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紅
摘? 要:初中有效教學的實現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筆者在此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出了一些個人的成果,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氛圍;精準化教學;差異
對學生來說,初中三年的數學學習,算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但細究下來,其實學生要做的,無非是打磨教材中的每一個數學知識點,實現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化為自己真正的能力屬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助他們一臂之力。
一、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學生們正處于青春期萌發(fā)的階段,更加喜歡生動有趣的學習內容、注意力難以集中。如何在課堂教學當中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成為了高效課堂的關鍵。那么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內容來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傳統(tǒng)枯燥教學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們的眼球。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平行線”知識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手段,將“跑道、雙杠、鐵軌”等多媒體圖片內容,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并且向學生們詢問“以上圖片中的兩條直線是不是我們之前所學習過的相交線呢?結合生活實際現象分析,以上圖片中的兩條直線若不是相交線那他們是什么線呢?給我們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切實有效的在數學課堂當中引入生動形象的信息化技術內容,讓學生們在生動的情境當中深入的了解知識、展現學生們的想象力,通過多彩、形象的內容切實的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融入到課堂當中,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二、學生思考或解決問題
當老師提出問題后,給學生適當的時間思考并解決問題,如果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沒能解答,或者多數學生覺得有困難,老師再以小問題串的形式做適當的提示。小問題串的難易程度要有梯度,逐漸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學生體會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兩圓的位置關系與兩圓半徑和圓心距的數量關系之間有什么聯系?當學生出現冷場時,從以下幾個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設兩圓的半徑分別為R和r(R>r),圓心距為d.當兩圓外離、外切、內切、相交和內含時,d與R和r之間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2)反過來,當d與R和r之間滿足一定的數量關系時,我們能判定兩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嗎?讓學生通過操作,從數量上確認圓和圓的五種位置關系,經過度量驗證兩圓半徑和圓心距的數量關系構建兩圓的位置關系,并可以從兩圓的位置關系去判斷圓心距與半徑的數量關系。
三、做好教學內容的取舍,實現最好的結果
理想的結果,是我們所教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三年來要學的所有數學知識點。這個顯然只是理想,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既能把每個知識點學完,又能把每個知識點學好,這樣的學生肯定有,但不會多,如果過半的學生能夠做到,那說明知識點要么不夠多,要么不夠深。
解決的一個辦法,就是對知識點進行篩選,先學好一部分,剩下的能學好就學,學不好就學完,學不完就只能這樣了。課程標準也很體貼,它會告訴我們哪些知識點需要學生掌握,哪些只需要學生了解,還有的甚至只要學生感受一下就行!
課程標準對知識點的要求,實際上已經幫我們做了一輪篩選??墒?,如果我們的學生基礎實在不行,很有可能連課程標準選出來的核心知識點都學不完,這時,我們就有必要進行第二輪篩選。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做兩三件事:第一件是評估學生的實力水平,了解學生的“底”在哪里;第二件是理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了解知識點的“底”在哪里;第三件是學生學習的底層機制,了解知識點是怎么被學到手的。如此一來,就能達成教學的最好結果,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四、借助信息技術,開展靈活復習
復習環(huán)節(jié)是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和回顧性的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師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不斷的優(yōu)化數學課堂的復習教學,全面的提升復習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再認知和再理解。
例如,在教學“圓”這部分內容的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靈活性的復習。教師可以將該節(jié)課的重要的教學知識點,如圓的標準方程、直線與圓的關系、掌握待定系數法、幾何性質法求出圓的標準方程等等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和梳理,并將這些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和微課復習視頻,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情況,并依據思維導圖的指引學習對應的微課復習視頻,從而不斷的提升復習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深學生對“圓”的有關內容的再認知和再理解。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將這些復習資料放到網絡共享空間上,引導學生在課下根據需要去自由下載和復習相應的數學知識內容,從而將課堂的復習延伸到了課下,有效的提升了復習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總而言之,有效課堂的構建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實現的,希望諸位能夠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探尋更好的路徑,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越來越好,真正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芻議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陶辛子.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6)
[2]? 關于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淺略看法[J].劉曉明.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