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果 果
(修武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焦作 454350)
慢阻肺是以肺功能持續(xù)破壞為主要特征的慢性、消耗性肺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胸悶喘息、慢性咳嗽等癥狀,持續(xù)發(fā)展會對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造成持續(xù)性損害,具有較高的致殘率[1]。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相關(guān)癥狀持續(xù)惡化,易引起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發(fā)癥,加重肺損傷[2]。臨床及時進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診斷,在控制癥狀、體征發(fā)展,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中具有重要價值[3]。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atelet-to-ly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o-lymphocyle ratio,NLP)、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外周血腫用于評價全身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指標,其中CRP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價值最為密切[4]。本研究在慢阻肺患者檢測PLR、NLP、CRP水平,旨在探討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為研究組,另選擇同期于我院體檢的男性健康體檢者100例為對照組。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男100例,年齡63~90歲,平均年齡(73.49±4.76)歲;體重指數(shù)19.2~28.4kg/m2,平均體重指數(shù)(24.29±1.65)kg/m2。對照組男100例,年齡62~89歲,平均年齡(73.42±4.74)歲;體重指數(shù)19.4~28.1kg/m2,平均體重指數(shù)(24.25±1.68)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研究組納入標準:(1)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5]中慢阻肺診斷標準;(2)處于疾病加重期。所有研究對象均精神正常,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結(jié)核病、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締結(jié)組織疾病、炎性疾病者;(2)免疫、凝血等系統(tǒng)功能障礙者;(3)具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
采集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禁食≥8h),3000r/min離心5min,分離血清,采用細胞分析儀測定血小板、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含量,并計算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P),并采用免疫擴散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相關(guān)儀器及試劑盒均由邁瑞南京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根據(jù)說明書操作。
(1)記錄每位研究對象者檢測結(jié)果,采用ROC曲線計算得出陽性判定標準為PLR>145,NLP>4.5,CRP>25mg/L。(2)敏感性=真陽性/(假陰性+真陽性),特異性=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準確性=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shù)。
研究組PLR、NLP、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PLR、NLP、CRP水平比較
NLP、CRP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準確性均高于PLR,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LP和CRP準確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PLR、NLP、CRP在慢阻肺急性加重中的診斷結(jié)果[n(%)]
慢阻肺是一個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呈反復加重性發(fā)展,不僅會損傷氣道及肺組織結(jié)構(gòu)、功能,還會累及心臟、骨骼等其他肺外組織。慢阻肺的治療原則是減少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減輕急性發(fā)作程度、延緩疾病發(fā)作[6。因此,臨床加強慢阻肺急性加重早期診斷在控制疾病發(fā)作、改善患者預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蛋白,在正常情況下血漿中含量極低,機體組織遭受損傷或感染時在血漿中含量急劇上升,從而起到激活補體、增強吞噬細胞吞噬功能等作用,是目前臨床用于炎性反應預測評估的常用指標,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有利于鑒別慢阻肺急性加重與穩(wěn)定期[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PLR、NLP、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LR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81.00%、78.00%、79.50%,NLP為88.00%、87.00%、87.50%,CRP為90.00%、88.00%、89.00%,說明PLR、NLP及CRP水平檢測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且NLP及CRP的診斷準確性更高。倪高順[8]等研究結(jié)果顯示,PLR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敏感性、特異性為83.00%、81.00%,NLP為89.00%和88.00%,CRP為91.00%和89.00%,此結(jié)果與本研究相似。血小板計數(shù)主要反映機體潛在炎性反應,血小板計數(shù)升高可見于炎性介質(zhì)刺激導致的巨核細胞增生,同時,血小板和巨核細胞會與白細胞相作用促使炎性介質(zhì)釋放,故PLB主要反映炎性通路和哪些功能亢進的傳導,是反映機體炎性反應重要指標[9],但在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診斷中缺乏敏感性及特異性。機體發(fā)生炎性反應時,巨噬細胞會產(chǎn)生大量生長因子,進而刺激干細胞,促使血液中嗜中性粒細胞含量增加,淋巴細胞含量降低,所以NLP可作為預測機體炎性反應的炎性指標,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可與CRP相較[10]。同時NLP臨床檢測較為廉價、簡便,具有推廣價值。但單一炎性指標檢測都具有一定局限性,臨床可聯(lián)合多指標水平,以更好的明確診斷。
綜上所述,PLR、NLP及CRP水平檢測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NLP及CRP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更高,可為診斷準確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