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興寬
摘 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中職學校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經(jīng)越來越普遍,這對于學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成長起著很大的作用。下文從中職學生的學習問題和現(xiàn)狀出發(fā),進一步探究滲透心理在德育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并且做了一些基本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德育教育;心理發(fā)展;教育探究
近年來我國的新課改教育內(nèi)容不斷完善,有不少學校在招收方面逐漸增加。長期以來,大家對于學生關注的重點是身體健康、就業(yè)環(huán)境、吃穿住行等,逐步淡化了學生的思想心理方面教育。有關學校和教師都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習過程中的比重,對于心理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合理高效的心理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方面的一個提高,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1 中職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在中等職業(yè)受教育的學生大多都處在青春叛逆的時期,他們會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感到比較厭煩,出現(xiàn)抵觸情緒,對教師的反抗也會比較強烈。學校也只關注于學生的成績,往往評價學生以成績論,淡化了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前學校中獨生子女的數(shù)量很多,他們往往在生活方面缺乏一定的經(jīng)驗,對于學習沒有一個很好的認識,對待生活喝就業(yè)的壓力會出現(xiàn)手足無措的現(xiàn)象,失敗之后不能有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是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分析考慮,忽略了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甚至有的學生會有較強的抵觸情緒,會出現(xiàn)抑郁、孤獨、庸俗等不好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都會阻礙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了學生們的學習成績,阻礙了學生更好地適應于社會的步伐。所以,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教學體系中,這是教育相關人士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2 心理健康與思想德育教育二者的關系
2.1 理論基礎和目標之間的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內(nèi)容豐富多樣,實際操作性強,有理論研究、游戲放松法等多層次的,是建立在心理、教育、游戲等多種方面的一門學科,它包括許多的理論學習,而學習心理德育的一切來源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概念。雖然兩者之間的總體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也有各自的難點和重點。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來說,主要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學習環(huán)境,運用各種方式去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zh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作為一個受教育者的存在,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德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側重外在的國家教育制度或是生活禮儀規(guī)范上,多角度去解答學生們集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學生真正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主人。
2.2 心理原則之間的區(qū)別
關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完全是靠學生的一個自愿,心理輔導的方式也大多集中在鼓勵式教學。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伙伴,及時給學生答疑解惑,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學習變化,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陷,并且去改正。另外一個方面,合理高效地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秘密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機制。所以,這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職學校的教師要有清晰的政治立場,有鮮明的馬原主義觀。
2.3 在內(nèi)容教育模式上的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能讓學生能更快更好地去學習、生活、育人、就業(yè)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部分。進行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交流互動、換位思考、心理小測驗等,在這其中放松、游戲的方式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思想德育教學主要是針對于學生的德育基礎、政治觀點、道德價值觀等,教師也要采取榜樣帶頭、說教結合、表揚鼓勵等方式去進行。雖然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是二者的內(nèi)容卻是有許多相通的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豐富了德育教育的方式和內(nèi)容,為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理論學習基礎。二者的相互輔助共同促進了學生綜合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德育和心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在教育中各有各的特點和重點。我們只有把二者有效地運用到德育教學中,才會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3 發(fā)展中職學校德育中滲透心理的有效途徑
3.1 在教育的過程中開設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課程
中職學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這種勸導方式去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進行指導,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途徑,在中職院校中開設德育教育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德育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第一點是要不斷加快優(yōu)良班風的建設,在班級中要以優(yōu)帶弱,互幫互助,積極提問的優(yōu)良風氣。對于那些學習稍微懈怠的學生要及時溝通與交流,多使用鼓勵性的話語。依據(jù)學生的基礎不同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動學生,切實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之上我會讓學生放開自己,積極主動表達出自己的問題和想法,多去鼓勵那些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讓他們樹立自信心。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來促進自己的提高,在學生的心目中形成一個集體的榮譽感。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是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學校和教師必須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和研究,促進學生得到一個全面的提高,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使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增強,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道德所帶來的良好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念宏.教育學辭典[J].北京出版社,2011(12):11-13.
[2]姚本先,方雙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導論[J].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13):15-16.
[3]王毅清,岑華潮. 心理健康教育淺談[J].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