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
摘?要:對于高三語文復習來說,詩歌鑒賞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的一項復習內容。無論是新課改要求,還是語文教學新形勢的要求,都對詩歌鑒賞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群文閱讀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語文教學方法,突破了傳統單篇教學的模式,給學生以立體、豐富、縱深的學習感悟。在高三復習階段,充分運用這一新方法,解決學生語文學習中散亂、龐雜的學習認知問題,幫助學生系統性、條理性地理清和提升詩歌鑒賞中的內容領會和綜合分析思考能力。
關鍵詞:群文閱讀?高三語文?詩歌鑒賞復習
引言
從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來看,單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但是從長遠和縱深來看,采取群文閱讀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出縱深思考和發(fā)散思維能力。所謂群文閱讀,是指通過教師這一“橋梁”作用,選擇有關聯的一系列文本,組織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群文閱讀”,由點及面,讓學生領會系列文本所帶來的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綜合感悟,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目的。
一、提綱挈領,選好群文閱讀的“靈魂”
做好群文閱讀,最根本和最基礎的就是選好“靈魂”。任何群文閱讀,一定是用“靈魂”作為方向和引導,串起一系列文章作品,從而達到綜合縱深閱讀的目的?!办`魂”其實指的就是群文閱讀的焦點、議題或是主題;以及群文閱讀后需要縱深綜合思考的著眼點。
1.尋找群文閱讀的焦點
選擇焦點,最主要的就是看這個焦點、議題或主題,是否具有一定的討論性和包容性,具備討論性和包容性的議題,往往可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討論,同時也可以從這些思考分析中,進一步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縱深思維能力。而要選好焦點,對于教師要求較高,高三詩歌鑒賞復習中,教師可以將高中階段三個年級的詩歌進行整合,對于可以形成群文矩陣的詩歌進行歸類,根據不同的出發(fā)點,形成群文。
2.確定群文閱讀縱深思考的著眼點
選好出發(fā)點,才有群文閱讀的基礎,這就是可以引發(fā)學生縱深思考的著眼點。
例如,詠史懷古類詩詞,往往是用借古喻今、以史警人的方式去抒發(fā)胸義,作者也往往是借助古人之口,表達自己的感悟。這類詩詞的表達手法也不外乎借景抒情、襯托對比等方式,而表達的主題也大多是傷今悲秋、寄托哀思、警醒世人等等。有了這些共同特征,也就往往找到了這種系列群文的探討點,抓住這些點,也就有了讓學生探討和思考的主題,有了群文閱讀的抓手。
例如,選取周樸的《春日秦國懷古》、棲一的《武昌懷古》、杜甫的《蜀相》、李約的《過華清宮》等作品,這組詩詞均以詠古抒情的表達方式,通過古今的對比表達作者心中的郁悶和哀傷,感嘆歷史的變遷和興衰。這樣的群文閱讀就是通過教師發(fā)散思維進行選取,讓學生對同一類型的詩詞進行充分的掌握和領會,從而真正認識到這類型詩詞的表達方式和風格特點。
二、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提升群文閱讀效果
群文閱讀正因為是一個系統的、縱深式的學習探討方式,因此相對于單篇教學來說,應該采取更多種多樣的方式,以提升學生們的興趣點和注意力。
1.自主閱讀,分組討論
既然是群文閱讀,學生勢必有著較大的閱讀量,因此,最好可以采取自主閱讀的方式,教師可將群文閱讀的篇目發(fā)給學生,規(guī)定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自主閱讀。而在安排閱讀之前,就可以將群文閱讀的焦點、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們有的放矢,帶著問題去閱讀。在完成閱讀之后,可以以分組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群文閱讀的主題進行交流分析探討,然后以小組形成的共同觀點或問題答案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分組討論的方式,有利于學生開動腦筋、自主思考,同時有利于他們各自觀點的碰撞和融合,在談論分析的過程中,其實也加深學生們對主題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而小組展示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表達方式、總結能力等一系列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升。
2.延伸思考,拓展主題
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效果之后,還要進一步延展學生的思維,從而不斷提升總結能力、拓展思維能力。在群文閱讀的小組談論結束后,可以借助課堂形成的效果給學生布置延展思維的作業(yè),例如給出一篇詩詞,讓學生選取其認為屬于系列群文的其他作品,并且列出選擇的理由,以及不同作品間的共同特征和主題,并且參考課堂上的方式,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個群文思考作業(yè)。也可以用演講競賽、征文競賽等方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主動思考和延展思維。
三、綜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鑒賞能力
根據新課改的方向,大語文的教學方式如今已經越來越被認可,而這種教學方式所要提升的,就是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讓學生真正學習和領會到我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魅力所在。群文閱讀,打破以往的被動式灌輸,不再是機械地記憶和答卷,而是帶著目的和問題去閱讀,帶著思考閱讀。不是簡單地讀一篇詩詞,而是通過某一類型的詩詞,綜合地、全面地學習和認識這一類的詩詞作品。這樣的閱讀方式勢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群文閱讀中邊閱讀邊思考的方式,也會讓學生鍛煉延展思維、綜合分析等等能力,不會再簡單地看問題,單一地看問題,會通過不同文本之間的辯證組合,形成更為成熟的、綜合的思維能力。
廣博的閱讀范圍,才會讓一個人的鑒賞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而通過群文閱讀,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多篇同類型文章、甚至課內外不同文章的閱讀,讓學生的閱讀量和范圍都得到擴展,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就可以讓學生們實現量變到質變,形成屬于自己的詩詞鑒賞能力。結語
在人教版教材中,古詩詞占了重要的分量,所以,群文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們打破以往機械記憶的局面,真正實現主動思維、延展閱讀和深入思考,對于打造高效課堂,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及高三全面復習來說,都有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馮廣建,王巧紅.群文閱讀“五步法”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中的應用例談[J].語文知識,2017(3):121.
[2]詹碧容.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的策略探微——以“感悟杜甫的孤月情懷”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5):43-74.
[3]葉建容.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J].時代教育,2018(12):23.
[4]李海容.科學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教學通訊,2018,1017(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