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
摘 要: 裂縫一般是由于混凝土受到不同溫度的影響,導致出現(xiàn)不同程度收縮膨脹,從而形成裂縫。越來越多的施工人員把后澆帶的技術運用到其中,一般在建設時都會在墻體、底板、橋梁部分留出一些合理的部分,在這些出現(xiàn)容易出現(xiàn)裂縫的地方進行填充混凝土。但是要注意根據(jù)結構的不同來采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澆筑,同時也要在時間上做好控制,防止因施工時間的差異而造成新裂縫的出現(xiàn)。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施工,才能保障裂縫修補的效率,從而保證建筑施工的完整性。
關鍵詞: 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8-0127-01
引言:目前,在開展房建項目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因為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混凝土結構施工一般對施工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保證后澆帶施工符合質(zhì)量標準,可以有效緩解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的發(fā)生,防止溫度因素對房建項目施工結構造成影響。
1 概念及其分類
后澆帶是為了防止建筑施工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自身收縮和沉降不均而出現(xiàn)裂縫,主要是通過建設工程中的自然物理的原理進行使用的。在使用該技術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的標準來規(guī)范,在基礎建設的底板、墻體、橫梁留出施工縫。將其結構分成若干個部分,讓構件內(nèi)部在一定得時間內(nèi)進行收縮后,再進行混凝土的填充,把多個結構連接成一個整體,爭取最大程度避免裂縫的出現(xiàn)。后澆帶可分為沉降帶、溫度帶、收縮帶這三大類,其分別作用于結構不均勻沉降、適應環(huán)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的情況。但是,這些后澆帶的設置需要滿足各項指標的要求,從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來使用,一般適應于高低結構的高層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長結構的現(xiàn)澆整體鋼筋混凝土施工的中。
2 作用
2.1 預防和解決房建工程沉降差異問題
在房建施工中,要對沉降差異進行嚴格的控制,這樣才能讓工程質(zhì)量得到嚴格的保障。因此在實際施工中要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然后對施工的方案及技術進行合理的設計,選擇合適的位置對后澆帶施工進行設置,讓沉降差異得到更加合理的控制,進而促進工程質(zhì)量的嚴格控制。另外是在主體和裙房的實際施工中,為了避免因順序造成問題。
2.2 解決塔樓與裙樓沉降差過大問題
在基礎設計計算地基沉降時,由于主體結構連為一體,裙房和塔樓基礎形式不同,對地基的壓應力大小不同,塔樓及裙樓沉降量不同,沉降速率也不同,兩部分結構相互作用,導致地基沉降難以準確計算。采用設置沉降后澆帶的方法,在保證工程質(zhì)量的同時,可以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期。在帶裙房塔樓工程施工過程中,采用設置沉降后澆帶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塔裙樓結構中沉降差過大的問題,使得基礎設計工作將變得更加容易,計算更加明確。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對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實施隔斷和分離。按照地基沉降的情況,對后澆帶的時間進行確定。對于后澆帶的施工設計要提前進行嚴格的計算分析,采用可靠的基礎結構形式,在施工中加強沉降觀測,保證了裙樓和塔樓的準確連接,避免發(fā)生位置偏差,保證了結構整體的安全性。
3 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
3.1 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在后澆帶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需要確定最優(yōu)的后澆帶施工方案,對后澆帶模板的設計應高度重視,在后澆帶施工之前對模板做好預設,保證模板的各方參數(shù)與工程需求相吻合;應了解具體采用何種止水材料,按照規(guī)范要求對后澆帶鋼筋進行加密,清楚該項目后澆帶屬于哪種類型及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時間。
3.2 合理的選擇材料
在進行澆筑施工前,應該把后澆帶周圍的浮漿、石子、松軟的混凝層清楚干凈,并保持后澆帶的兩側處于濕潤狀態(tài),但是不能存在積水,如果是遇到積水較多的情況,則需要在施工前就加入強減水劑。最佳的材料選擇是具有無收縮性的特點,可采用無收縮的砼澆筑,砼的強度比普通水泥的性能高一個等級。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膨脹水泥或者是在普通的水泥中摻和一些外加劑。對于水泥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最好就是選擇P.S32.5礦渣硅酸鹽水泥,在采購時必須要廠家提供出廠合格證以及復試報告。最常使用的外加劑就是FJ-1泵送劑,其摻量也應該符合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為了加強后澆帶的質(zhì)量,在澆筑時需要不斷的振搗材料,防止材料之間存在空隙,確保材料原本的防水功能。
3.3 合理的設置后澆帶間距
一般來講因為建筑物通常都是矩形或者方形的,所以在進行后澆帶施工時應該更加注重后澆帶寬度和施工便捷性之間的關系。這是因為后澆帶間距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先后工序和很多技術參數(shù)的設定,比如施工人員的配置和相關設備的擺放等,一般來講后澆帶施工應該保證間距在30米左右最為合適。而因為考慮到實際施工過程中后澆帶的寬度對施工難度的影響,后澆帶寬度一般設置為800mm左右即可。
3.4 澆筑混凝土
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施工方案來實行,分段分層連續(xù)進行,每層的澆筑高度要根據(jù)結構特點和鋼筋的疏密程度來決定。如果在澆筑的過程中出現(xiàn)必須間歇的情況時,首先是盡可能的縮短間歇的時間,其次應該在上一層混凝土結固之前,把下一層的混凝土澆筑完成。在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時刻觀察模板、鋼筋、孔洞、埋件是否出現(xiàn)錯位移動的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立即停止?jié)仓?,并爭取在混凝土結固前修復完成。澆筑可分為柱澆筑、梁板澆筑、樓梯澆筑這三大板塊,每一個板塊的施工方法都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在柱澆筑之前需要在底部先填充6~8厘米厚的混凝土,在澆筑一層混凝土時都需要進行振搗,一般選擇插入式的振搗器來操作,注意每一層的厚度都不能超過50厘米,并且在振搗的過程中不得觸碰到鋼筋和埋件。不同柱高選用的方法也不一樣,3米以內(nèi)的可以直接澆筑,超過3米的則需采用串筒分段澆筑。梁板澆筑主要是采用“趕漿法”,樓梯澆筑主要是讓混凝土自上而下的澆筑。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房建項目施工過程中,后澆帶技術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施工技術,通過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減少房屋由于各種應力造成的裂縫,提高房屋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后期房建施工過程中,后澆帶的質(zhì)量會直接影響整個房建項目的施工質(zhì)量,因此,加強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保證后澆帶施工質(zhì)量,可以為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提供保障,進一步促進我國房建行業(yè)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歐宗瑞.建筑工程施工后澆帶技術探討[J].智能城市,2019,509:117-118.
[2] 姚磊.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9(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