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婦幼保健院(518000)王小云 劉賢 郭冀丹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患者常表現(xiàn)為下腹痛、月經不調、子宮出血等表現(xiàn)。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應用腹腔鏡手術剔除是主要治療手段[1]。但手術治療畢竟是侵入性措施,會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圍術期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則可以降低手術對于患者身心的不良影響,促進患者康復[2]。舒適護理模式是一種較新的護理理念,讓患者處于生理和心理上舒適的狀態(tài),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3],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子宮肌瘤剔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模式對患者負性情緒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連續(xù)納入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234例接受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治療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117例,年齡(45.65±10.42)歲,體重(54.32±8.05)kg,病程(2.78±1.29)年,肌瘤大小(4.35±1.16)cm;觀察組患者117例,年齡(47.34±9.88)歲,體重(52.96±7.57)kg,病程(2.81±1.33)年,肌瘤大小(4.28±1.23)cm;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病程和肌瘤大小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符合臨床試驗倫理準則,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在入組前,已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圍術期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的健康教育,術前的常規(guī)指導和準備,術中護理與應急處理,術后進行病情和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如下:①術前:患者入院后,護士進行詳細的入科指導,幫助患者快速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進行病房整理,營造溫馨、愉悅的治療環(huán)境。責任護士通過多媒體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本身和圍術期的注意事項,主動詢問和及時解答患者的各種疑問。對于負性情緒較嚴重的患者,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和疏導,讓患者正確地認識手術治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合理安排患者進行術前的檢查和準備,節(jié)約患者時間,讓其充分休息。②術中:手術中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不適,在麻醉前通過交談等方式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手術前擺好舒適度最高的手術體位,密切觀察患者術中生命體征,并報告給術者和麻醉醫(yī)生,同時做好應急處理準備。③術后:患者手術結束后返回病房,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結果,消除患者對手術效果的擔心,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陰道出血情況;妥善處理患者的引流管,注意固定方式,同時注意切口和敷料情況。鼓勵患者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以避免腹脹。各種護理動作做到輕柔,盡量減少對患者的刺激。患者出院前,進行全面的出院指導,做好術后隨訪工作,讓患者感受到關懷。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觀察指標如下:①兩組患者的手術和住院情況:包括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長。②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量量表進行評價,包括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等維度,得分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③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變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分越高,負性情緒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統(tǒng)計檢驗應用SPSS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雙側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和住院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長均顯著小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和住院情況比較()
附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和住院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P<0.05。
組別 手術時長(min) 術中出血量(ml) 肛門排氣時間(d) 住院時長(d)對照組(n=117) 86.21±9.42 73.45±10.87 3.24±0.58 10.44±1.59觀察組(n=117) 54.83±7.26* 48.96±7.35* 1.82±0.23* 7.92±1.17*
附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P<0.05。
組別 健康知識 自我概念 自我責任感 自我護理技能 總分對照組(n=117) 38.16±6.93 14.15±4.77 11.18±1.57 18.83±2.46 82.18±15.54觀察組(n=117) 48.72±7.43* 22.77±3.63* 18.16±2.42* 28.45±3.7* 117.92±16.55*
2.2 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比較 觀察組的SAS評分(48.36±5.67)分,SDS評分(49.53±6.23)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23±7.37)分、(58.47±8.21)分,兩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 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能力的健康知識評分、自我概念評分、自護責任感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和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附表2。
圍術期的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主要關注患者生理方面而對患者的心理感受重視不夠。舒適護理模式是從患者的本身感受出發(fā),努力讓患者處于舒適、自在的狀態(tài),將患者身心的不愉快感受減到最低。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舒適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等指標顯著小于對照組,這說明舒適護理降低了患者的手術應激狀態(tài),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讓其處于舒適的狀態(tài),更好地配合手術治療。手術時長和出血量的減少表示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被顯著降低,這也加快了患者術后的恢復,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和總住院時長較對照組顯著減少?;颊叩淖晕易o理能力與患者的術后恢復息息相關,它表示患者對于術后康復的認識和實際的護理技能,應用舒適護理后,觀察組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在各維度及總分上較對照組顯著升高,這充分顯示出舒適護理讓患者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病情和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這將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4]。負性情緒一直是手術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舒適護理通過術前的交流、健康教育與院內指導,再加上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社會和心理支持,充分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讓患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堅定的治療信心和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去接受手術治療和面對術后生活,這也與既往其他的研究結果相一致[5]。
總之,在子宮肌瘤剔除患者圍術期應用舒適護理模式具有更好的護理效果,可顯著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和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