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孝都幼兒園 胡清麗
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包含的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豐富及多元,對教師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為了避免出現方向上的偏差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遺漏,在開展種植教學活動之前,幼兒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關注前期的恰當引導以及科學認知的應用,積極將科學可行的教學內容滲透種植活動中,充分彰顯前期準備工作的教學作用以及價值。比如在種植各類綠葉蔬菜時,為了讓幼兒對綠葉蔬菜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有一個宏觀直接的理解,教師可以某一次午餐時間為切入點,讓幼兒在吃青菜的過程中主動感知,問幼兒今天吃的是什么綠葉青菜呀?大家知道這些青菜叫什么名字嗎?有的幼兒可以立刻回答出來,而有的幼兒則吞吞吐吐,教師就可以繼續(xù)問幼兒,大家知道這些綠葉青菜是怎么長出來的嗎?有的幼兒會說綠葉青菜都是從土里長出來的,但是大部分幼兒無法回答教師的問題。
其實幼兒的人生閱歷不足,不知道青菜是從哪里長出來的以及具體的名字非常正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有效利用,播放與綠葉蔬菜種植以及生長過程相關的視頻小短片,讓幼兒在自主觀看的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種校園內部的種植活動,鼓勵幼兒在身臨其境進行感知的過程中了解整個綠葉青菜的生長全過程,進而有一個良好的心理預期。需要注意的是,整個綠葉青菜的生長過程比較漫長,幼兒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讓幼兒能夠了解青菜發(fā)育的不同階段以及所需掌握的種植技巧。通過這種形式降低幼兒的理解難度,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保證幼兒能夠有一個心理預期和心理準備,進而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有極大的耐心和熱情與教師互動。
作為課外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植活動對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意義重大,在落實種植活動時,教師需要著眼生態(tài)教育活動開展的實施條件,以提高幼兒的實踐技能為依據,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思想觀念,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價值,保障幼兒能夠積極完成不同的種植過程。比如在種植各類糧食作物、花草以及樹木時,大部分的種植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澆水、施肥、除草、采摘,教師可以抓住這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參與到不同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中,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種植任務以及種植目標。
另外,整個參與流程比較復雜,有一部分幼兒可能會出現消極應對的情緒,幼兒教師則需結合幼兒的動手參與情況以及積極性,傾聽幼兒的真實想法,理解幼兒的不良情緒并給予幼兒針對性的輔導以及幫助,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種植場景,給予幼兒更多的耐心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幼兒的主體價值,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
在開展種植活動教育實踐之前,教師需要注重目標的有效設置,明確不同目標,分析主體任務目標與子目標之間的相關性,著眼總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此更好地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小組成員的具體身份,鼓勵小組成員進行主動分工以及合作,關注種植活動包含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對于播種青菜來說,前期的土壤培育最為關鍵,另外還需要除雜草以及澆水。
其次,不同階段的種植任務有所區(qū)別,教師需要堅持站在幼兒的角度關注子目標及任務的設置,靈活調整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目標,鼓勵幼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各種小組合作活動,在小組成員內部合作分工的過程中意識到不足,主動表達心聲,提升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最后,教師需要鼓勵小組成員積極互動,關注對小組成員的合理評價,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最終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在對他人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主動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做法和經驗,從而積累豐富的種植經驗,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發(fā)展。
種植活動的開展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意義重大,幼兒園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關注細節(jié)要素的分析與解讀,著眼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軌跡,提升幼兒的合作意識,保證幼兒學有所獲、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