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教師團隊建設的有效途徑:增強團隊意識,激發(fā)教師的集體榮譽感;健全教研組管理機制,促進教師養(yǎng)成良好的教研習慣;優(yōu)化課堂教學步驟,形成“智慧課堂”;開展各類專題培訓,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團隊建設 團隊意識 管理機制 專題培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3-0074-02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边@說的是團隊的力量。學校的發(fā)展需要團隊的力量,而教研組是學校學科教學的基礎組織,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陣地,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舞臺。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小學科學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由于大部分科學教師缺乏豐富的科學知識儲備、專業(yè)的科學教學技能及熟練的科學實驗操作能力等,學校非常有必要進行科學組教師團隊建設,通過團隊的力量提升科學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下面,筆者論述我??茖W組開展教師團隊建設的途徑。
一、增強團隊意識,激發(fā)教師的集體榮譽感
團隊意識是指整體配合意識,團隊精神能推動團隊運作和發(fā)展。我校大部分科學教師是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年輕教師,在小學,科學學科與語文、數(shù)學、英語學科不同,科學學科教師人數(shù)較少,每位科學教師任課班級多,大多存在跨年級任課的情況。這導致科學組教師團隊意識不夠,為此,我校科學組采取以下方式增強教師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
首先,以誠相待,關心組內教師生活?;ハ嚓P心讓教師彼此常懷感恩之心,科學組教師長期處于一種有愛、溫暖的工作氛圍中,會身心愉悅,并逐漸顯示出關心科學組的主人翁意識,并努力維護科學組集體榮譽,激發(fā)集體榮譽感。
其次,合理分工,人人均衡發(fā)展。教研組內的工作分工力求公平、公正,因為只有分工合理,教師才能相互理解,整個團隊才能得到均衡發(fā)展,教研組才會呈現(xiàn)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再次,相互鼓勵,讓科學組內充滿正能量。我??茖W組倡導相互鼓勵,用熱情感染彼此,互相鼓勵、主動幫助、一起探討,這樣一種正能量的團隊精神漸漸轉化成教師的敬業(yè)精神。
最后,開展活動,增強集體凝聚力。我??茖W組定期開展組內集體活動,讓科學組教師在活動中增進對彼此的了解??茖W組每個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團建活動,期中、期末各一次,團建活動有戶外體育活動、文娛活動等。
二、健全管理機制,促進教師養(yǎng)成良好的教研習慣
孟子曾說:“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苯萄薪M是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加強教學研究、開展教改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效果。優(yōu)秀教研組的形成需要全體組員的共同努力,合理規(guī)范的教研組制度是實現(xiàn)教師合作的關鍵。
首先,我??茖W組每周定時定點開展教研活動,全體科學教師必須按時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不允許遲到早退。其次,每學期初期,科學教研組根據(jù)上級教育部門的指示和學校的工作計劃制訂切實可行的教研活動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開展教研活動。第三,科學教研組組長擔任每次教研活動的組織者,每位成員在每次教研活動中都要簽到,安排教研活動記錄員、教師發(fā)言人,發(fā)言力求有主題、有重點、有目的、有內容,活動過程及時拍照存檔。第四,教研活動結束后,教研組長及時將教研活動簽到表、發(fā)言稿、照片整理好,檢查合格后,將紙質版和電子版材料同時上交到學校。最后,科學教研組組長及時總結經驗,反思得失,以提高教研組活動質量。教研過程中,不允許討論與教學無關的事情。
三、實施課堂教學“五步走”,形成“智慧課堂”
教育家陶行知說:“課堂是知識的圣地,是師生生命歷程的一部分?!敝挥刑岣呓處煹臉I(yè)務水平,探尋適合校情的教學模式,才能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校積極實施課堂教學“五步走”,形成“智慧課堂”。
首先,充分備課。教師除了自行備課,還能積極利用每周的教研時間進行集體備課、交流、討論。教師在集體備課中,把備課過程中的疑惑提出來,注重研讀新教材和科學課程標準,利用多媒體上網查找資料,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備課。
其次,注重開展實驗。實驗教學在科學課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我??茖W組注重學生的動手實驗,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上課前提前準備好實驗材料,并盡可能地改進實驗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自主探索、學習的課堂中。
第三,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在科學課堂中,教師盡可能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學科的魅力。
第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一切創(chuàng)造都來自實踐,一切真知都來源于疑問。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地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際問題。在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思維得到了發(fā)展,創(chuàng)造潛能也得到了開發(fā)。
最后,撰寫教學反思。課后,每位教師要先自行反省課堂上的不足,同時接受其他組內教師的點評。在點評過程中,教師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交流各自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找到解決的辦法。
四、開展各類專題培訓,不斷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為了提高科學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全體科學教師開展各類專題培訓。
(一)開展課標解讀培訓
課程標準為教學指明了方向,為各階段學生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標和能力水平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了引導科學教師更好地解讀課程標準,一方面,科學組要求每位科學教師從網上下載電子版本的科學課程標準,將其打印出來,自行進行課程標準研讀,明確科學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目標、內容等,并將課程標準中的理念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讓教學有充分的理論支撐。另一方面,邀請有經驗的外校骨干教師來校,進行課程標準的梳理和解讀,并要求科學組教師在聽課中輪流進行課標解讀分享,分享發(fā)言要求有發(fā)言稿、課件,并做到脫稿發(fā)言,其他教師進行提問和補充點評,通過這樣的培訓方式,促使科學教師學透課程標準,做到心中有育人目標和教學方向。
(二)開展教材梳理培訓
教材是課程的主要載體,是師生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小學科學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涵蓋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等方面的目標,小學科學教材主要編選了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工程等方面比較直觀、學生有興趣參與學習的內容??茖W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把握將直接影響科學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引導科學教師更好地解讀教材,科學組采取分單元培訓的方法,每冊四個單元,要求每位科學教師在每個學期初都先自行進行教材梳理,盡己所能地分析教材各單元的特點,提出教學建議。在每周一次的教研培訓活動中開展科學教材梳理展示活動,展示發(fā)言時要求脫稿,其他教師認真聽并積極提出個人觀點。進行教材梳理有助于科學教師更深入地理解教材,讓他們在上課時更胸有成竹。
(三)開展科學實驗操作技能培訓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課程,要以探究為核心,而實驗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我??茖W教研組要求每位科學教師在接到授課任務時,先自行研讀、思考教材上的實驗,在整個學期的教研活動中,將實驗操作貫穿于活動始終。比如科學教師要提前一周到實驗室將下周上課的實驗器材準備好,動手做一做實驗,比如酒精燈的使用、小燈泡的點亮、油菜花的觀察等。在每周二的教研活動中,安排不同年級的骨干教師進行實驗操作培訓,并讓年輕教師進行實操訓練,通過這樣互幫互助的實驗培訓,我??茖W教師對實驗操作流程越來越熟悉,更注意實驗操作細節(jié)了,科學實驗做得越來越好,還經常思考如何改進課本實驗、創(chuàng)新教具。
“一個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教研組建設能夠幫助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我校將不斷探尋更有效的教研途徑,讓科學教師人人都能走得更遠。
作者簡介:黃天真(1986— ),女,廣西玉林人,一級教師,南寧市明秀東路小學科研處副主任,南寧市興寧區(qū)教育局教研室科學中心組成員,南寧市興寧區(qū)科學技術協(xié)會委員,研究方向為小學科學教學、教改研究。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