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霞
(襄城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許昌 461700)
因為患兒年齡較小,呼吸道發(fā)育不成熟繼而增加喘息性支氣管炎發(fā)生率。臨床癥狀為氣道阻塞、喘息、呼吸急促,并發(fā)于季節(jié)交替時期與嬰幼兒時期。臨床常見治療藥物為布地奈德,但單一的治療效果不理想。為此,我院提出布地奈德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的治療方法,得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以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時間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5例。研究組男10例,女15例;年齡5個月~3歲,平均年齡2.5歲。對照組男16例,女9例;年齡4個月~3歲,平均年齡2.5歲。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年齡、性別)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兩組患兒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如:氧療、抗生素、祛痰、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AstraZenecaPty Ltd,10~14Khartoum Road,North Ryde,NSW2113,Australia澳大利亞;批準文號20140475)混懸液1mg添加0.9%生理鹽水4ml。研究組在單一治療方法下給予孟魯司特鈉(四川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370),5歲以下患兒劑量4mg/d,5歲以上患兒劑量5mg/d,睡前口服。持續(xù)用藥90d。隨著患兒病情的減少逐漸減少劑量,停藥后指導治療6個月。治療前后進行常規(guī)檢查。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療效,分為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肺功能恢復)、有效(臨床癥狀消失,肺底可聞及細小濕羅音,實驗室檢查正常,肺功能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變、肺功能無變化);比較兩組患兒肺功能包括:FEV1、PEF;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例數(shù)×100%。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60.00%),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療效
研究組患兒肺功能改善情況高于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兒肺功能改善情況
研究組患兒治療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64.00%),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滿意度
喘息型支氣管炎屬于小兒呼吸道常見疾病,病因為病毒、細菌感染,臨床癥狀為氣促、呼吸急促、氣喘。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患兒出現(xiàn)喘息性支氣管炎應及時就醫(yī),否則加劇病情引發(fā)小兒哮喘,影響患兒成長發(fā)育。臨床治療工作中,治療措施較多,但治療效果差異顯著。常見藥物布地奈德能夠降低組胺與乙酰膽堿引發(fā)的氣道反應性提高,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結(jié)合力較高、抗炎效果理想,抑制起到高反應性,緩解咳嗽與氣喘癥狀[1]。但是單一的治療方法效果不理想,為此,我院提出布地奈德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方法并達到了理想的效果[2]。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60.00%),研究組患兒肺功能改善情況高于對照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治療滿意度(96.00%)高于對照組(64.00%),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孟魯司特具有抑制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白細胞、肥大細胞等參與的炎癥反應,對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體有高度的親和性與選擇性(與其它有藥理學重要意義的氣道受體如類前列腺素、膽堿能和β-腎上腺能受體相比)[3]。該藥物可以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LTC4、LTD4、LTE4與CysLT1受體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生理效應無任何受體激動活性,抑制白三烯D引發(fā)的呼吸氣道收縮與患者體內(nèi)血管通透性增加,改善臨床癥狀。此外,布地奈德屬于新型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對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的親和性,延緩受體時間;提高抗炎性,與肝臟微粒體酶親和力較高,加快代謝,吸入型糖皮質(zhì)激素通過代謝失活,減輕不良反應[4];而且具有水溶性,透過凝膠層在水樣層中濃度高,與黏膜組織結(jié)合多,氣道內(nèi)滯留時間長。因此,聯(lián)合用藥有助于藥效發(fā)揮,達到康復效果,這一點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5]。
綜合分析,聯(lián)合治療喘息性小兒支氣管炎效果良好,改善肺功能,亟待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