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信息技術新課標明確提出,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強調操作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那么,如何讓目標更好地落地,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呢?創(chuàng)客教育思維給了筆者新的啟發(fā),筆者結合自己創(chuàng)客教學經驗,把創(chuàng)客教育的理念引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通過對傳統(tǒng)課堂的升級,讓學生在項目活動中探索與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思考、創(chuàng)作與分享,開展創(chuàng)新性學習。在教學設計中融入創(chuàng)客教育的新理念,既可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 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
融合創(chuàng)客思維,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轫椖炕顒拥脑O計者、指導者。同時,要相信學生,適當放手,推行學講計劃,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內化新知,并將學到的知識講出來,分享給其他同學,這個過程也是對學習內容的回顧和加強。例如,在“數據的計算”教學中,教師利用提前收集好的本班學生的基本信息作為原始素材,讓學生根據教材、教師設計的項目計劃和導學Flash動畫,通過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等途徑解決相應的問題。首先,找出年齡最小的學生,在項目中讓學生了解排序的作用,掌握排序的技巧;然后,讓學生計算平均每天做作業(yè)的時間,學會使用函數并通過生成圖表,對作業(yè)耗時進行分析,分析各科作業(yè)時間長短、學習情況和作業(yè)耗時之間的關系等;最后,讓學生分享自己所用的方法,相互交流討論,并作為小老師,將自己所運用的方法和技能、學習到的知識等講給其他同學聽,相互討論補充。這樣,學生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
在信息技術課堂的項目活動過程中,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較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快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教師不能做甩手掌柜,而應當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并引導他們分辨信息的真?zhèn)巍?/p>
● 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
創(chuàng)客思維與信息技術新課標的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如何快速地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一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流程圖的表示方法、了解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在教學時,筆者結合教學目標設定教學任務為摘蘋果。問題:校園里有一棵蘋果樹,每到秋天樹上就會結出10個蘋果。蘋果成熟的時候,同學們會組隊去摘蘋果。蘋果樹下有一個30厘米高的板凳,當同學們不能直接用手摘到蘋果的時候,就會踩到板凳上去摘。已知10個蘋果到地面的高度,現(xiàn)在把班級的同學分為10人一組,請同學們思考每個組可以選擇的人,怎么可以摘得最多?
如果把該任務放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工作量相對較大。第一步,將學生分組,給每一位學生量身高、填充數據。第二步,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流程圖表示算法,分析算法的正確性。第三步,根據流程圖寫出程序代碼,進行調試。顯然,這樣的教學過程過于冗長,學生的參與程度遠遠不夠,而且也缺少體驗過程。
筆者在實踐教學中融入創(chuàng)客思維,教學過程如下:第一階段,給每個小組一把卷尺、一張空白的表格、導學案以及流程圖等知識卡片,引導學生自己分組,選出組長。各小組獨立分析問題,分階段進行知識分享。在此階段,學生可以分析出,能摘到的多少蘋果由小組組員的身高決定,所以首先要得到組員的身高數據。第二階段,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計算能摘到的蘋果數量,用同學的身高最大值和每個蘋果的高度進行比較即可。本次交流,應引導學生不要忽略板凳的高度。另外,在寫流程圖的時候,摘下蘋果的數量是否加1的條件應該是:蘋果的高度≤小組身高最大值+板凳高度,這里的條件是“≤”而不是“<”。第三階段,根據流程圖寫代碼。學生對Python語法的掌握水平相差較大,在實踐中能感悟更多——協(xié)作學習才是小組任務快速完成的關鍵。創(chuàng)客思維的融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創(chuàng)新帶來的快樂。
● 創(chuàng)新教材內容,關注學生興趣,激發(fā)潛能
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速度很快,教材內容的編排往往跟不上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步伐,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興趣點出發(f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擴展,設計學生喜愛的課程內容,讓學生能輕松快樂地學習。
例如,課本在“揭秘人工智能”一課中,給出的案例及任務,對于高中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于是,筆者結合班級實際,更改教材內容,設計項目化學習,以更好地調動全體學生的興趣。具體教學過程分兩步:第一步,分組,將班級里了解圍棋的學生和對圍棋不夠了解的學生進行組隊。第二步,設置適當難度的任務,團隊之間進行挑戰(zhàn)。這樣,不僅給不懂圍棋的學生一個實踐的機會,還可以讓他們通過分享與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體會圍棋的趣味性與競爭性,在實踐中了解人工智能的強大。
要達到最佳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對教材進行多次開發(fā),不斷優(yōu)化教材,在教學中不要局限于教材的編排順序和活動案例。將創(chuàng)客思維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在技術、科學、數學以及工程學等領域有更多的思考。例如,在“數值計算”教學中,可以利用Python語言強大的函數庫,利用簡潔的語言輕松實現(xiàn)繪制三角函數圖形的小軟件,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的興趣。Numpy模塊是Python中的科學計算包,包含三角函數。Matplotlib模塊是Python中的繪圖庫,可以按照坐標系畫圖,通過三角函數小軟件制作的效果圖足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數學三角函數的本質有了進一步探索的渴望,還提高了對函數圖形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 結語
在新課程教學中將創(chuàng)客思維融入信息技術課堂,不僅能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創(chuàng)客思維不但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過程與方式,還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實踐機會,使得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路漫漫其修遠兮。把創(chuàng)客思維融入信息技術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客實驗室的設備越來越完善,信息技術課堂中更多的活動都可以結合創(chuàng)客實驗來得到完美體現(xiàn)。筆者相信,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合創(chuàng)客教育,不斷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用項目化學習引導學生,能夠實現(xiàn)更多的創(chuàng)新作品,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