學校、抱怨父母,卻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學生認清自我,遇到問題時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為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做出努力。國防教育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意識到愛國主義精神在他們人生中所發(fā)揮出的作用。只有一個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大學生才能真正地發(fā)揮出他們的作用。堅定不移地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使自己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是當今社會對新時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國防教育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意義和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
三、發(fā)揮國防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策略
為了能更好地發(fā)揮出國防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推動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我們必須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大局觀、全局觀,其起點比較低,目的也比較單一,不利于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在新時代要求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越來越弱,學生對其認可度也越來越低,在反華勢力日益猖獗的今天,我們必須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舞臺加強對大學生國防教育,讓他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擁護祖國的利益,把國家的利益擺在首位。為了能發(fā)揮出國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對國防教育的宣傳
對于絕大多數(shù)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對國防知識缺乏認識,所以不能意識到國防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那么在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取得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國防教育、國防知識的宣傳。首先,各大高??梢岳霉倬W平臺對國防教育進行宣傳,并且把一些有關國防知識內容上傳到官網,方便學生下載學習;其次,還可以利用宣傳欄、LED滾動大屏幕給學生宣傳這些內容,營造學習國防知識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國防意識,促進國防教育的健康發(fā)展;最后,高校還可以積極開展國防知識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國防知識的興趣,同時也給那些愛好國防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國防教育應該體現(xiàn)在教學的方方面面,讓學生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把自己的發(fā)展與國家未來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為提高國家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而不懈努力。
(二)提高思政教師國防教育的能力
為了能夠實現(xiàn)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的目標,高校應該意識到思政教師的作用,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思政教師國防教育能力。一方面,高??梢詾樗颊處煱才艑I(yè)的國防教育培養(yǎng)培訓活動,讓這些教師能夠接受系統(tǒng)化、全面化的國防教育;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定期邀請國防教育專家為學校師生進行講座,加深師生對國防教育的印象,同時完善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師也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不僅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國防知識,同時還要將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整理成課件、小視頻等,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國防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余靖,宋海南.高校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互滲機制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205-206.
[2]昝金生.高校國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新論[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5(4):129-131.
[3]陳新喜.淺析高校國防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J].企業(yè)導報,2011(19):209.
[4]杜維彥.論國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5(10):70-71.
[5]周廷建.論高校國防教育與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