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改的不斷進行,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地理具有邏輯性和思維性很強的特點,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該門學科,而應該構(gòu)建以教師起到引導作用、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課堂,以此鍛煉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地理的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達到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教師在導學的過程中,要將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以問題的形式給出,讓學生自主的完成相關(guān)的學習,從而完成地理教學過程中問題導學課堂的構(gòu)建。
【關(guān)鍵詞】初中地理? ?問題導學? ?構(gòu)建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68-01
要學好初中地理知識,首先要求學生具有對地理的相關(guān)基礎知識的了解,其次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對于相關(guān)的地理基礎知識掌握的扎實,了解的透徹,才能在考試的過程中快速的了解出題人的考點,同時,只有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縷清做題思路,在做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讓學生扎實的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和如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成為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任務。問題導學式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問題中自主學習地理知識,對知識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的認識的同時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效果,同時以問題為引導的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師在進行問題導學的問題創(chuàng)建時,不是簡單的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到書本中找答案,而是應該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在問題中引發(fā)學生去思考。教師在問題導學中提出的問題應該緊密貼合地理教學的整個教學內(nèi)容,問題的設立應該能夠體現(xiàn)本次課堂的教學重點任務,同時問題的設立要有遞進關(guān)系,從難到易,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有一個緩沖的作用,并且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一步步的思考,從而達到鍛煉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亞洲的位置、范圍以及地形等基礎知識,重點是希望學生通過對亞洲的學習,從而學會舉一反三能自主學會對其他大洲的學習,教師在進行問題導學的問題設計時要從難到易,并形成一整個認識大洲的思路。比如,第一個問題可以設置的相對簡單“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個嗎?人口最多的大洲呢?陸地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分別在哪個大洲?”通過簡單的問題導入今天的課堂亞洲。然后再從亞洲的邊界范圍等方面提出問題,讓學生明白認識一個大洲需要從“在哪里”入手,逐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導入趣味問題
俗話說興趣使然,興趣是讓學生“心甘情愿”學習的一項重要法器,只有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本身感興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地理教學的導入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這一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進行問題導學中問題的設計,對于導學過程中設計的問題要具有趣味性,讓學生產(chǎn)生自愿學習地理知識的心態(tài),從而在接下來的教學課堂中讓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地位,激發(fā)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習地理知識,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亞洲的地形與河流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首歌曲《亞洲雄風》,通過歌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的趣味,讓學生們在愉悅輕松的氛圍里開始一堂課的學習。在歌曲播放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剛剛的歌曲中都描寫了亞洲什么大自然的景象?有沒有感受到一種身為亞洲人的驕傲?”等問題,讓學生在新的一堂課開始時放松下來,從而消除對地理知識學習的抵觸之心。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在地圖上旅游的方式,每經(jīng)過一個地方就說出地形和河流的特點來維持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與趣味性導學問題形成一個銜接。
三、立足生活問題
地理知識的學習一方面是為了升學考試,但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在生活中得到運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問題生活化。同時,將導學問題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從心底里接受,充分發(fā)揮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于導學問題的設定要盡量的貼近生活,便于學生理解,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明白,地理知識的學習是有用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
例如,在《中國的地理差異》這節(jié)課的導學中,教師可以先請學生們講講有沒有去過什么地方旅行,這些地方都有什么特色,天氣怎么樣,住的房子有什么特點,地方美食有什么特色等。在學生們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地方與地方之間有著各種差異?!?,然后引導學生一起學習中國的地理差異,各個地方之間都有什么差異呢?又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差異呢?讓學生們帶著好奇心開始新的一堂課。
總結(jié):初中階段的任何科目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初中地理的知識比較的系統(tǒng),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也對教師的教學任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問題導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主體的地位,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并且掌握相關(guān)的地理知識,并逐漸掌握自主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教師對于問題導學的設定要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讓學生處在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并在生活化的導學問題中明白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逐漸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并學會將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司勇.問題導學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構(gòu)建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140.
[2]全翠迷.問題導學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構(gòu)建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