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奇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是相對核心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除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且也會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最終讓語文教學的質量的水平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關系入手,著重探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策略,這些教學的策略是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檢驗的,是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也是緩解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由此可以說,情感教育是推進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進程的助力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現(xiàn)如今在教學中應用范圍最廣、效果最明顯的教學方法就是情感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開展的核心是學生的情感的激發(fā),教師首先要對學生有一個整體和全面的認識,進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感引導學生。情感教學這種方式不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汲取更多語文知識,而且也調(diào)動了自身的情感,以情促學,讓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本文便重點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與文中實際應用的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關系
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密切。小學語文是情感教育實施的載體,同時情感教育作用的發(fā)揮讓小學語文課堂的質量得到充分提高。與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同,現(xiàn)在語文教學課堂對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不僅僅局限在課本內(nèi)容和生字生詞的認知上,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對文章主題思想的體會。為了更好的做到這一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這是幫助學生通過情感學習語文最好的方式。實踐研究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的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理解,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果。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情感修養(yǎng)
語文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想在課堂中更好地將情感教育貫徹落實,教師自身需要具備豐富的情感修養(yǎng),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同事交流、參加培訓、自我學習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情感修養(yǎng),認真細致的觀察生活,感受各種情緒,從而將這種真實的感情進行轉化,合理運用到課堂中去,這種真實的情感才能真正有效的帶動學生的思緒,進而感染學生。另外,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的態(tài)度盡可能耐心,語氣要可親,語文本來就是傳遞感情的科目,如果教師太多嚴肅會讓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同時,教師也要在課下與學生多多溝通,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學生在教師長時間熱情、親切的情緒感染下,勢必也會變得更好。
(二)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深入挖掘
小學教材中的文章內(nèi)容,是結合小學生身心特點上精心選定的,因此教材內(nèi)容比較容易被理解,但是不同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多種多樣,因此,為了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有效果,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深入的挖掘,進而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比如說《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這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除了文中的生字、生詞需要學生掌握,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理解,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能夠從文字中體會到小女孩的無助,心生痛惜。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為其配以合適的背景音樂,更能渲染學生的情緒,進而體會文章含義。
(三)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情感教育與創(chuàng)設情境向結合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將兩者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達到1+1>2的效果。情境式教學符合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改變以往教學的刻板印象。比如說,在學習《頤和園》這節(jié)內(nèi)容的時候,因為文章的內(nèi)容大部分是對頤和園景色的描述,學生但從文字方面理解存在較大的困難,而且對文章的學習也不透徹,此時,教師便可以借助情境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以視頻、圖片、動畫等方式為學生展示文中介紹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能夠對文章內(nèi)容記憶更加深刻,也更快理解。
(四)教學要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大部分來源于生活實踐,因此,學習語文課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是不可分割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在細微之處體驗生活的美好,這對語文教學來講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小學教材中,存在許多與親情相關的課文,這類課文內(nèi)容是激發(fā)感受親情的最好催化劑,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課文中學到正向的親情觀念。教師在講解親情類的文章的時候,需要融入親情的主題教育,引導學生能夠從生活小事中體會到父母的對自己的愛,讓學生對親情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刻的理解,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提問,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親情的存在和魅力。另外,教師還需為學生布置課外任務,任務的主體圍繞著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這樣便能從課堂內(nèi)和課堂外兩方面加深學生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促進情感教育的實施。
三、結語
素質教育實施以來,教育教學便有了很大的改變,小學語文教學緊跟教育形式的發(fā)展,進行了較大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當前,為了符合當代小學生培養(yǎng)的要求,為其健全性格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對情感教育越來越重視。在這種狀態(tài)下,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從實際出發(fā),積極改變和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的理念,從小學語文教育大綱的要求入手,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完成情感教育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尋求更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這樣教師在與學生不斷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拉近雙方的距離,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和諧,也會讓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從小的方面講,情感教育會讓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從大的方面講,情感教育能夠間接推動素質教育進行,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帶來較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趙天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學周刊,2020,(05):24.
[2]吳非.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71-172.
[3]吳鳳琴.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