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爾皇
【摘要】?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信息技術課程在初中學科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給教育行業(yè)帶來了挑戰(zhàn)與機會。在信息技術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有了新的教學途徑。學校要順應時代潮流,在網絡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德育結合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良好的信息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更好融入社會。本文旨在探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與德育教育結合教學的途徑,從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論述出發(fā),提出有效的結合途徑。
【關鍵詞】? 德育滲透 信息技術教學 網絡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7-184-02
0
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要求教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才能使學生獲得最好的教育,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學生打開網絡知識,學習網絡的開端。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以及教學態(tài)度,能促進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在網絡中學習。根據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除了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還應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使學生擁有正確的網絡觀念,利用信息技術為自身謀發(fā)展,為社會謀利益。
一、初中信息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網絡具有雙面性,利用好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為自身謀發(fā)展,為社會創(chuàng)福利;不能利用好網絡,就會迷失自己,嚴重影響個人發(fā)展,損害自身、他人以及社會的利益。所以,在網絡技術背景下,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強德育滲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初中生處于青年時期,缺乏對實物足夠的判斷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難免接觸到網絡的各個方面。網絡本身就是一個虛擬環(huán)境,初中生又缺乏抵抗力,很容易被網絡上的游戲吸引并沉迷其中,其精神健康將受到嚴重危害,對初中生的成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網絡上有許多極端的言論以及文章,加之目前對于網絡的監(jiān)管并沒有很到位,很容易使學生在網絡上受到極端思想的政治宣傳,從而做出有違常理,有違國家安全的事情。初中生的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會受到扭曲,道德將敗壞。初中生正是學習的大好時期,信息技術將其帶入網絡世界。很多學生由于自身原因,希望在網絡世界中或許滿足,推掉身上的責任,便沉溺于虛擬世界,導致學業(yè)荒廢。
但網絡技術發(fā)展至今,還是好處大于壞處,這需要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對網絡有清醒的認識,做出正確的選擇。初中生學好信息技術,可以在網絡世界中擴大知識面,了解更多書上了解不到的知識。網絡信息傳輸快,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進行溝通交流,打破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可以更好的進行學習交流,并且互相傳達消息。正是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只要學生在網絡上不做違反網絡法則,不辱罵他人,可以進行匿名討論,既可以很好知道他人的看法,又不暴露自己,可以把平時不敢說的話說出來。網絡上有很多的學習資料,有些是專門為初中生定制的,學生可以進行快速尋找相應的資料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教師的德育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上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將德育很好的滲透進信息技術課程,才能使學生自發(fā)的遵守網絡規(guī)則,做一個文明的“網絡人”,從而利用網絡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德育滲透路徑探究
1.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展現另一片天地
信息技術課程之所以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方面是跟社會、國家的發(fā)展而需求的。社會以及國家越來越需要優(yōu)秀的信息技術人才,網絡信息滲透進生活的各個領域,為了初中生未來的發(fā)展更好,必須使他們對信息技術掌握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是信息技術所展現出的強大魅力,使人們已經離不開計算機世界。信息技術教學已不再簡單的教學生一些操作步驟,而是根據社會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個人情況,使得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信息技術的處理能力一直是人們最喜歡的功能之一,很大的課程都在講解信息技術的功能。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結合信息技術教材內容,精心為學生準備教案。網絡世界中有另一方天地,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功能滲透德育教育,將使課堂效果事半功倍。比如教師在講解九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一單元《電子表格的使用》相關內容時,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根據教材進行公式計算、函數計算以及數據排序等感念的講解,學生很難聽得懂,并且很難使學生感受到有關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以實際操作提高學生對表格的認識。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中國各大城市年GDP的排序,既使學生真正了解數據排序的使用,又增加了學生對各大城市的了解;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工資條的求和計算,使學生更好懂得工資的來由,明白父母的辛苦,進而更好的努力奮斗。
2.巧妙挖掘網絡資源,充分體現德育因素
信息技術教材內容比較單調,并且隨著社會的進步,教材更新較慢,教師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給與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很難滲透德育教育。在網絡技術背景下,信息技術可以借助網絡的強大功能,不斷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選取一些經典的教學案例,給與學生以正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的學生還不具備很強的辨別能力,教師在進行案例的選擇時,盡量選擇通俗易懂,但又緊跟時代潮流;盡量貼近教材,但又滿足學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才會樂于接受德育教育,才會在德育教育的熏陶下,才會進行自我學習,促使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比如學生在進行九年級信息技術第三單元《走進機器人世界》的相關內容時。一方面信息技術教材上對于機器人的介紹比較少,內容不豐富,學生能學到的知識不多;另外,教材上有關機器人的內容不是最新有關機器人的內容,難以勾乙起學生的興趣,教師難以進行德育教育。但如果教師巧妙挖掘網絡上的資源,就可以很好彌補以上的不足。如教師在上課前為學生播放有關“變形金剛”或者“鋼鐵俠”等有關機器人為保護人類而努力的電影片段時,必能使學生對機器人有新的認識,認為機器人是人類的朋友,在生活中要與他們和諧相處,愛惜他們。而且?guī)е鴮C器人的期待,將會在課堂中認知聽課,使課堂效率提高。
3.多種教學模式結合,適當滲透德育教育
優(yōu)秀的教師會不斷整合資源,根據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獲得知識。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較為保守,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耐心,更別說德育教育的滲透。要想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課程教學,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比如教師在講解九年級信息技術第三單元《進一步認識計算機系統(tǒng)》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各方面信息進行收集,以更系統(tǒng)、完整的對計算機認識。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必將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在信息技術得到重視的同時,教師必須具備德育滲透的意識。只有具有高素質的人才,具有正確三觀的學生,才能在網絡這個虛擬的大環(huán)境下,守住自己的底線,既損害他人的利益,又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使德育教育很好滲透入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展現新天地;巧妙挖掘網絡中的教學資源,體現德育因素;并多種教育方式結合,使學生真正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又提高綜合素養(yǎng),為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孫健.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初探[J].新課程(中學版),2018,000(010):226.
[2]吳海燕.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初探[J].教育,2016(12):00125-00125.
[3]李曉軍.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德育滲透[J].學生之友:童花果,2012.
[4]宋振委.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C]//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