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
摘 要:牛津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模塊——task。筆者認為,在task這個作文模塊的教學中,學生不應(yīng)該只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應(yīng)該是文本的對話者,教師在進行教學設(shè)計時需要思考“范文對學生意味著什么?”,然后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依托范文,延伸范文,甚至創(chuàng)新范文。
關(guān)鍵詞:寫作技能;范文解讀;寫作結(jié)構(gòu)與邏輯;寫作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7-105-2
寫作課是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課型。對于學生整個單元的學習而言,寫作課是一個重要的輸出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單元知識點得到整合和單元主題得到升華的重要課型。譯林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教學活動,其中Task板塊是在學生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以后,整理思路、組織語言、落筆成文的過程(譯林出版社,2013)。許多教師不明白Task板塊的作用,出現(xiàn)了不少誤區(qū)。筆者經(jīng)過自身的實踐、反思和探索,在此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并提出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策略,與廣大讀者探討。
一、寫作課中常見的問題
1.對范文進行過度解讀
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的Task板塊通常由A、B、C三個部分構(gòu)成。A部分通常介紹了緊扣單元主題的寫作背景并提供了寫作中用到的useful expressions等。B部分一般會呈現(xiàn)一個完整或非完整的的范文,需要學生根據(jù)A部分的信息將其補充完整。C部分則是拋出寫作任務(wù)。這就要求學生根據(jù)Task來將范文“補充完整”,然而,很多年輕教師錯誤理解,過度解讀范文,甚至把范文當作Reading來精讀,最后導致學生寫的文章和范文一模一樣。
2.寫作前輸入單一、不足或過剩
有些教師往往會把范文解讀當作為一種輸入,還有的老師會將Task板塊前的某一個課型的導入搬過來,做一個和那個板塊差不多的一個輸入,這樣的輸入沒有將本單元的主題在Task板塊進行升華,沒有訓練學生的總結(jié)能力,也沒有注重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些教師,在輸入環(huán)節(jié)會將本單元各板塊的內(nèi)容全部整合和復習,他們也會在寫作前將寫作中學生會遇到的方方面面都覆蓋到,筆者認為這樣的輸入方式太浪費時間,也會大大擠掉學生后面當堂寫作的時間,這樣的面面俱到的輸入方式,是不必要的,我們需要給學生空間自己去思考,我們需要留白一點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3.寫作技能指導不到位
寫作技能不是一堂兩堂課就能完成的,需要慢慢積累,但是對于三年的初中教學來說,教師必須要明確每個階段、每個學期甚至是每節(jié)寫作課需要培養(yǎng)和鞏固什么寫作技能。這是很多教師不能做到的,有些老師有可能把寫作技能都誤認為是語言點的使用,所以每節(jié)課的寫作技能是不具有系統(tǒng)性的,也沒有聯(lián)系。有些老師有可能覺得到了初三迎接中考才需要培養(yǎng)這些技能,因為初始年級的作文很簡單。但是,寫作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寫作當中不斷訓練,不斷積累的,所以教師需要在每節(jié)寫作課中體現(xiàn)一到兩個寫作技能的指導,這樣有重點的訓練,學生才會得到進步。
4.寫作結(jié)構(gòu)和邏輯性培養(yǎng)的欠缺
寫作結(jié)構(gòu)是每堂寫作課寫前必須明確的一個問題。很多英語老師都能做到,但這只是一個大框架,大框架清楚的文章不一定就是邏輯性強的文章。每段段落它也需要有邏輯性,要有主旨句。句子與句子之間也需要有邏輯性,兩個句子之間需要有過渡的連詞或者過渡的句子。很多老師,在這兩個方面做的是不夠的。
5.寫作后評價不到位
在寫作課堂中,老師能有時間在學生完成寫作后,選取兩到三篇文章和學生共同批改。這樣的課堂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的。但是對學生寫作的評價肯定不能僅僅這樣就算結(jié)束了,筆者認為,不管在課堂上學生已經(jīng)互相批改過還是老師已經(jīng)批改過幾個層次的文章,在這之后,教師必須在課后對全部學生的文章進行批閱、修改和給出個性化的指導。這一點也是有些老師不能做到的。
二、針對寫作課中常見問題的策略
1.適當解讀范文卻不依賴于范文
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Task板塊的寫作有不同的體裁,如:邀請信、推薦信、話題式作文、通知等。所以我們的范文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告訴學生這樣體裁的文章的格式。范文的第二個重要作用是告知學生寫作的結(jié)構(gòu),即分幾段來寫,每段寫什么內(nèi)容。那么第三個作用是通過范文展現(xiàn)一到兩句句型結(jié)構(gòu),讓學生仿照句型造句。所以對于范文的處理,完成這三個步驟即可。對于生詞和詞組的處理不需要復雜化,不需要過多延伸,更不應(yīng)該給學生劃很多語言點讓學生默寫,因為寫作課的課堂目標是寫好一篇文章,并在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
2.寫作前的輸入要恰到好處
寫作前的輸入既要滿足于寫作又要為寫作留有足夠的時間和學生自我發(fā)揮的空間。Task板塊的主題是大單元主題下的一個升華,如果前面的Welcome和Reading等課型是整個單元的輸入,那么Task則是最終的一個輸出。
首先,解讀范文之前,寫作課堂的第一步導入就要輸入很多本單元的話題和知識點并進行歸納總結(jié),輸入一定要足夠,要讓學生有選擇的內(nèi)容可寫,所以輸入一定要滿足于后面的寫作。其次,在輸入的過程中,老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因為這是對之前學習板塊的一個復習和總結(jié),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老師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即可。這樣的話,在這個過程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才會得到鍛煉,學習能力才會提升。最后,筆者認為教師不必要將后面的寫作中的障礙全部為學生掃清,不能把后面的寫作內(nèi)容定得太細太死板,我們需要給學生留點自我發(fā)揮的余地。
3.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能
寫作技能是言語技能的一種形式,在寫作過程中形成,包括構(gòu)思技能、表達技能和修改技能。筆者認為初中生英語寫作技能可以體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一、能多用形容詞、副詞來豐富句子內(nèi)容;二、能將一些自己熟練的句型運用于寫作中;三、能適當使用一些從句來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想法;四、能使用一些過渡句、主旨句、連詞來使文章更加連貫、流暢具有邏輯性;五、能自我修改出一些語法錯誤,字跡清楚端正。
教師需要在每個單元的寫作課堂中,著重對學生其中一到兩個方面技能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結(jié)合單元知識、正確把握學生現(xiàn)有的寫作知識和水平,并且從初一到初三,一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地方式去培養(yǎng)。例如:初一的時候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學生會使用一些形容詞和副詞來豐富句子,同時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連詞,and、but、or、so、also等。初二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始培養(yǎng)學生將自己學過的句型運用于寫作,并且會寫一些簡單的從句。到了初三,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使用一些高級的連詞或詞組,并且會添加過渡句和主旨句使文章深刻且豐富。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結(jié)構(gòu)性和邏輯性
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上,在學生寫作前,教師必須要明確文章的結(jié)構(gòu)。除此之外,段落之間的過渡,語句之間的銜接也非常重要,教師也需要在寫作課堂中給學生一定的指導。段落之間的過渡,可以使用過渡詞和中心句。這一點很多老師都能注意到,但是語句之間的銜接卻是容易忽視的。這個能力其實是非常關(guān)鍵的,因為在我們的中考書面表達中,大部分的文章是半開放型的,給出的中文要點也比較少,這就需要學生去讀懂要點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自己添加句子使得文章更加豐富流暢。
5.寫作后的評價要全面且個性化
寫作后的評價是一個可以讓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的總結(jié)性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上完成了一篇表達其思想體現(xiàn)其語言水平的文章,教師需要通過文章去了解學生思想觀念上的一些誤區(qū)和在語言表達上的一些錯誤,并給出正確的引導和寫作指導。所以學生的文章需要老師在課后一一批閱,并且給出個性化的指導。一定不能用參考的范文去框死學生。那么,怎么體現(xiàn)教師的個性化指導呢,比如:學生有一個很好的觀點,可是他表達不正確或根本不會表達,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指導他怎樣使用自己現(xiàn)有的語言知識去清楚地表達這個觀點。筆者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初中英語寫作指導課過程中,教師始終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成為寫作課的主體,能夠?qū)懗霰磉_自己觀點和思想的文章,并且要讓學生在完成一篇寫作之后,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寫作能力和語言水平得到提升。這樣的寫作課堂才是有效的、可取的。
(作者單位:蘇州市木瀆南行中學,江蘇 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